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e 解析以及从 webpack 切换到 Vite 遇到的问题总结
共 16162字,需浏览 33分钟
·
2021-03-26 10:24
作者: 德莱问
原文地址: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39690206
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
hello,大家好,我是德莱问,今天为大家带来vite解析。
最后提供一个使用vite+react+concent的一个后台项目。
写在前面的话
vite,号称是下一代前端开发和构建工具。vite的出现得益于浏览器对module的支持,利用浏览器的新特性去实现了极速的开发体验;能够极快的实现热重载(hmr).
开发模式下,利用浏览器的module支持,达到了极致的开发体验;
正式环境的编译打包,使用了首次提出tree-shaking的rollup进行构建;
vite提供了很多的配置选项,包括vite本身的配置,esbuild的配置,rollup的配置等等,今天带领大家从源码的角度看看vite。
vite其实是可以分为三部分的,一部分是开发过程中的client部分;一部分是开发过程中的server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与生产有关系的打包编译部分,由于vite打包编译其实是用的rollup,我们不做解析,只看前两部分。
vite-client
vite的client其实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进行处理的,它的源码是放在packages/vite/src/client
;这里面有四个文件:
client.ts:主要的文件入口,下面着重介绍; env.ts:环境相关的配置,这里会把我们在vite.config.js(vite配置文件)的define配置在这里进行处理; overlay.ts: 这个是一个错误蒙层的展示,会把我们的错误信息进行展示; tsconfig.json:这就是ts的配置文件了。
工具部分
client里面是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函数,主要是为了hmr;
websocket部分
建立websocket连接 调用上面的overlay进行错误展示 Message通信
其中message通信部分有多种事件类型,可以参见下图:
举例说明
使用vite-app创建了一个简单的demo:
yarn create @vitejs/app my-react-ts-app --template react-ts
使用以上命令,可以简单的创建一个react-ts的vite应用。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执行以上命令,进行安装依赖,然后启动服务,打开浏览器: http://localhost:3000/,network界面,可以看到有如下请求:
我把这几种类型的数据进行了划分,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划分:
咱们接下来来分析下,html的内容: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script type="module" src="/@vite/client"></script>
<script type="module">
import RefreshRuntime from "/@react-refresh"
RefreshRuntime.injectIntoGlobalHook(window)
window.$RefreshReg$ = () => {}
window.$RefreshSig$ = () => (type) => type
window.__vite_plugin_react_preamble_installed__ = true
</script>
<meta charset="UTF-8" />
<link rel="icon" type="image/svg+xml" href="favicon.svg"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title>Vite App</title>
</head>
<body>
<div id="root"></div>
<script type="module" src="/src/main.tsx"></script>
</body>
</html>
可以看到,涉及到js的一共三块:
client,请求路径为/@vite/client,请注意这个路径,这是vite本身的依赖的路径; react-refresh的模块代码,这是插件react-refresh注入的代码;代码内部又请求了@react-refresh,这是插件react-refresh的sdk的请求; main,请求路径为/src/main/tsc,这是与咱们项目中的真实代码相关的;
除了上面的三个外,还有一个env,请求路径为/@vite/env.js,这个就是@vite/client内部发出的对env依赖的请求:import '/node_modules/vite/dist/client/env.js';
;
当然还有@react-refresh的sdk请求;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js之外,其他的请求其实就是我们项目代码里面的请求了;
client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websocket通信通道,可以看到上面的websocket类型的localhost请求,这就是client与server端通信,进行热更新等的管道。
vite- server
说完了client,我们回到server部分,入口文件为packages/vite/src/node/serve.ts
,最主要的逻辑其实是在packages/vite/src/node/server/index.ts
;我们暂且把server端称为node端,node端主要包含几种类型文件的处理,毕竟这只是个代理服务器;
我们从几个部分来看看这几种类型的处理
node watcher
watcher的主要作用是对于文件变化的监听,然后与client端进行通信:
监听的目录为整个项目的根目录,watchOptions为vite.config.js
里面的server.watch配置,初始化代码如下:
// 使用chokidar进行对文件目录的监听,
const watcher = chokidar.watch(path.resolve(root), {
ignored: ['**/node_modules/**', '**/.git/**', ...ignored],
