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短视频经济学,解密短视频流量背后的供需逻辑
由于人口天花板,2020年开始短视频行业开始进入沉淀期。抖音、快手等头部app也开始商业化。在这个时间节点,更加明确用户的需求,滤清短视频型应用的供给渠道和潜力,变得越发重要。谁能够更好地识别用户需求,谁能够更好地构建健康合理的供给生态,谁就有机会成为借短视频的东风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新王者。
本篇文章,旨在在短视频的场景里,给读者明确地勾画出在这个平台承载的“内容消费市场“里,供给和需求分别是什么,供需之间的杠杆-价格又是什么?将互联网术语映射到传统经济学概念上之后,我们一是可以统一话术,二则有机会借用经济学理论思考短视频行业的种种问题。当然,我们承认内容消费平台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最后我们也会区分下两种需求概念:市场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是对传统经济学需求概念的直接映射,而后者则是更加适合短视频行业的需求概念,可以也应该引发我们后续更多的思考。
— 2—
电子内容对某一用户的供给 = “满足分发标准”的生产
— 3 —
需求是什么?On-premises和订阅型购买又是怎么体现的?
— 4 —
价格是什么?
价格衡量的是消费者有限资源花费情况。 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后滞性长),需求越少(后滞性短)。反之亦然。
平均每个vv使用时长(时间上衡量) 平均每个vv曝光数(空间距离上衡量,类似于消费者在商场里走了多远 - 体力花销)
— 5—
插曲
供给:电子内容对某一用户的供给 = “满足分发标准”的生产
需求:视频的需求对应指标是vv(等同于On-premises购买模型),直播的需求对应直播是拉流时长(等同于订阅购买模型)
价格:平均每个vv需要花费的曝光数,反应了推荐系统效率,~1/CTR
— 6 —
本田、丰田、法拉利还是保时捷?- 两种不同的需求
这里我们说一个类比,方便大家理解“市场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区别。假设有一个群体,比如某个收入级别的互联网行业员工,他们大概有20万人民币可以去买车。那么当我们考虑需求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会是定价为20万人民币的所有车型里,大家的偏好。具体来说,比如可以考虑本田和丰田的供给比例。但是当价格是可以被相对容易地调整时,我们就应该去考虑人们对车的独立于价格的“心理需求”。那此时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就应该是考虑法拉利和保时捷的供给比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