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迎来40岁生日!创意界巨人正式开卖AI画作
新智元报道
编辑:好困 昕朋【新智元导读】Adobe迎来40岁生日!经典产品搭上AI的快车,完美实现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要说什么是AI界的顶流,非AIGC莫属。DALL-E和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器被世界各地的用户使用和分享 12月5日,Adobe宣布了件大事:正式开卖AI画作! 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拥有超过3.2亿创意资产的Adobe Stock上,随时下载和使用那些富有创造性并且在视觉上十分新潮的「AI艺术品」。
在博客中,Adobe写道:「虽然早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起了合理的担忧,但Adobe致力于帮助引导这项技术的演变,在不取代人类想象力的基础上,赋予艺术家更多的创作能力。」
当然,对于创作者来说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必须在title、label和tag中声明是AI生成的内容。
- 必须确保对内容有广泛的商业授权。
- 必须被标记为插图,即使看起来非常逼真。(只有用相机拍摄的照片才能被标记为摄影作品)
- 在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允许提交任何第三方内容。如可识别的脸部或商标,以及其他艺术家的风格(作为prompt的一部分)。
- 描绘真实人物的图片需要有模特的许可。这同样适用于私人财产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方。

最初的故事
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初,Adobe的创始人Chuck Geschke和John Warnock那时还在施乐的PARC实验室工作,负责开发先进的印刷技术。
然而,公司却对商业化他们的工作缺乏兴趣。





Adobe创始人ChuckGeschke和JohnWarnock,2019年
一路走来,Adobe的发展少不了针对其他公司的收购,包括它的两个最强大的曾经的对手,Aldus和Macromedia。
不过,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公司来说,总共56个实体的收购确实不算多。毕竟对于微软来说,这一数字早就超过了280家。
2022年9月,Adobe实施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胆的一次收购——以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流行的基于网络的界面设计工具的制造商Figma。如果交易如期完成,这将是有史以来对风险投资初创企业的最大收购。
毫无疑问,驱使这次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填补自家产品阵容中的关键漏洞——AdobeXD。
而Adobe的野心,却远远不止这些。对此,首席产品官Scott Belsky表示,这一切都是为了加速公司的增长。
发展AI,但不止于AI
在Adobe Max上,Belsky展示了如何在基于Web的设计工具Adobe Express中创建新字体。 更具体地说,他正在展示如何描述你想要的字体——用「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彩色电缆」或「兰花花瓣」这样的短语——这样 Express 就可以为你生成它。

目前,许多人工智能借助DALL-E 2和Stable Diffusion等服务生成内容。这些服务中很酷,但也有争议。
这项技术使从事创意类工作的群体感到被忽视,不仅因为它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计,还因为它使用人类艺术家的作品作为训练数据,在对人类艺术家创作风格不求甚解的前提下进行模仿。

Adobe的下个40年
对于这样规模的科技公司来说,Adobe显得十分低调,若不仔细关注,很容易忽视公司目前的庞大规模。 1998年,Narayen刚加入公司时,Adobe年营收8.95亿美元。2008年,在他担任CEO的第一年,营收达到36亿美元。去年,它已达到158亿美元。 在升任CEO的第二年,Narayen便促成对分析技术巨头Omniture的收购。 这与传统业务截然不同,但在完成营销和内容管理等领域的其他关键收购之后,Adobe Experience Cloud在上一季度的收入已增长到11.2亿美元,约占公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在Adobe Max大会上,Adobe展示了Illustrator的一项新功能Intertwine,可以轻松创建在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重叠的元素。 这是实用性的胜利,是先进技术的壮举,在Illustrator35年的生命周期中,留下又一座里程碑。
从科技行业的角度来看,40年的历史是永恒的。但是,Adobe现在和未来的大部分都直接建立在它过去的成功之上。
1993年的Adobe放在当下,可能已经是老古董——但它就在那里,与2022年的Adobe交织在一起。
参考资料: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817765/adobe-at-40-the-past-present-and-future-of-creativity-softwares-enduring-giant?itm_source=parsely-api
https://blog.adobe.com/en/publish/2022/12/05/amplifying-human-creativity-adobe-stock-defines-new-guidelines-content-generative-ai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