ignoreInitial: true,
ignorePermissionErrors: true,
...watchOptions
}) as FSWatcher
启动对文件的监听:
// 如果发生改变,调用handleHMRUpdate,
watcher.on('change', async (file) => {
file = normalizePath(file)
// invalidate module graph cache on file change
moduleGraph.onFileChange(file)
if (serverConfig.hmr !== false) {
try {
await handleHMRUpdate(file, server)
} catch (err) {
ws.send({
type: 'error',
err: prepareError(err)
})
}
}
})
// 增加文件连接
watcher.on('add', (file) => {
handleFileAddUnlink(normalizePath(file), server)
})
// 减少文件连接
watcher.on('unlink', (file) => {
handleFileAddUnlink(normalizePath(file), server, true)
})
监听对应的事件所对应的处理函数在packages/vite/src/node/server/hmr.ts
文件里面。再细节的处理,我们不做说明了,其实里面逻辑是差不太多的,最后都是调用了websocket,发送到client端。
node 依赖类型
依赖类型,其实也就是node_modules下面的依赖包,例如:
这些包属于基本不会变的类型,vite的做法是把这些依赖,在服务启动的时候放到.vite
目录下面,收到的请求直接去.vite下面获取,然后返回。
node 静态资源
静态资源其实也就是我们了解和熟悉的public/下面的或者static/下面的内容,这些资源属于静态文件,例如:
这样的数据,vite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返回。
node html
对于入口文件index.html
,我们这里暂且只讲单入口文件,多入口文件vite也是支持的,详情可见多页面应用;
// 删减后的代码如下
// @file packages/vite/src/node/server/middlewares/indexHtml.ts
export function indexHtmlMiddleware(server){
return async (req, res, next) => {
const url = req.url && cleanUrl(req.url)
const filename = getHtmlFilename(url, server)
try {
// 从本地读取index.html的内容
let html = fs.readFileSync(filename, 'utf-8')
// dev模式下调用createDevHtmlTransformFn转换html的内容,插入两个script
html = await server.transformIndexHtml(url, html)
// 把html的内容返回。
return send(req, res, html, 'html')
} catch (e) {
return next(e)
}
}
}
对于入口文件index.html,vite首先会从硬盘上读取文件的内容,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把操作后的内容进行返回,我们来看看这个一系列操作:
调用createDevHtmlTransformFn去获取处理函数:
// @file packages/vite/src/node/plugins/html.ts
export function resolveHtmlTransforms(plugins: readonly Plugin[]) {
const preHooks: IndexHtmlTransformHook[] = []
const postHooks: IndexHtmlTransformHook[] = []
for (const plugin of plugins) {
const hook = plugin.transformIndexHtml
if (hook) {
if (typeof hook === 'function') {
postHooks.push(hook)
} else if (hook.enforce === 'pre') {
preHooks.push(hook.transform)
} else {
postHooks.push(hook.transform)
}
}
}
return [preHooks, postHooks]
}
// @file packages/vite/src/node/server/middlewares/indexHtml.ts
export function createDevHtmlTransformFn(server: ViteDevServer) {
const [preHooks, postHooks] = resolveHtmlTransforms(server.config.plugins)
return (url: string, html: string): Promise<string> => {
return applyHtmlTransforms(
html,
url,
getHtmlFilename(url, server),
[...preHooks, devHtmlHook, ...postHooks],
server
)
}
}
此处,我们还是拿react项目为例,react-refresh的插件被插入到了postHooks里面;最后其实是返回了一个无名的promise类型的函数;此处也就是闭包了。无名函数里面调用的是applyHtmlTransforms
,我们来看下参数:
html为根目录下面的index.html的内容 url为/index.html, 第三个参数的执行结果为/index.html 第四个参数为一个大数组,prehooks是空的,第二个为是vite自己的/@vite/client链接的返回函数,第三个是有一个react-refresh的插件在里面的 第五个参数为当前server
接下来是applyHtmlTransforms的调用时刻,此处会改写html内容,然后返回。
最后处理好的html的内容,就是我们上面看到的html的内容。
node 其他类型
暂时把其他类型都算为其他类型,包括@vite开头的/@vite/client和业务相关的请求;这些请求都会走同一个transformMiddleware
中间件。此中间件所做的工作如下:
// @file packages/vite/src/node/server/middlewares/transform.ts
