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

共 2871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2-08-01 01:35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以杨华为首的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关东的北大荒去垦荒。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是在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


说实话,回顾这段历史,有太多前因后果不能说,所以这里只是回顾总计一下当时一些原因;


到1970年底,约有540万青年人被转送到农村,大部分人去祖籍农村落户,但也经常被安置到偏远和边疆地区(为什么是这些地区,后面会说明为啥主要会是这些地区);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的在过程中的影响导致的;


期间因为后来限制了红卫兵,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大规模‘上山下乡’,


那为什么限制红卫兵?(补注:这里说的红卫兵是因为他们是主要的上山下乡的人,以及引起大规模上山下乡的原因)


最直接的导火索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在北京,清华大学对立的双方(保守派与激进派,互相对立的派别,一派攻击党的机构,另一派保护党的机构)以校内建筑物为工事保护自己(补注:因胜利而得意洋洋的红卫兵陷入内讧,发生武斗,中国的许多城市成为武装冲突的战场时),他们在大楼前面设置水泥路障和铁丝网,而且用弩机向仇敌发射砖块。正是清华大学的武斗引起了对群众运动的最后镇压和解散红卫兵。


1968年7月底,毛命令保卫党中央领导人的精锐保安部队——8341部队,与北京一个针织厂和印刷厂的工人一起进驻清华。几天后,7月28日夜,毛接见了清华和北大的学生领袖。听到蒯大富抱怨:有一只“黑手”把工人派到学校来镇压红卫兵,毛说:“黑手仍没抓住,黑手不是别人正是我。”毛对红卫兵搞武斗,而不把握“文化大革命”的大方向表示不满:


另外压制红卫兵的理由还有就是:“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权应该掌握在“工人阶级”手中,而不是在学生手里。1968年8月中旬,毛发布指示,宣布“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几周后,他命令,与“解放军战士”配合的“工人群众”应领导“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紧跟着1968年8月底,姚文元(姚文元曾写过论海瑞的文章,发起了“文化大革命”。)又写了一篇文章,该文实质上突然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阶段。姚的题为《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文章,严厉批评过激的群众运动。


文章说,红卫兵运动的无政府主义和宗派主义是由于参与者的“小资产阶级”观点。姚表示:“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学生、知识分子不能完成教育战线的斗、批、改,及其他一系列任务,必须有工人、解放军参加,必须有工人阶级的坚强领导。”由于实行这样的领导,遗留的群众组织被解散,红卫兵的报纸和期刊都停止发行。


到年底,在遣散红卫兵组织的同时,开始了数百万年轻人的上山下乡运动。接着1968年12月,毛又发出了一个指示,认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到1970年底,约有540万青年人被转送到农村。大部分人去祖籍农村落户,但也经常被安置到偏远和边疆地区。很少有人对自己还能返城回家抱任何希望。所以就开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一直到1970年代末,几乎所有人都回到他们的家中,但是,大多数人无法完成教育这一事实意味着他们的职业道路和生活机遇变得更糟了;


这些’上山下乡‘各人幻想破灭的后果也不相同。对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是中国所谓“失落的一代”,其后果是政治上的愤世嫉俗、工作中的消极被动和缺乏创造性以及不断增加的物质主义和对财富的渴望。人们普遍认为,70年代后期犯罪和反社会活动的增多要归因于年轻人中间的这种信任危机以及与之相结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法制的松弛。对其他人,尤其是那些1966年前受过一些大学教育的人来说,在农村的时光提供了读书、思考和讨论国家前途的机会。以后,这些原红卫兵中有许多人构成一群较年轻的知识分子,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他们帮助制定后毛泽东时代经济改革的总体纲领和具体政策。


还有一个原因要说呢,跟从中苏决裂后,中苏边界问题有关;


这里从说一下关键的事件的影响说起:

1968年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干涉引起了中国领导人对苏联沿中国边界集结军事力量的恐慌(补注:苏联人用勃列日涅夫主义为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进行辩护,该主义主张苏联可以推翻任何一个它不同意的共产党政府。中国领导人面临着在新的环境里如何实现国家安全的问题),并促成了次年初中国军队乘苏联人不备对珍宝岛的袭击。


生活在边界附近的是少数民族,他们与苏联一侧的居民有血缘关系。他们(如新疆的哈萨克族)试图与对方重新合并。中国的战略和军队的部署情况是:主力部队留在后方保卫重要城市(如北京等)和军事基地(如罗布泊和双城子的核武器和导弹发射基地等);向边境地区迁徙大量汉人以监视和压制少数民族,这些汉人同时又是阻挡苏军进攻的准军事人员。他们通过散布各地的农业移民,形成了一道抗击侵略者的长城;一旦苏军入侵中国,军队和人民(大部分是公社社员)将联合起来,利用正规防御战术和游击战术(即“人民战争”)来抵御俄国人。随着移民活动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军队可能推进到了距中苏边界更近的地方。与此同时,边防部队增加了具有挑衅意味的巡逻和监视活动,这也许是为了预防入侵或对苏联可能的进攻给予警告。


派大批城市青年前往北方和西部各省,补充新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强化民兵组织(所以有了为什么前文说的知识青年经常被安置到偏远和边疆地区),开始进行应急性的民防活动,其中包括众所周知的在各大城市大挖防空洞的活动,对省界划分作出一系列的行政调整——包括把内蒙古的很大一部分划归邻近各省(据说是为了军事需要)。到1974年,这些变化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1969—1976年军事力量的不平衡。


当然也跟当时实际的经济情况由关系,中国的工业基础是来自苏联,1960年前后中苏决裂,工业发展有很多问题和瓶颈导致的,苏联撤技术、专家,国内是一片“大炼钢”等运动,导致严重违背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规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导致城市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青年的学习和就业;只能把他们下放的农村这个蓄水池去;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那么多人去农村,到底该去谁家?就是因为有了之前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为基础,是这样的单位和组织中,所以才能接受这么多上山下乡的青年;安排在公社中,不能具体安排到谁家的形式这个基础才可以有上山下乡接受保障;


以上就是主要的历史原因做下简单的回顾梳理,可能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原因,毕竟很多当时的政策文件、以及其什么原因资料不可能公布,仅以一些可以看到的资料做下回顾梳理和总结;

浏览 1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