我是如何保持长期写作的

跨界架构师

共 2866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6-12 17:19

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

每周五11:45 按时送达

当然了,也会时不时加个餐~

我的第「195」篇原创敬上



大家好,我是Z哥。
自从我开始写作以来,发现自己的文学气息更浓郁了,走在路上都觉得自己散发着文学气息~哈哈,开个玩笑。
不怕和大家说,我小时候写作文是真的拉垮,每次写作文都是硬憋着写满500字、800字,其中充斥着好多不必要,为了凑字数的“的”、“了”。不过自从这几年开始写博客,现在已经可以轻轻松松地写一篇3000字的文章,一点也不费力。
但是我觉得这些年坚持写点东西,让我收获最大的却不是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是让自己避免成为了井底之蛙,持续在向外界汲取养分,提高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发到好几个内容平台,每一篇至少会有一千多的阅读量,从大家的评论、点赞情况等等,我可以获悉到我的内容写得怎么样,是否让大家获得收获、引起共鸣,或者写的有什么问题和不足。
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调整个人认知水平的方式。就如同学英语,一定要张开嘴跟外国人交流才效果好是一样的。
而且,很多知名学者也说过,“输出”是有效倒逼自己通过“输入”提升自己的手段,同时也能让自己基于外界的反馈形成增强回路。
因为懂了不一定能说出来,说得出来,不一定能写出来。这也是“费曼教学法”所提倡的,以教促学的思路。写文章就是一个逼迫自己深入理解问题、把问题想清楚,整理好思路,并能清晰表达出来的过程。
所以,我再次建议大家(之前在《分享我的写作经验》也提过一次),平时也能写点东西。

我的读者里大多数还是技术人,就算要写些东西大概率也以围绕技术为主。所以这次我主要想聊聊我在写技术类文章的一点经验,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01 在工作、生活中素材积累/
很多人会觉得好像没啥东西可以写,其实主要是缺少一个主题,有了主题之后内容就可以发散开了。
素材来源最多的地方就是你每一天所做的事情。所以,你需要养成平时积累素材的习惯。
比如,你在写代码的时候用到了一个之前没用过的方法 Thread.Sleep(long millis) 。对于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方法来,你在工作当中为之所作出的所有努力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不要觉得它不够高端,甚至看上去很 low 。可能在网上有不少人正在面临或者将来会遇到和你一样的场景,那么他们如果正好看过你的文章,就很容易想起来,回过头来翻阅你的文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又如,你最近正好在学习某个项目的源码,那么这个源码对你有哪些启发?这些启发又可以用来帮你改善哪些方面认知和能力?这些如果能写出来,也能帮助到那些没看过源码,但是也想提高这方面能力的人,并且绕过你踩过的坑。
哪怕是业务方面的理解或者是个人成长方面也是可以作为主题的,毕竟这些东西不仅仅给给大家看,也是写给未来的自己的。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回头看看现在的自己,可能对自己到底成长了多少有更深刻的认识。
你看,素材就藏在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而且数量庞大。

我一般使用云笔记工具来做这些素材的记录,这样不管是在电脑还是手机上都可以随时记录,随时同步,随时补充想法,非常方便。
当一个主题下的素材补充得足够多的时候,一篇文章其实已经搞定一大半了,只要稍做整合和润色就可以发布。完全不需要你坐在电脑前死憋内容。

/02  正文框架搭建/
当某个主题下有3个以上的素材时,其实你很难直接将它们整合起来,毕竟内容太多,而且分散。这个时候你需要先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确定好正文的框架脉络。
比如,像这篇文章虽然简单,但我也是提前梳理好文章框架脉络的:
1.突出写作的好处2.具体方法——素材积累3.具体方法——正文框架搭建4.具体方法——完善正文「不要停」5.具体方法——排版美化6.总结

框架有很多,不固定。比如,针对分析问题类的文章,可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又如,讲述某个概念的时候可以使用3W2H的框架。
构思框架的时候你只要考虑好“这个框架是否足够清晰地来描述本文要讲的内容或者提倡的东西”就够了。

有些写作高手会提到一种卡片写作法(一张卡片,可以写数十字到数百字不等。它聚焦描述某个内容,且只描述这个内容。),其实也是类似的思路,目的是把正文分段。
毕竟你要连续不断地一次性写出一篇上千字的文章还是很难的,但是每个人只要稍微专注一点,写段1、2百字的文字并不难。

/03  完善正文「不要停」/
完善这每一个分段,尽量不要停,想到哪写到哪,哪怕是异想天开的东西也不管它,先写下来。因为这个时候思维的连贯性很重要,就怕写几个字停一下,或者想一想写的这几个字是不是完美,有啥瑕疵没?这样的状态就好比你跑步的时候跑几步,停一下,再跑几步,停一下,会加速“疲劳感”的积累。
可能你会问,有些东西没法不停啊,比如,需要一张插图,或者需要核实一下某个名人名言真正的原话是怎样的。
没事,这些都用「占位符」代替。像我自己的话,一般用【图片】,【名言:XXXX(自己印象里的话)】等等来占位。事后再去完善。

敲重点:「不要停」这点非常非常重要。我最开始写作就是「写一点、停一下」的节奏,写完一篇文章几乎都得十几小时,非常慢。自己痛苦,文章质量还不一定能高多少。

/04  排版美化/
这个就是多看,多看别的人文章,发现别人文章排版里好的地方然后借鉴过来。像我目前的排版也是迭代了3个版本后的样子,可能后面还会继续迭代。
目前我对排版上的建议主要是:
  1. 两侧留白。毕竟现在很多手机是曲面屏,如果你两侧不留白,两边的字很容易到手机的侧面,阅读体验不好。像这篇公众号的文章我是两边缩进16。

  2. 两段没有联系的语句之间多空一行。现在每个人玩手机的时间有5、6个小时,每天看到的信息太多了,眼睛很容易疲劳。文章中的空行多一些,方便眼睛的“扫视”,更容易在每一段完整语句上完成聚焦。否则按照小时候写作文那时的段落分法,大量文字都挤在一起,说实话,除非是精读,否则没法看。

  3. 区分大标题和小标题,分配地均匀一些,尽量不要嵌套二层以上。



我在网上写东西也有7年时间了,在我看来,写文章其实和写代码有点像,同一个主题的文章,菜鸟和高手都能写,区别在于内容是否易读。这和写代码是一样的,优秀的代码总是让人读起来很舒服。
最后,如果你想系统化地对写作有更深入的理解的话,推荐你去阅读一下《金字塔原理》,本文中提到的拆分段落的思路也是来自于这本书中提到的结构化思维。

好了,总结一下。
这篇呢,Z哥和你分享了我写文章的一些具体方法。基本上你照着做也能做到持续地写作输出。
  1. 在工作、生活中素材积累

  2. 正文框架搭建

  3. 完善正文「不要停」

  4. 排版美化


没错,写文章就是如此简单,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这样一个可以一次付出获得多重收获的事情,有什么理由不干起来呢。



推荐阅读:


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点赞」或者「在看」一下吧,鼓励我的创作 :)


也可以分享我的公众号名片给有需要的朋友们。


如果你有关于软件架构、分布式系统、产品、运营的困惑

可以试试点击「阅读原文

浏览 1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