其实上面的逻辑正常走下来,是会到命中缓存和未命中缓存中的,二选一,命中就直接返回了,没有命中的话,就是走到了transform,接下来我们看下调用transform
的过程:
// @file packages/vite/src/node/server/transformRequest.ts
// 调用插件获取当前请求的id,如/@react-refresh,当然也有获取不到的情况;
const id = (await pluginContainer.resolveId(url))?.id || url
// 调用插件获取插件返回的内容,如/@react-refresh,肯定有不是插件返回的情况,
const loadResult = await pluginContainer.load(id, ssr)
// 接下来是重点
// 如果没有获取到结果,也就是不是插件类型的请求,如我们的入口文件/src/main.tsx
if (loadResult == null) {
// 从硬盘读取非插件提供的返回结果
code = await fs.readFile(file, 'utf-8')
} else {
if (typeof loadResult === 'object') {
code = loadResult.code
map = loadResult.map
} else {
code = loadResult
}
}
}
// 启动文件监听,调用watcher,和上面讲到的watcher遥相呼应
ensureWatchedFile(watcher, mod.file, root)
// 代码运行到这里,是获取到内容了不假,不过code还是源文件,也就是编写的文件内容
// 下面的transform是开始进行替换
const transformResult = await pluginContainer.transform(code, id, map, ssr)
code = transformResult.code!
map = transformResult.map
return (mod.transformResult = {
code,
map,
etag: getEtag(code, { weak: true })
} as TransformResult)
大体的流程如下:
async transform(code, id, inMap, ssr) {
const ctx = new TransformContext(id, code, inMap as SourceMap)
ctx.ssr = !!ssr
for (const plugin of plugins) {
if (!plugin.transform) continue
ctx._activePlugin = plugin
ctx._activeId = id
ctx._activeCode = code
let result
try {
result = await plugin.transform.call(ctx as any, code, id, ssr)
} catch (e) {
ctx.error(e)
}
if (!result) continue
if (typeof result === 'object') {
code = result.code || ''
if (result.map) ctx.sourcemapChain.push(result.map)
} else {
code = result
}
}
return {
code,
map: ctx._getCombinedSourcemap()
}
},
其实到这里,我们对于vite server所实现的功能基本是已经清楚了,代理服务器,然后对引用修改为自己的规则,对自己的规则进行解析处理。尤为重要的其实是vite:import-analysis
这个插件。
vite + react
开始之前先附上地址:github:vite-react-concent-pro【1】;这个项目是由github:webpack-react-concent-pro项目改过来的,业务逻辑代码模块没动,只改动了编译打包部分。
在这里说下由webpack改为vite的过程和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项目的改动其实是不大的,基本就是clone下项目下来后,把webpack相关的依赖去掉,然后换成vite,记得加上react的vite插件:@vitejs/plugin-react-refresh;换完以后,因为我们项目中的引用路径是在src文件夹下面的,所以我们需要为vite提供下别名:
resolve: {
alias: { // 别名
"configs":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configs'),
"components":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components'),
"services":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services'),
"pages":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pages'),
"types":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types'),
"utils":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utils'),
},
},
这样我们不用改动里面的引用,就可以让vite知道去哪里找哪个文件了。引用中有对process.env.***
类似的引用,用此来判断一些环境相关的逻辑,在vite中是没有了,vite的环境变量是通过import.meta.env.***
;
改完这些执行npm run start
,是可以正常跑起来的。
坑1
在执行npm run build
后,我们在进行预览的时候,执行npm run preview
,出现了下面的画面:
出现了这种没见过的错误,然后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首先,把压缩给干掉,别压缩了,压缩后的代码全都是abcd,啥也看不出来;干掉的方式是改vite的配置:
build: {
minify: false, // 是否进行压缩,boolean | 'terser' | 'esbuild',默认使用terser
manifest: false, // 是否产出maifest.json
sourcemap: false, // 是否产出soucemap.json
outDir: 'build', // 产出目录
},
我们把minify改为了false,再重新执行build和preview命令,可以看到了精确的行,到底是哪里进行了报错.
