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产业数字化“迁徙年”,工业互联网将扮演什么角色?

共 5264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02-05 20:58

来源:人民邮电报

物联网智库 转载

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导  读

2020年,伴随着新基建的步伐,工业互联网正式在大众面前“C位出道”。时序进入2021年,不禁让人发出疑问,在新形势下,当我们讨论工业互联网时,要讨论什么?



2021年伊始,中国制造,繁荣继续。


中国很可能是2020年全球唯一一个取得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初步核算的数据显示,中国年度GDP同比增长2.3%,而世界银行早前预计,全球经济2020年萎缩4.3%。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的研究报告显示,虽然中国消费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工业和投资延续高景气。BBC引用的一份最新调查也指出,全球仍有近90%的企业把中国大陆作为首选前三位的采购目的地,可见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繁荣之下,也有隐忧。2021年1月,上海临港,数十万台特斯拉Model Y正在“走出”超级工厂,走进中国市场。虽然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已与全球顶尖水平比肩,然而,特斯拉放在中国的依然只有组装、配件、售后,几乎没有核心研发团队。这不得不再次让人正视,在特斯拉的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仍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与此同时,来自东亚与东南亚的制造业,也试图在全球制造“蛋糕”上分一杯羹。尤其是东亚的半导体产业链,占据举足轻重的份额。


站在新的起点,中国制造如何“扛住”外流,同时实现高质量转型,保持繁荣依旧?新基建“七子”之一的工业互联网,无疑被给予厚望。


1月27日,工信部正式公布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备受瞩目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从2019年的10家大幅扩展到15家。2018年,工信部发布首个《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3年来工业互联网在产业界被频繁讨论。2020年,伴随着新基建的步伐,工业互联网正式在大众面前“C位出道”。时序进入2021年,不禁让人发出疑问,在新形势下,当我们讨论工业互联网时,要讨论什么?


WHY?产业的“数字化迁徙”


首先,为什么2021年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回顾信息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不难发现,一切正加速往“数字大陆”迁徙:


PC互联网时代,通过十亿级电脑的连接,交易率先实现数字化。从新闻资讯到书籍、再到全品类消费品,都变成数字世界可交易的对象,交易效率发生大革命。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十亿级手机的连接,带来社交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革命。社交电商(如小红书、拼多多),本地生活电商(如美团、拼多多),移动消费端(如淘宝、京东),以及个性化消费,在线连接供给侧的商家、物流与需求侧的消费者,全触点、多方位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进入万物互联的工业互联网时代,产业数字化革命,实体经济的“终极命运”,是走向“数字化大陆”。人类社会将在这个与物理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里,开启数字化生存。



第一批启程的企业已然尝到了“甜头”:2008年开始,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集团逐步实现了从产品到生产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挖掘机的每一次“挥臂”、起重机的每一次“吊装”,都被数据记录得以优化;到10年后的2018年,三一以相当于2010年42%的生产人员,创造了1.8倍收入,2.1倍利润。


2012年,白电龙头美的集团开始数字化转型,已覆盖从生活到制造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形成从研发、生产、物流、零售、产品的闭环,在其位于广州南沙的“灯塔工厂”,原设计产能每个月30万套空调,今年已做到90多万套/月,并且工人数量明显下降。


数字化蕴藏的巨大力量,推动着三一集团穿越周期,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龙头之一,美的集团也成为国内白电领域市值最高的巨头。


然而,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制造业企业,当这场数字革命来临时,不知道应该如何抵达“彼岸”。

对于他们来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恰逢其时。


如果对比中美不同的制造业土壤,你会更好地理解,中国为何需要平台型产品。美国没有供应链基础,企业的最优选择是掌握科技、金融等比较轻量级的产业环节。因此,如Salesforce 这样的SaaS型软件科技企业一骑绝尘。


但中国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门类,最大规模、最全种类、最快物流的供应链,但是也恰恰在供应链中有大量分散的制造环节没有被有效组合起来。而平台型产品可以打通上下游,以实时获取工厂生产数据、企业需求数据、市场供应量数据为目标,帮助行业打破信息孤岛,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拥有巨大发展空间。


可以看到,中国选择牢牢把握机遇。1月8日,《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工业互联网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1月13日,工信部发布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5项发展目标,明确11项重点工作任务。1月27日公布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这15个平台被视为中国制造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的“灯塔标杆”。当中,有5家“新参者”入局,包括腾讯的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背靠宗申产业集团的忽米H-IIP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也有行业中的资深“行家”,三一集团孵化的树根互联根云(Rootcloud)平台,富士康FII Cloud,华为FusionPlant等。


以上种种,无不彰显,从政策层面、到市场供给侧、再到公众认知度,都为这场数字化变革“吹响号角”。


中国产业的“数字化迁徙”,已准备就绪。


HOW?摆渡“数字大陆”


要想实现产业的“数字化迁徙”应该怎么做?


