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科院院士,任复旦大学新校长!
共
3502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11-14 21:45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教育部、科研大匠、生物通、复旦大学等
11月8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金力任复旦大学校长(副部长级),许宁生不再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职务。金力,男,1963年出生于上海,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浩清”教授。ps:复旦“浩清”特聘教授岗位是由香港著名实业家、复旦大学校董刘浩清先生捐资设立的,旨在复旦大学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集聚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提高复旦大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力。1985和1987年分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4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和遗传学博士学位。1994-1996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被聘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2005年起全职回国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98年参与创建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并任副主任,2003-2007年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05-2010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并任共同所长,2007-2012年担任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理事。2007年6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19年11月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带头人,中国遗传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会副会长,先后担任Genome Research等10余家国际杂志编委。任“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前沿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十三五”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主要从事人群的遗传结构、人群的起源和迁徙、人类复杂遗传病和计算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及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迄今,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60篇,被引30,000多次。在2013年谈家桢诞辰105周年时,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的金力教授表示有我国现代遗传学开山祖师谈家桢做指路人,实在是他人生一大幸事。1981年,金力参加高考,并打算选择数学或物理专业。但是受到“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鼓舞,依然改弦易辙,最终成功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学系遗传学专业学习。1985年已经76岁的谈家桢认为遗传学与数学的交叉发展是未来的方向,因此选拔了一名硕士和三名本科生进行遗传学和数学的交叉培养,而金力就是其中一个。“34年过去了,可以说是谈先生当时为我确定下了研究方向,尽管在过去34年中,生命科学领域有很多热点,但对于我来说,我始终坚持的就是最初的研究方向。”
1994年,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金力到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彼时,金力在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非常出色。1996年冬,已经85岁高龄的谈家桢先生飞到美国,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够回国。金力说:“访问交流的间隙,谈先生就在我们实验室公共休息区的沙发上睡着了,下午还要再赶飞机回国。当时我看到先生安详地躺在沙发上睡着时,想想如此大的一个科学家,就睡在那里,这么高龄还在为中国遗传学的发展而奔波,当时我的流泪忍不住就掉下来了。在谈先生临走时,我在他耳边轻轻地说‘谈先生,您放心,我肯定回来。”1996年,博士后出站后,在美国5所大学提供的教职之间作选择时,金力的前提条件是每年必须有3个月在母校复旦工作。得州大学应允了他。1997年1月,金力开始到得州大学正式上班。4月,他回国建实验室,成为国内最早“两边跑”的学者之一。回国之初,在资金短缺时,谈家桢又给了金力很大的支持。1998年,学校拨的研究经费已经用完,给学生发不出工资。谈家桢知道后,给了金力一张15万元的支票。“我得知这是他获得的奖金,觉得这个钱太沉重了,不敢用。之后,在许智宏先生的帮助下,我筹集到30万元的研究经费,就赶紧把15万元的支票给谈先生送回去。”这份雪中送炭之情,让金力十分感动。2002年,复旦大学启动生命学院院长的全球招聘。得知消息后,金力决定全职回国,并在2003年被聘为院长。从那时起,他每年有9个月都会待在国内,并在2005年向美国方面提出最后辞呈。“回国始终是我的第一选择。网上有一些错误报道说我是美籍华人,但其实我从始至终只有中国国籍,从未入过美国国籍,只有绿卡。”金力说,在回国后不久,他又放弃了绿卡。作为一名科学家,金力绝对算得上“高产”。作为第一完成人,他曾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如果把基因看做生命的“源代码”,“外显子”则是源代码中的“核心代码”,但鲜为人知。今年8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金力团队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来自中国华北(郑州)、华东(泰州)、华南(南宁)三个代表性汉族群体的5000名个体进行了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初步建成了数据库,共包含207万个遗传变异,其中46.4%的遗传变异为首次发现。汉语、藏语、羌语、缅语等400多种东亚语言被认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语言。一直以来,不论是学界还是民间都很好奇,汉藏语系究竟源起何处?金力团队运用语言学和遗传学等交叉分析方法,给出了答案:中国北方。2019年4月,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这是中国语言学研究首次在该刊发表科研成果,研究为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及周边邻国的各汉藏语系语言之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认识东亚人群迁移历史提供了重要启示。2021年1月18日,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与施普林格·自然合作的国际期刊《表型组学》开刊。来自全球14个国家的27位科学家共同组成国际编委团队,金力担任主编。就在此前,由复旦大学牵头的“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在沪启动,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先进的人类表型组学研究平台,金力担任了这一国际大科学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受导师影响,金力如今也培养了一批让他引以为傲,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在历史人类学领域,李辉比我强;在基因组的结构变异方面,张锋比我强;表观遗传学方面,文波比我强;遗传分析领域,南加州大学的张鲲比我强;混合人群分析方面,中科院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徐书华比我强……一旦学生作出了成绩,我必须让他们尽快独立,不能活在我的影子里。”谈起每个学生的特长,金力如数家珍。2017年9月2日,当时只有19名博士生的西湖高等研究院开学了。时任西湖高研院院长的施一公特别感谢了复旦大学,在学校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复旦大学成了“温暖的大后方”。这19名博士生由西湖高等研究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时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的金力在开学典礼上表示,来了西湖高研院需要思考两个问题——我是谁?我来干吗?他的答案是,要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不仅要做实验写文章,更要提出好的科学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金力做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了各种奇思妙想。他激励在场的学生:“一个假设如何成为被检验的假设,是决定科学家杰出或平庸的分水岭。你们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假设可检验。”“作为中国高校人文学科代表性力量之一,复旦将继续厚植人文基础研究土壤,持续支持冷门绝学研究。”今年8月,《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复旦大学将如何作为?金力撰文阐述,要准确把握“一流城市”和“一流大学”的辩证关系。在金力看来,“一流城市”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和支撑,城市能级越高,大学越能集聚人才与资源,越能得到城市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软实力的支持;“一流大学”是“一流城市”的创新策源,大学越强,城市越具有活力和影响力,越能得到一流的人才、科技、文化的持续输送;“一流城市”和“一流大学”共同的落脚点是服务国家战略,体现城市和大学共同的使命担当。
我们期待复旦大学迎来的这位新校长能为复旦注入新活力,打造新辉煌!
浏览
33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