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析思维理解「心理账户」(1)

共 104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1-06-20 00:44

你好,我是林骥。

今天我们用分析思维来理解《每个人的商学院》中的第 1 个概念:「心理账户」

记得在 3 年以前,我几乎从来没有花钱买过任何线上的培训课程,也没加入任何付费的知识星球,因为我当时把用来学习的钱放进了「消费账户」。

直到后来我接受了一个观点:学习是对自己未来能力的投资,之后才开始舍得花钱买线上课程、加入付费知识星球和购买电子书会员等等,因为我把用来学习的钱放进了「投资账户」。

花钱投资在学习上,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这是非常划算的一笔投资,我觉得自己最近 3 年取得的成绩,比过去 10 年还要多,所以我愿意持续投入。

如果你把 99 块钱用来吃饭或娱乐,很快没了就没了。但是,如果你把这 99 块钱,用来购买一个适合自己的课程,或者加入一个高质量的知识星球,可以获得高手的指导,从而能让自己进步更快,未来几十年都能从自己的进步中受益,是不是就觉得特别划算?

同样是 99 块钱,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就是因为在你的脑海中,有两种不同的「心理账户」,这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叫理查德·塞勒,他于 2017 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时候,人们不愿意花钱购买某个东西,并不是因为小气,而是因为这个东西被放在了不愿意付费的心理账户中。

比如说,有一个保健品,如果是买给我自己吃的话,我会觉得价格太贵。但是,如果这个保健品是用来送给长辈的礼品,那么我就会觉得,价格低了反而拿不出手,因为我把它放进了「情感账户」。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谈感情,伤钱。

「心理账户」的背后,体现了一种数据分析的对比思维。

许多商业的高手,往往都是洞察人性和数据分析的高手,他们非常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达成自己的商业目标。

应用到自己身上,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该花的钱一定要舍得花,不该花的钱一定要守得住。

究竟什么样的钱该花?什么样的钱不该花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你觉得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想法。

相关文章:用分析思维看透商业的本质




关注林骥,更多干货早知道。

▲ 点击上方卡片...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知识星球。
和 3000+ 位骥友一起,用数据化解难题
浏览 4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