不妨回顾一下人类社会的“数字化生存”史。操作系统,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Windows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出现,让计算机使用的门槛降低,人机交互变得简单高效,开启了人类通往信息化的时代。安卓等手机操作系统,则成功“摆渡”了人、机、物进入数字互联时代,让人、货、场的协同更为高效,进而为创新业态迸发垫下基础。


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互联网时代,什么样的操作系统,能够“摆渡”工业中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全面进入“数字大陆”?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工业时代的“操作系统”,那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可以用“简单、高效、协作”这三个关键词概括。


简单——对于信息化基础薄弱的中小制造企业来说,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就是一个简单的“超级入口”,可以简单、快速接入成熟的体系,享受设计、制造、供应链等环节的共享资源和信息。


高效——对于大型生产制造企业,甚至是制造龙头企业来说,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可以帮助他们和合作伙伴共建产业链,高效运营,打开全新的增长空间。


协作——对于地方产业集群而言,可以利用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构建区域产业集群平台,同时服务于地区内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创新企业, 盘活地区经济。


在工信部今年公布的15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标杆平台中,树根互联根云平台是中国最早发布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平台。2020年12月,树根互联刚刚完成C轮融资,成为中国第一个自主可控的平台型操作系统“独角兽”。


树根互联根云(ROOTCLOUD)已经在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应用“工业操作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迁徙”。


在广东廉江,电饭煲、电水壶等小家电生产制造是主导产业。然而,当地的家电企业主要以贴牌模式和产品出口为主,工业设计能力、高端模具制造能力相对较弱,产能、原料、产业配套难以对接电商平台需求。面对上有一线家电品牌扩张的挤压、下有产业集群高度集中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集群内的企业如何转型?依托根云平台打造的廉江家电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让当地企业“上云上平台”,实现生产透明化管控,更重要的是引入全国优秀设计师共享,以设计差异化解决了产品差异化问题。其次打造共享模具中心,解决高端模具设计、制造、配送困境。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协同,实现生产效率与集群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无疑是其走向数字化最简单的选择,不仅解决这些企业信息化从无到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帮助他们完成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蜕变。而对于“灯塔企业”来说,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砺行致远、更上层楼的目标。


比如拥有中国最大镍钴生产基地的金川集团,作为行业龙头,自2020年起将工业互联网引入有色金属生产。首期以“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 建成全国最大智能化成品包装车间。改造后的车间拥有11个智能化包装生产环节,可以实现大板电镍从卸车到入库的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并集成数据、信息的在线监测和在线监控,作业量是过去的三倍有余。未来,金川还将对有色金属生产线进行改造,成为行业内灯塔工厂的“开拓者”与“引路人”。


硅橡胶制品生产商得霖科技近年来发展迅速,拥有国内外多家工厂,面临来自客户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要求,以及生产安全、生产效率、人员效能等管控要求。在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的帮助下,2020年,得霖科技完成了对越南厂房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生产过程可视化、规范化,提高现场问题处置效率50%。通过业务全部线上化管理,决策及时性提升30%。并通过生产现场全要素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基于AI的现场视频智能化实时识别,实现安全管理效率提高100%。



这些都是树根互联根云平台上的真实案例。自2016年发布,树根互联根云平台走过了第一个“四年”。树根互联将根云平台定位为平台型的工业操作系统,提供从设备连接,到数据储存、分析、管理,再到上层应用的“端到端”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近年来,树根互联不断在提升根云平台的厚度,横跨连接、数据应用和应用层。扩展对下的设备接口,已覆盖95%主流工业控制器,支持1000+种工业协议解析,适配100%国际通用硬件接口,做到在不同领域都可以轻松对接应用。根云平台对于产业数字化迁徙的“摆渡”优势正逐渐显现。


近1个月来,新华社、央视新闻相继在显要位置,通过树根互联根云平台所展现的“全国工程机械指数”读懂中国的经济温度。根云平台连接了包括三一集团在内的超过50万台工程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定位、型号、开机时长等数据一目了然,成为实时反映中国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支持。


WHO?千里之行,始于“根”下


什么样的工具才能当好制造企业的“摆渡人”,完成产业“数字化迁徙”?


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赛的又一主战场。因为深厚的产业基础,以及大量拥有前瞻眼光的企业,中国在这个战场上真正拥有了“落子”“布局”的能力。


在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能力优势各有侧重,例如掌握海量终端消费者数据,对接供给侧帮助企业进行模式创新;又如掌握大量制造技术与工艺,能够帮助更多企业打造“灯塔工厂”。


然而,对于中国普遍的制造企业,要通往“数字化大陆”,千里之行要始于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业级操作系统。无论是行业龙头的“灯塔标杆”打造,还是通过产业链协同,让产业链上的企业都拥有数字化的能力,不同情况与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为提供更优秀的工业级操作系统,树根互联不断前行。



在底层,树根互联不断下探技术与工业结合的深度,例如投入AI、5G、工业区块链等技术应用的研究。同时,不断夯实横跨连接、数据和应用层的整个根与土壤的厚度(即平台厚度),让环境更加“肥沃”。正如苹果的iOS系统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牢牢控制着消费互联网一样,谁提供了最好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并构建了有丰富应用的生态圈,谁就拥有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主动权。同时,在生态与应用的蓬勃发展下,良好的生态又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反哺跨企业、产业链的协同应用场景,促使新模式、新物种的诞生,让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世纪疫情的到来,犹如巨石崩裂,有人看见恐惧,有人看见了“光”。以树根互联根云平台为代表的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让我们看到,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正逐渐被市场所接受与验证。2021年将是中国制造业求变的一年,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将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帮助中国制造业解决前所未有的问题,希望中国制造产业生态中的所有企业,都能在通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上见到“光”。


版权声明:“物联网智库”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科技/研究/投资类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或由于二次转载标错了转载来源,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微信Sun_moon_salvation



往期精选

侮辱性极强!特朗普遭全网封禁后

欲拥抱TikTok,但TikTok……

拼多多被接连砍刀!曝“天才黑客”

疑因拒绝黑客攻击被pdd辞退......

刚刚,《2021中国AIoT产业

全景图谱报告》重磅发布!

实在!小米11从里到外堪称完美,

别骂雷军,送充电器也3999!

特朗普最后的疯狂!“实体清单”

再拉黑中国77个实体......

刚刚,华为鸿蒙OS手机版正式

发布!明年覆盖1亿设备......




浏览 2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