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张一鸣教给我们工作上的那些事

春哥叨叨

共 4558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1-08-19 11:48


张一鸣可以看做是程序员变成CEO的典范,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CEO或者想成为CEO,但我们和张一鸣一样都是有着技术背景,一个技术人通过张一鸣过往的经历或许可以找到一些新知,帮助解决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困惑。

编程和创业是两个领域体系,大部分工程师在工作中解决的都是一个限定性的问题,这个限定可能是产品给你的,也可能是老板给你的。而创业则是对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组合,去探索出商业模式,形成产品获得商业收益。

慢慢的我们会发现,一个只会编码的工程师天花板反而会变低,因为公司需要的是可以解决更大领域下问题的人。以钉钉创始人无招举例,当年重回阿里有两个坑位,一个是P8的产品负责人,一个是P9的技术负责人,大部分人可能想选个职级更高的P9,起码少奋斗两年。而无招选择的是产品的P8,因为他想打穿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的领域知识,而产品负责人更符合。

所以一个工程师要想突破天花板,除了要可以很好的编码外,到一定阶段后就要去了解一些市场、产品的知识了,去关注产品的面,而不只是技术这个点。

张一鸣的职业发展路线,突出的反映了这一点:
  • 2009年辞掉微软工程师职位,开始独立创业做九九房。
  • 2011年辞去九九房CEO,开始做今日头条。
  • 2016年头条推出抖音。
  • 2017年推出国际版TikTok。

当然这些职业路线体现的是形,是结果,其内在的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通过张一鸣27岁前后发布的微博内容,回到这个年轻人身边,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迭代的。

2010年,张一鸣27岁,在微博中写道:”我快30岁了,这几年开始重新学习、补习本应在青少年时期学习的东西,如何写作、如何坚持锻炼身体、如何耐心“。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张一鸣的这种自省体现的是他的终身学习心态,而他所说的这些看似基本功的东西,却是我们一生中需要不断重复、扎实、反馈、精进的东西。

王兴在美团提的是苦练基本功,而他首先让大家苦练的就是如何表达、如何写作。同样的道理在奈飞的工作手册中,在字节的OKR实践中,在脱不花的新书中都有体现,这些基本功才是人生的底座,是无限游戏,需要投入一生精进。

而我们大多数人进入社会后反而变得功利了,去看去学那些短期让我们有所收获的事物,而没有耐心去做那些真正让我们提升的东西。

2010年10月20日,张一鸣写到:平庸有重力,需要逃逸速度。心里充满想法,行动甘于平庸。

很多人总是有想法,但没有行动。很多人看似对现状不满,其实是甘于现状。很多人以为是没有准备好逃离,其实是缺乏勇气。

再好的规划没有执行一切归零,知易行难,很多事不需要一口气做完,难的是日拱一卒,笔耕不辍,在正确的路上坚持总会有收获。

2012年2月9日,张一鸣写到:原来无所不用其极果然是将追求极致的好意褒词贬用了。

无所不用其极,最开始的意思是君子在任何地方都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追求极致在工作中也有所体现,有人写代码能用就行,能解决当前需求就行,不去考虑需求之外的扩展性、稳定性、可读性。

有人做需求只是解决看得见的问题,不去深挖冰山之下的东西,结果这个产品在业务有所变化之后就完全不能用了,白白的浪费了资源,没有沉淀出任何可以被复用的东西。

有些产品做了之后,但后续收益不好,绩效同样也不会好,绩效不好当然可以离职去新公司,但如果底层逻辑不改变的话,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白白浪费时光。

一个好的团队要有非常高的要求,告别差不多、还行、先这样吧后续搞这种心态,工作久了就会发现,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当然最后也比较平庸,想有所突破先从心态上调整,提高自己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伪努力“的状态,获得与时间正比的成功。

我之前说过研发团队要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同学要像做产品一样做技术。很多同学把两者分的比较开,觉得产品是产品的事情,我只负责技术实现就行了。

但这里的产品不是我们看得见的产品,而是产品心态,以俞军的话说:产品承载了用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用户价值就是好用,易用。企业价值就是为后面的团队、项目、技术、人员沉淀了有价值的组件、工具,提升人效、钱效。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使用你技术、系统的用户,看看你自己喜不喜欢用,相信很多人连自己系统流程和产品都没用过吧。

2021年3月25日,张一鸣写到:为什么彼得德鲁克可以成为管理大师?为什么总能得到要领?重新温习《卓有成效的管理》有感,我觉得是非常多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并不是”想“到的。

很多人看似可以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其实背后有着对于这件事情的深刻理解,有着对应的方法论积累,那怎么有方法论呢?沉淀,怎么沉淀呢?见到多个事物里面相同和不同的部分,怎么见到多个事物呢?花时间。

看学习没有捷径,是需要积累的,很多人掌握了结论,但未必可以迁移,因为这些结论没有细节,就难以再组合、抽象。

以沟通这事来说,有的同学说我要掌握谈判的方法,和产品pk需求。这就是本末倒置的思想,pk需求要的不是谈判技术和沟通方法,要的是你对于项目系统比产品更熟悉的自信,自己的系统都不熟悉,怎么说服对方?这种简单的道理背后的逻辑如果都不懂的话,工作中很难有效率。

同样向上管理、写方案逻辑一样,向上管理要的不是对老板的沟通方式,要的是你比老板想的更充分。写方案很多人觉得是不懂模式框架的运用,其实是平时没有总结、沉淀、思考。

尽管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很多让大家提高软素质相关的内容,但这些做好了只是锦上添花,你需要做的是先雪中送炭。

