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易主,南孚的沉浮20年

互联网那些事

共 301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1-20 15:54

从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作者 |三金  编辑 | 史玉龙

出品 | 互联网那些事

投稿微信 | mawen011

“一节更比六节强”的南孚或将迎来上市曙光?

 

据报道显示,2021年9月,A股上市公司安德利披露公司拟收购宁波亚丰持有的亚锦科技共计36%的股权,而亚锦科技的核心资产是南孚电池。

 

据消息细节透露,本次交易价格暂定为24.56亿元,通过本次重大资产购买,安德利将控制亚锦科技51%的表决权,这也就意味着南孚或能借壳上市,实现多年上市梦想。

 

在股权旁落外资的这些年,南孚不仅被蓄意雪藏错失国际市场,创始人失去控制权暗淡退场,曾经家喻户晓的电池巨头,依旧“蜷缩”在小电池赛道中,艰难前行。


即使安德利的收购好似看到了南孚翻身的曙光,但二级市场却异常冷静,在发布消息后的连续两个交易日报跌。

 

这个在碱性电池市场份额超85%,连续29年中国销量领先的南孚究竟发生了什么?此次被收购有多少上市可能?南孚会搭上新能源电池这趟快车吗?

 

且看下文!

 

1

从国产之光到委身外资

 

南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4年的南平电池厂,刚开始为一个仅7个人的小作坊。

 

创办之后的20年南平电池厂一直保持勉强维持的状态,直到1976年,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生陈来茂来到南平电池厂,后成为电池厂厂长。

 

陈来茂采取与大电池厂联营等方式,借牌加工,但依旧属于小打小闹。1986年,最重要的两个客户离开,南平电池厂遂陷入生存危机。

 

1988年,南平电池厂引进多方资本成立南孚电池公司,引进方包括香港华润集团旗下百孚(基地公司在香港的窗口企业)占25%、基地(中国出 口商品基地建设福建分公司)占20%、兴业银行占10%,建阳外贸5%的股份(后转让给兴业银行)。

 

初期较为复杂的股权关系也给后来的南孚创始人失去控制权埋下伏笔。



资金入场,南孚电池一马当先,迅速占领国内碱性电池的过半市场份额。

 

随着上世纪末bp机的风靡,碱性电池需求量大增,南孚电池赚的盆满钵满,1997年,南孚荣获了国内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的第一名。南孚在国内几乎已无对手,这也就催生了下一步战略--上市。

 

而在南孚成立合资公司时较为粗放的股权分配留下的隐患也逐渐浮出。



2

多次易主二十年浮沉录

 

南孚电池在拿下国内第一之后,想要继续前进,就打上了上市的主意。

 

1999年,南孚得到新加坡政府投资1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400万美元、河南国家投资银行与中金共100万美元,转而成立中国电池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中中外占股比例为51:49。


此时的南孚希望实现合资上市,让国有资本保值退出。

 

合资之后,摩根士丹利的操作就开始了,首先是拿下香港百孚手中的8.25%股份;2001年,南孚的外资股东提出以中国电池名义收购双鹿电池并实现增资扩股,外资比例进一步扩大。

 

2002年,摩根士丹利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基地子公司持有的20%股权。


随着摩根士丹利的控股权越来越高,南孚在香港上市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摩根士丹利希望南孚在海外上市),后上市无望之后,摩根士丹利将南孚卖出。


 

南孚的第一站则是美国吉列,这也是南孚彻底卖身外资的开始。

 

2003年,吉列买下了除中方控股之外的所有股权,进而控股南孚电池,摩根士丹利因此净赚5000多万美元。作为曾经的竞争对手,吉列控股后,不断压缩南孚的生产线和产品研发费。

 

但很快到2005年,宝洁收购吉列,也一并带走了南孚电池。换了新东家之后,南孚进一步被压制,品牌输出和定价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南孚沦为代加工厂。

 

2008年,鼎晖开始收购持有南孚电池股权5.53%的大丰电池,曲线进入南孚股东名单,并且发动竞业斗争,将原吉列电池品牌金霸王与南孚销售网络脱钩,后以损害股东利益状告宝洁。


多年“拉扯”之后,宝洁将手里持有的78.775%的南孚电池股份作价5.8亿美元专转给鼎晖,民族品牌得以回归。



回归的南孚依旧在资本的“脚下”滚来滚去。

 

2015年,收购南孚之后面临巨额债务的鼎晖依靠运作,将大丰电池所持有的60%南孚电池卖给亚锦科技,南孚借壳亚锦科技成功上市新三板,市值超100亿。

 

随后,南孚意图借壳鹏博士在A股上市,于是亚锦科技于2018年3月宣布,向鹏博实业增资15亿元,取得该公司40%股权,但最终借壳上市失败。

 

2015年,在鼎晖的运作下,亚锦科技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大丰电器持有的南孚电池60%股权,南孚借壳亚锦科技成功上市新三板,一跃成为市值超过100亿的巨无霸,亚锦科技控股股东为鼎晖。

 


随后,亚锦科技于2018年3月宣布,向鹏博实业增资15亿元,取得该公司40%股权,这一举动被市场解读为南孚电池意图计划借壳鹏博士登陆A股。不过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借壳鹏博士也以失败告终。

 

而本次的“壳”安德利早已于2016年8月在上交所上市,主要业务为安徽省内三四线城市运营商超,市值约为40亿。


上市之后,安德利业绩直线下滑,更是在2020年迎来亏损。

 

公司实控人陈学高在业绩提振无力之后,频频套现累计近9亿。为了将“壳”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安德利主动接洽南孚,一方急需转型,一方急需更大资本平台,于是就有了这场最新的收购事件。

 

如果借壳上市成功,南孚即拥有了更高的灵活性,用以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关注。

 

只是,南孚还有可能吗?


3

南孚强势也不失尴尬的想象力

 

南孚即使经历多次易主,也面临着品牌萎缩的遭遇,但近年来经营一直较为稳健。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南孚电池在2018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27.6亿元、28亿元、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5.5亿元、6.4亿元。2021年上半年南孚电池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净利润4.56亿元。

 

碱性电池领域市场,南孚电池的份额已超85%,并且连续29年中国销量领先,荣登2021年中国品牌力指数快消品排行榜第二。



在2020年,南孚与全国多所重点大学、中科院研究所合作成立多个新型能源研究中心,全面进军小型化智能穿戴锂电池市场。

 

毫无疑问,南孚电池的干电池业务依旧稳健。


但尴尬的是,除了”一节更比六节强“,已经很难再找到南孚电池的产品卖点。


在锂电池风靡,电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当下,干电池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下降。


错过了锂电池风口之后,南孚电池如今的体量并不足以支撑当下的新能源电池的风口,在宁德时代、比亚迪之下,南孚电池只能退守民用小电池赛道中以度日。

 


不仅如此,此次安德利收购南孚背后还另有文章。亚锦科技此前借鹏博士上市失败之后,为此付出了10亿元债务的代价,其持有的南孚电池82.18%的股权已经被冻结,收购事件中来自监管侧的压力并不小。

 

从二级市场的遇冷来看,即使有民族品牌的光环加持,南孚上市之后的情况依旧不甚明朗,但对南孚来说,这可能是距离A股最近的一次了。

 

或许乐观点,民族情怀应该能值不少钱

 


参考资料:

数据来源:天眼查、艾瑞咨询

图片来源:网络

ipo观察:从七人小厂到中国第一,五次易主的南孚电池准备借壳上市了|A股

壹览商业:五次易主,资本套子里的南孚未来是什么?



本文为互联网那些事原创,申请转载授权请联系编辑微信:syl09113,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和职位。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