关于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TMD,竟然是一个object-inspect的库,引用了一个util的包,然后咱们的node_modules里面没有util的包。
这些个中缘由,就不多说了,折腾了两三个小时,解决办法就是一个命令:npm i -S util
。
重新执行build和preview后,正常了。
坑2
本地开发启动start,build+preview都OK了,接下来,就得试试单测了。执行npm run test
。果不其然,报错了,原因是没有babel-preset-react-app的babel配置。
那我们增加上配置那不就好了嘛?
我们在package.json里面增加了babel的配置:
"bable": {
"presets": [
"react-app"
],
}
接着我们运行npm run test
;嗯,OK了,跑成功了。
我们再重新测试下,执行npm run start
,TMD挂了,跑步起来了!!!
**
Using babel-preset-react-app
requires that you specify NODE_ENV
or BABEL_ENV
environment variables. Valid values are "development", "test", and "production". Instead, received: undefined
**
上面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我们的babel-preset-react-app
这个包运行的时候需要一个process.env.NODE_ENV
或者process.env.BABEL_ENV
的变量。我们本着vite不在process上面搞事情的原则,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也就是说,不能通过配置的方式来实现babel的配置了,那怎么整??
查了下babel-preset-react-app
这个包的源码,发现是可以通过参数的形式传递进去的,所以我们得从test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入手,test的时候,我们运行的是jest,jest是有它的配置文件的,叫jest.config.js
;jest的配置文件里面有一个transform的对象,这个对象里面是有了babel-jest
这个库,这也就是babel了。
我们得在这里搞点事情,最后经过多次调试,配置是这样的了:
// vite react项目里面单测需要在这里把babel-react-app传递进去,不可在项目中或者package.json里面配置babel
transform: {
// vite react项目里面单测需要在这里把babel-react-app传递进去,不可在项目中或者package.json里面配置babel
"^.+\\.(js|jsx|ts|tsx)$": ["<rootDir>/node_modules/babel-jest", {"presets": ['babel-preset-react-app'] }],
"^.+\\.css$": "<rootDir>/config/jest/cssTransform.js",
"^(?!.*\\.(js|jsx|ts|tsx|css|json)$)": "<rootDir>/config/jest/fileTransform.js",
},
这就是个最大的坑,又耗费了我2个小时的时间折腾这个。
写在最后
vite已经发布了2版本,在公司内部的项目中,是可以进行使用了,由于线上线下跑的不是一套代码,尤老板还专门提供了个preview的功能,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另外上面说到的那个项目:github:vite-react-concent-pro,目前包含的功能也是比较齐全的:
start:本地启动开发与调试 build:编译打包 preview:预览打包完成的代码: test:单测 snap:生成快照
该项目整合了react、concent(一个特别好用的状态管理库)、antd、react-router-dom、axios等,可以0成本接入开发。
当然了如果你的现有项目想改成vite,也是很简单的:
把该项目clone下来,把src下面的内容删掉; 把你的老项目的src下面的文件搬到这个项目的src文件下面,然后改改alias和process.env; 记得index.html要改成你的入口文件哦
接下来就等着见证奇迹吧
使用了vite之后,npm run start能够提高80%左右;npm run build能够提高50%左右
!嗯,真香~
最后,要是觉得写的还不错,记得点个赞,欢迎关注我的github: https://github.com/dravenww/blob
1.看到这里了就点个在看支持下吧,你的「点赞,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
2.关注公众号
程序员成长指北
,回复「1」加入高级前端交流群!「在这里有好多 前端 开发者,会讨论 前端 Node 知识,互相学习」!3.也可添加微信【ikoala520】,一起成长。
“在看转发”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