2010年9月29日 张一鸣写到:延迟满足感和坚决告别惰性是优秀最重要的两块基石。

延迟满足感应该是大家对于张一鸣所有认知里面最熟悉的一句话了,其背后反映出了一种长期主义,一种厚积薄发。

做技术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去将系统中点点滴滴的环节做好,系统总有一天会变得腐化的。

一些团队为什么总是加班?大部分原因是系统混乱,边界定位不清晰,导致新需求来了之后牵一发动全身,过多的改造点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进而增加了开发成本。

为什么有的系统总处在发生故障的边缘?大部分原因是觉得虽然有漏洞,但是不应该会发生故障吧,或者不会发生故障吧。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你想的可能,就会一定发生。

架构是个动态的工作,如果在系统设计和发展过程中,不能面对变化进行设计,系统的脆弱性早晚会来,排山倒海、地动山摇那种。

投机心态和侥幸心理都是一种小聪明,很难做出大成绩,找到优化项持续精进,做时间的朋友。

2010年7月24日,张一鸣说:培养坦率,不论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期望一个明亮的商业世界,都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韦尔奇说”一个企业最大的敌人就是坦率“,深表认同,幸好坦率是可以培养的。

坦诚不仅是张一鸣的价值观,也是字节的文化价值观,只有对于做得好,做的不好的不遮掩的坦诚指出,我们才可以不断的进步。

过度坦诚影响情绪怎么办?这时之前聊的沟通方法就用到了。

2010年5月5日,张一鸣:稻盛和夫《活法》中提到了专注,我们做的每件事(写程序、写邮件、写策划)的时候是否在想自己是否全力投入的认真做事了吗?

其实专注和前面提到的追求极致类似,追求极致看到的是要求高,专注强调的是用心,两者相辅相成。

2010年6月8日,张一鸣写到:关于勤奋,就我所知,罕有成功者不是工作时间极长的,勤奋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享受去挑战极限的过程,保持热情和好奇心,坚持不懈。

这种心态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也是最近两年才有所转变。工作是为了自己的提升,如果你想胜任更有挑战的职位,你需要面对挑战,而要想有质的提升,你要坚持下来。

时间看似是公平的,但密度其实是不一样的,有很多人工作3年可以晋升3级,有的人工作3年只能升一级或者升不上去,大概率和这个密度有关,密度大了,你收获也会大一些。

王兴也说过: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时候。

惰性是人的本性,告别惰性需要极高的自律和自控力,我也做不到,只能尽力努力,起码我还在坚持每周看点东西、写点东西。

2010年7月24日,张一鸣说:以后团队的工作,不论大小,应该把工作的目标定义并分解后,邮件发出来。1、这样可以被人提意见;2、避免重复工作;3、避免定义清楚理解上有误差;4、同时估计工作量、评估效率方法;不抬杠,要抓住主要问题,任何办法都是在一定时空下对真理的近似实现,时空条件越具体,办法就越有效。如果去抬杠”近似“,那么就难在时空条件下实施。

首先目标拆解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不管是项目管理、架构管理还是团队管理,不拆解的话,根本不知道远期目标和现状之间存在多大的分歧。

工作中很多人做事没效率,主要的问题是区分不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前的文章中写毛主席和邓公怎么做战略,其实一样找到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抓大放小,做好checklist,不花过多精力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

很多人提的问题之所以难解决,就是因为太大了,以至于难以下嘴。如果可以把问题受限的环境定义出来,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解了一半了。怎么做呢?下次他再问问题的时候,你追问一句,你的问题是什么。

2011-11-2日,张一鸣写到:为什么不能坚持认真刷牙?为什么可以在跑步机上坚持跑步?很多事情之所以不容易做好和不被重视的原因是没有指标系统,比如监控有准确方便的度量指标,那么大家身体素质一定会提高。建立指标反馈系统非常重要,少数人可以建立自我内在指标驱动自己,大部分人都需要显示指标。

评价一个产品、一个系统做的好不好,如果没有很多显性指标是很难评判的。只有建立合理的过程指标、业务指标才可以很好的做出评价,同时这些指标还可以形成反馈,帮助我们不断落实短期、长期计划,促进正反馈。

其实带团队、带项目、带系统逻辑是一样的,如何确保半年、一年后的目标达成,可以看每周、每月、每一件事的过程指标达成的情况。

2015年11月7日 张一鸣说:develop a company as product。

做产品一样做公司,这句话应该是张一鸣最早提出的一句深入人心的话。

我们习惯对外交付一款用户体验好的产品,但很少回过头优待我们的研发团队和组织。

产品关注体验、效率、成本,那我们工作中组织合作上是否有效率呢?大家使用的工具,协作的体验怎么样呢?交付一个需求,文化建设的成本高不高呢?

打造产品一样打造公司,可以迁移成:打造产品一样打造团队。

把团队、技术体系当成一家公司经营,老板是你的客户,兄弟团队是你的客户,产品是你的客户,使用你API的同学是你的客户。

有了这个视角之后,你可以看团队、系统、组织有什么提升空间了,你可以更好的思考如何处理工作,以企业经营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张一鸣时刻处在一种获取信息、思考、积累、复盘的过程中,是一个真正延迟满足感的终身学习者。

后来张一鸣就再也没有发微博分享过他的心得,黄峥创立拼多多之后也不再更新他的公众号了,只有王兴还在他的饭否自留地时不时更新一下,但自从发了那篇”焚书坑儒“之后,也少了。

我们要珍惜。
浏览 3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