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这款名叫 NGL 的 App 突然火了?
最近国外有一款很火的产品名叫 NGL,曾一度霸榜 App Store 第一,在 Instagram、Twitter、Tiktok 上的热度非常高。
NGL 是 Not Gonna Lie 的缩写,意思是不会说谎,而这款产品的定位就是一个匿名的社交工具。
上一次出现这种热度的产品还是 Clubhouse,不过不出所料最终还是凉凉了。对于 NGL 来说,无非也是新瓶装旧酒。
那么,这究竟是一款有着什么样特点的产品呢?
NGL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重度寄生于 Instagram 这样的成熟社交平台,而它自己提供的就是一个匿名问答的工具。
我们都知道,类似 IG(Instagram)这样的产品都是有「身份」的,用户可以不用自己的真实头像和名字,但对外依旧是有身份的。
对于自己的好友来说,这相当于还是一个基于真实身份的社交产品。
而 NGL 就是在这种真实身份之上蒙上一块布,让用户可以借助 NGL 发布一些内容,而看到内容的人可以实现匿名回答。
说一个场景。
假设我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个链接或一个二维码,内容是收集大家如何评价我的缺点,点击或扫码进去的人能实现匿名回答,我收到答案后也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这么一来,我多了一种好奇的期待,而回答的人也可以不用顾虑什么。
这种半遮面的体验给用户带来了一种新鲜感,满足的是窥探与好奇的心理。
没错,如此火爆的 NGL 其实就是做的类似这么一件事。
在使用流程上,NGL 的操作也很简单。它不需要注册和登录,进入产品后你只需要输入自己的 Instagram 名称就可以。
接下来,产品会给你生成一个专属链接和一个分享截图。你要做的,就是先复制这个链接,然后再保存分享截图。
然后,进入 IG 选择发布内容,粘贴你刚刚复制的链接并上传保存的截图,点击发布。
发布成功后,其他用户就能看到你的匿名问答入口了。
当有人点击链接回答了你的提问后,你会在 NGL 的 App 内收到提示信息并看到回答内容,但你并不知道对方是谁。
从产品的设计上,NGL 是非常简单的,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匿名链接生成和消息接收工具。
一定有人会好奇,这样的寄生产品是如何盈利的?
互联网产品有三大盈利模式,分别是广告、电商和增值服务。结合 NGL 的特点,他们选择的是增值服务这种模式。
逻辑其实很简单。
正常情况下,你在 NGL 收到信息后是不知道对方是谁的。可是,如果你想知道对方是谁,NGL 也为你提供了增值选项。
你只需要支付 9.99 美元/周 的费用,产品就会为你解锁匿名者的身份。
当然,这种身份并非直接暴露对方具体是谁,而是会提供对方的一些属性特征让你更大概率去猜测,比如性别、所在位置、手机型号等等。
有了这些线索,你就能离答案更进一步,但依旧需要你去琢磨和猜测,这无疑增加了趣味性,有一种破案的感觉。
对于匿名社交产品这个细分品类,其实以前就存在很多先驱者。之所以说先驱者,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挂了。
对于匿名社交产品来说有两个硬伤,一个是新鲜感的不可持续性,另一个就是对内容的不可控性。
首先,很多人用这种产品无非是追一把时髦,等新鲜感过去了,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就会急剧衰减。这一点,和很多工具型产品是类似的,比如换脸 App 们。
其次,因为匿名的特性,导致内容生产者更加放肆,暴力、恐吓、威胁之类的言论容易泛滥,进而对真实的人产生攻击。曾经有一款匿名社交产品就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导致了青少年因网暴而自杀的事件。
这种对内容的不可控性,是匿名社交产品天然的短板。
虽然 NGL 也在通过一些机制解决这个问题,比如 AI 语义识别,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算法。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去屏蔽一些劣质内容,把关卡设在内容源头。但是,因为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即便有技术和算法加持,但依旧存在漏洞。
所以,对于 NGL 这类容易积聚负能量的产品来说,对人的不可控性才是最大的挑战。
至于为什么 NGL 突然火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利用了人性和社交网络的裂变能力。
不可否认,类似这样的产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火一次,然后就凉凉,接着再火。
因为,用户的兴趣阈值是阶段性可调的,一轮新鲜感过去,又换一轮新的。但是,产品的本质没变,注定这样的产品不会长久。
对于 NGL 这类重度寄生于成熟社交平台的产品来说,也注定只是一个插件式的存在,难成气候。
如果一款产品无法创造正向的用户价值,那基本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 唐韧出品 ·················
总有一种感觉,NGL 是不是从国内吸取的灵感,因为这样的玩法在国内早就存在。微信内各种匿名问答小程序就是典型的例子。
都说时尚是一个圈,有轮回。其实,产品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