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京东电器花了 3 万多,看到几个套路

唐韧

共 2312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11-07 18:39

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京东电器的线下店,想着老东家品质还不错,加上正好准备给新房子采购电器又赶上双十一活动,于是和李小姐去转了转。


出门必花钱,最终我们在那买了几个大件,前后总共花了 3 万多,还中了一台电动车。


有意思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关于产品运营和用户运营的套路。


接下来,一个个和你们聊聊。



其实去之前我就已经在其他品牌门店看过对应的款式和型号了,对于要买什么是非常清楚的,属于需求明确型用户。


到店后,为了尽可能把到店用户留住,京东电器推出了一个双十一预存活动,存 100 抵 300,全场可用,如果最后不买了还可以退。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跟现在线上电商的「定金+尾款」模式有点像?


说是 100 抵 300,实际上相当于让你花 100 块钱去买一张 200 的优惠券。你看,是不是套路?


这种预存模式有几个好处。


第一,提前锁定到店用户,提高成交率。


第二,可以预估需求量级,从而进行后期活动力度的调整。


不过仔细想一下就知道,商家的操作就是通过让利锁定用户,同时还可以进行精准销售,羊毛最终还是出在羊身上。


你以为赚到的优惠,实际上都是自己左手的钱换到右手上。


这是第一个套路,让利锁客。


如果你们去逛过电器商场应该都知道,每件商品都有一个吊牌价,这个价格跟最终的成交价差距通常都比较大。比如一台标价 9000 的洗衣机,实际成交价格可能只有 7000。


所以,商品吊牌价基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充其量是给用户心里设置一个「价格锚」。


关于价格锚,实际上就是给用户形成一个心理对比,让你觉得自己赚到了便宜,这个跟电商产品中的「划线价」是一个意思。



当你问销售对应的产品是什么价格时,他们通常会说出一个比吊牌价更低的价格,以此来唤醒你的价格锚。


但是,这个价格同样不是最终成交价。因为还可以结合采购量、门店优惠、店长或经理特批来进行价格谈判。


对于商家来说,薄利多销、推高毛利商品、渠道销售等都是销售策略的体现。不同的策略对应不同的价格,但不管怎样最终都有得赚。


所以,从吊牌价到成交价,会让用户有一个坐滑梯的感觉,成交概率又会提高。


这是第二个套路,价格滑梯。


在使用完前面两个套路后,用户被锁定、价格符合预期,接下来就需要完成对用户销售转化的临门一脚。


关于这一脚,我到的这家京东电器继续使出了三种办法。


第一种,购物满 5000 可以送 5000 的优惠券,优惠券会细分成不同面值和限用品牌,但只能在本商场消费。


同时,让你产生一种损失规避心理,既然都有券了,不用掉就觉得有点亏。


其实这是一种促进你二次消费的套路,并且优惠券只作用于吊牌价,实际算下来跟落地价格相比没优惠多少,只是让你感官上更好。


第二种,下单可以参加商场抽奖,奖品有电动车、电视机、各种家用电器等等。如果中了一等奖电动车,价值也是近 2000 块钱。


抽奖形式是砸金蛋,5 个里面会有 1 个一等奖,中奖概率 20%。其余奖品的中奖概率是 100%,不管怎样,你都能拿东西回家。


第三种,办理指定银行的信用卡当场消费,每消费一笔可以减免一定金额的现金,好像是几百不等。


这种就更好理解了,商场和银行谈合作,一方面帮银行发展客户完成业绩,另一方面银行返现帮助商场促销,双赢。


其实这些手法看起来都是消费者获利,但实际上也一样符合上面提到的那些销售策略,商家肯定不亏,反而赚得更多。


这是第三个套路,让利促销。


通过这三个套路的综合运用,用户下单转化率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哪怕是在原来基础上提高 0.5%,对于一个规模卖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业绩。


其实逻辑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让用户花更多的钱去撬动商家少赚点,只不过这个「少赚点」是相对的,薄利多销而已。


说了这么多,你们可能好奇最终我们上车了哪些套路?


说实话,我们用的是一种反套路,现金为王。


除了用到那个 100 抵 300 的券,以及参与最终的抽奖活动,其余的所有优惠我们都没要。同时,让销售和商场给出最大的让利优惠。


简单说,就是各种优惠券和赠品我都不要,全部换成直接减免现金。


按照这个策略,最终价格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免了 2000 多,外加一次抽奖机会。


运气好,李小姐最后还砸了个一等奖,一台电动车到手。


这么算下来,这次消费相当于总共节省了小 4000 块钱。


因为之前在其他地方比过价,在同品牌同型号的基础上,我们拿到的价格就是这些比价中的最低价了。


此外,商家承诺保价一年,如果期间发现价格比这个更低,可以要求给出补偿。


或许你们也发现了,其实这些套路在很多互联网产品中都有,并不奇怪。因为它们大多数都是跟线下学的,要说套路,还是线下多。


如果你是做交易型产品的 PM,没事真的可以多去线下体验下,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生意的,一定非常有趣。


产品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正是它的好玩之处。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昨晚我开了个直播,对于一个不经常出镜的人来说,略显紧张和尴尬。没想到有 1000 多人来到直播间,好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没掉链子。


我很少在这说自己的视频号,但还是强烈建议你们关注下,因为下次你就会看到一个活的我出现在你的手机屏幕上。


今天,与 67470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拿了两个产品岗 offer,要怎么选?
1.5 万起的最新款苹果 MBP,值得买吗?


浏览 2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