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 的这个设计,实在有点丑!

唐韧

共 153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6-10 20:41

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大众的产品,在其他人看来也属于小众,「得到」就是其中之一。


就拿我圈子里的一些朋友来说吧,即便他们也是互联网行业的,但依然有很多人从没用过「得到」。不可否认的是,这款已经走过 5 年的产品,目前依然走在前列。


我算是「得到」的老用户了,也是一路看着他们产品迭代过来的。不过,他们产品中有一个模块我一直觉得挺别扭,或者说,丑。


对,就是「知识城邦」。


这是「得到」App 内的一个知识社区,可以理解为得到版的微博,包括了内容发布和互动功能。



上面这个图,如果我不说的话,你能一眼直观看出来是谁在转发谁的内容么?


我之所以觉得这个模块的设计有点别扭,主要是指产品视觉层面。


当然,如果你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比如两条加粗的灰线把时间轴的两条内容进行了分割,其中包括了内容主体和被转发的主体。另外还有就是每条内容底部的点赞、转发和评论区也是分割方式。


如果我把其中的层级关系标记出来,你会看得更明显一点。



红色区域是内容主体,也就是时间轴中的一条内容。而红色区域中的蓝色区域则是被转发的主体,他们的唯一区别就是头像和字体大小不一样。


除此之外,在视觉上就没有其他区分了。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这种呈现方式,在内容阅读上不会有什么障碍,而且从人对信息的认知顺序上,这种设计也不会影响理解。


但是,从一眼看过去的视觉区分上,总是让人感觉怪怪的。不知道是只有我这么觉得,还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这个设计刚出来的时候,我适应了很久,可能也是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觉得微博那种转发样式设计要更合理一些。


在微博的设计中,内容主体和被转发的主体是有明显区分的。


首先,内容主体有头像,而被转发的主体没有。另外,在二者的名字显示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其次,被转发主体的内容用一个灰色背景覆盖了,给人一种明确的视觉引导,告诉你这是属于被转发的内容。


从我个人的审美角度看,我更倾向于微博这种解决方案。


可能「得到」App 的设计师有自己的想法,或许是为了同时突出转发和被转发的人,将用户的注意力引导至对人的关注上。


在我看来,如果是一个已经被大众接受的普适方案,直接采用就好了。毕竟,这个产品模块不是靠设计取胜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行业里经常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在一些产品里总能看到一些新的设计,这些设计仿佛是为了特意彰显不同而存在。


反过来看,功能目的一样的产品如果采取了不同的设计,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就徒增了认知成本。


还是那句话,用户怎么理解你的产品是用户的事,产品要做的就是交付最简单的功能和满足常识的设计。


讲真,有些产品喜欢搞得花里胡哨,我是压根没看出来有什么不一样。形式上的创新还是需要以满足内在的需求为前提。


当然,我不是说「得到」的这个设计有毛病,而是纯粹出于个人的审美聊了聊感受,不构成广泛的参考建议。


对于这个设计,你怎么看?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产品总有先来后到,当后来者推出了一个和前辈类似的功能时,总会被冠以抄袭的名头。


换个角度,当不同的产品为了追求标新立异,把一个简单的功能搞得既复杂又花哨,作为用户该作何感想呢?


所以,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是被最广泛用户接受的,就像如今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没有键盘,但已经很少有人说它们抄袭 iPhone 了。


今天,与 63676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我的高中,挺猛的!
打工人必备,月活 2490 万的产品要上市了!


浏览 1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