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薪水翻三倍,我有这些点分享

共 2659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1-04 20:13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聊聊喜闻乐见的薪水问题。

最近群里有一个小伙伴询问说,自己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在6K的程序员和8K的卖房中介当中不知道如何选择。对我来说这个问题当然是很明确的,虽然6K的程序员薪水不高,但是毕竟是技术岗位,未来的涨幅可期。拿我来说,我在毕业的时候薪水也并没有比他高多少,但我在毕业的前三年薪水翻了三倍,如果是买房中介,想要达到这个速度则很难。

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程序员前期发展和薪水的问题,希望能给职场小白们一点帮助。


关键节点的选择


对我自己来说,我薪水增长比较剧烈的节点有两个,一个是以高级工程师的title加入阿里,一个是从阿里出来,来到新加坡。两次差不多都有50%以上的增长,这也是我三年能翻三倍的主要原因。这个例子当然不只是说跳槽涨薪这么简单,在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这些才是我要说的重点。

跳槽涨薪是很多人的共识,毕竟和10%每年的普调比起来,跳槽的涨幅至少在30%以上,显然更有吸引力。但是我必须要说的是,如果只是以钱为导向来跳槽是很难获得很好的发展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比跳槽更重要的是关键节点的选择。

所谓的关键节点也就是对于职业发展有巨大提升的节点,对于一些职业老人来说,这样的选择很多,比如加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创业公司,拿一大把股票,等公司上市了就财富自由实现人生梦想。或者是加入一个中小型企业身居高位,也一样可以收入颇丰。但对于新人而言,暂时还没有这些机会,但这当中也是有很多可以考虑的因素的。

对我而言,我优先考虑的是未来的发展。钱多钱少也需要对未来有利,毕竟职业生涯是一段长跑,不能只看眼前。那什么是对长期有利,对未来有利的呢?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其实就是那些可以成为简历加分项的内容。比如说加入了知名企业大公司,比如说公司核心技术部门,掌握了核心技术,再比如说登上了管理岗位,率领团队。这些内容都是加分项,对于长远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比如说我当时选择去了阿里,阿里毕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知名公司。当以后再从阿里跳槽出来的时候,选择面会更广,薪水涨幅也不是问题。我后来选择来新加坡而不是加入pdd和头条,也是存着差不多的想法。因为来了新加坡之后的选择面会更广,并且也许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实我并非不知道pdd和头条两家公司给钱很慷慨,给的涨幅都很大。但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机会很有可能只能使用一次,因为我们肯定不能反复跳进跳出。那么既然这样的buff只能加一次,当然应该加在收益最大的地方,比如职业生涯的中期,这样带来的收益最大,而不是在早期就使用掉。


薪水天花板


如果我们把职业生涯看成是一款游戏的话,整个发展历程大概是工程师、资深、Tech leader、总监这几个阶段。一般做到总监的就已经算是身居高位了,越往上发展越难,我也不了解总监再往上应该怎么划分,所以大家就先将就着这么看吧。

对于新人来说,从普通工程师到资深的门槛是相对比较低的,也是比较容易迈过的。即使在公司当中无法获得晋升的机会,跳槽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快一点的可能一年,慢一点的两年也就足够了。中大型企业都有严格的晋升窗口,一般是每年一次。所以很多新人待了一年多以后眼看着晋升无望都会选择跳槽,这也是常规操作,包括我当年也是这么干的。我现在也依然这么觉得,从普通工程师到资深的过程可以不用熬晋升,跳槽也是一个好选择。

但是从资深再到Tech leader就比较难了,很难通过跳槽实现。因为你要带团队,需要获得老板足够的信任,并且做出足够的业绩能够让大家信服,这显然不是跳槽可以实现的。而且Tech leader负责的也不再是个人的业绩,而是整个团队的产出。它负责的责任以及带来的产出都远远比资深工程师大得多,那么对应到薪水上显然Tech leader的收入也远比资深要更多。

这里的差距往往不是体现在工资,而是在股票上。一般来说好一点的公司的Tech leader一年上百万的股票分红是非常正常的,这样的收入远远不是工资的几K或者是十几K的差距能够弥补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花板问题。很多资深工程师跳来跳去,薪水涨了很多,但是在股票上却一直没有突破,我觉得这是挺遗憾的。

当做到了资深以后,如果不能再往上一步成为技术管理,再跳槽带来的只有纸面上的薪水差距而已,对于巨大的股票收入差距来说,不值一提。所以对于毕业了两三年已经成为资深的同学来说,这个时候最应该考虑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扎根沉淀,好好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向上走做好准备。


职业规划


在我还是新人的时候,觉得职业规划很虚,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完全没有意义。但是当我工作了几年获得了一些提升之后,我觉得之前的看法太浅薄了。职业规划非常重要,只是它在前期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它的核心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最终想要做到什么样的职位,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想做CTO和想要通过工作财富自由的人也许刚开始都是成为程序员,但是他们之后的发展路径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宏伟的目标往往不是用来实现而是用来指路的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职业生涯前期的时候,往往是薪水和工作内容导向。想的是找到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然后获得薪水上的提升。在这个导向下做决策是比较简单的,你只需要综合考量两点就可以了。但是当再进一步发展之后,尤其是选择面拓宽了之后,会有非常多的选择迎面而来,大中小型公司、外企、创业公司,各种各样的机会任君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决策呢?

你是在现在的公司一直混着呢,还是跳槽加入创业公司搏一把呢?或者是降薪进入外企养老呢?还是进入pdd、头条这样的企业最后搏一把呢?你接下来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呢?你再往上走的路在哪里呢?

这种迷茫的时候回想一下自己的目标,就会清晰很多。比如想要成为知名公司的CTO,那么应该继续扎实自己的能力,不仅是技术能力,而且还要有业务视野和思考。比如想要财富自由,那么应该找一找市面上发展比较好的创业公司,争取以一个比较好的offer加入。如果是要退休养老陪伴家人,那么加入一些加班较少的外企也许是一个好选择。总之,有了目标,才会知道该往哪里走,否则跌跌撞撞终究难免错付。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有一个美好的职业发展,我和你们一起努力。

浏览 3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