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内容并非原创,摘录于多篇优质内容,每段均标有内容来源。
1)当下品牌面临的营销问题是,流量费用抬升。首先是用户复购和老带新的效率低。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其次是品牌旗下多品类产品没有更好地承接客流。产品力打造的另一个角度,其实是产品定位。产品力的成功,其实也宣告了品牌力塑造的成功。它完全符合USP理论,向用户说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
2)消费品生意与互联网生意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无法实现互联网上的网络效应,无法赢家通吃,所以那种打补贴战、烧钱抢份额的玩法,在这里没有用。互联网是单点破局发展长板的逻辑,抓住自己的长板把它做到行业最好,那么你就有胜出的机会。而消费品是真正的生意,它尽管要求在产品上有差异化的长板,但这依旧是一个遵循短板理论的行业。这个行业其实有一条无形的标杆横在品牌头上,要求品牌每一项都超过标杆,补足短板。
1)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社会行为,消费贯穿人类文明始终。人们对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的选择,是消费行为的基本内容。正如王宁所言,“消费选择的范围和自由度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在生产中心的“匮乏社会”,消费从属于并依附于生产,生产决定了消费的种类与形式,因而消费选择极其受限甚至是无从选择。马克思指出,“生产生产着消费,一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二是由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三是由于生产通过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2)随着消费社会的日臻成熟,权力、地位、声望等珍贵资源已非人们进行符号消费的唯一动力,奢侈品也不再是人们满足悦己需求的不二选择。在个性化探索和“过分自我指向”的语境下,鲍德里亚认为大众消费已经明显转向:它不再是物品功能的使用或拥有,也不再是个人或团体赋予权威、名誉的简单功能,而是沟通和交换的系统,是被持续发送、接收并重新创造的符号编码,即消费是类似于语言的差异性符码之间的交流过程。冈本庆一也认为,人们从前占有的商品大多是有关身份、地位等家族讯息的表征;如今在饱和社会中,受个人主义影响,商品更多是关于感性体验、理想人格等个人讯息的传达。总之,在持续的符码交流中,消费者因为占有某种符号、参与编码过程而获得其所代表的地位认同,然而,符号编码过程也将浑然不知的个体裹挟和操纵其中。3)资本借助网络媒介将消费者的日常惯习和社交圈子作为营销对象,将消费逻辑深深植入个体的生活世界,引诱Z世代将其情感需求投射到物质消费中,物成为个体生活的中心和人际联结的纽带,但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却日渐弱化。过去人们因脾性相适、三观相投、彼此欣赏选择成为朋友,如今“能否为友”却用消费品的一致性加以衡量。在“你有,我有,我们便是好朋友”的语境下,不仅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且浮于表面,消费者也已然成为物的奴役,丧失人的尊严。
此外,在对物品的符号消费及大众传媒的展示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友谊正慢慢转化为疏离做作的“表演者—观众”关系;心与心的真诚连接与互通也被电子屏幕迸出的虚伪点赞与浮夸吹捧所取代。1)Maucher平衡长期与短期。Maucher推崇一种兼具长期思考和短期快速反应的决策方式。对于公司价值观、使命和承诺这些东西,必须长期坚持。但是对于技术、消费者趋势洞察等,公司需要随时保持警觉,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2)从"有营养“到”健康有益”。Brabeck推动了雀巢的定位从有营养(alimentary)到健康有益的转变,人们需要一个平衡的膳食,而不是使用一些有营养的食物。“雀巢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在推广一种健康的食品选择”,这也成为了雀巢想呈现给外部形象。3)Whenever,Wherever,However。学习了可口可乐的哲学后,雀巢觉得产品让消费者触手可及是塑造品牌必要条件之一,“酒香也怕巷子深”,Brabeck认为好的产品也需要让消费者触手可及。最开始是产品的包装,要符合消费者需求。比如在德国一款雀巢咖啡,消费者喜欢在户外饮用,便携小包装就比较好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畅饮的需求。此外,针对有些市场有多级经销商层层获利的情况,雀巢开始建立直销渠道,将商品直接分发到第一线零售渠道,减少中间成本,让消费者最低价格享受好服务。4)设置地区主要考虑还是“因地制宜”,更多针对本地需求制定销售措施,为销售目标负责(雀巢在欧洲销售4000种产品,只有40-50种是在全欧洲地区销售的,这里面就有KitKat等全球畅销产品,说明食品本土化属性之强)。
全球化研发和本土化经营策略是雀巢的核心战略,这一战略核心优势是兼容自上而下(中台化能力如产品研发),自下而上(如基于市场策略做出最优解),从而真正实现全球化目标。
例如,在欧洲雀巢发现欧洲消费者越来越对保健食品感兴趣,并且由于家庭越来越小(50%以上家庭只有1个人),消费者习惯也持续改变。
中国的软件业发展了20多年,为什么始终发展不起来?一大关键是因为使用非常低频。比如一个企业服务软件,企业一个月可能就用一到两次,下次要用时甚至都忘记了要怎么使用。老板作为企业决策者,感知度很差,觉得软件没有价值,只感觉偶尔有一点影响。此外,中国2B企业存在一个特点,项目制。所有的2B企业都是在做项目,交付和维护让整个周期变得非常长。早期营收几十万到上千万发展非常快,但到了一个亿,会发现各种管理问题、销售问题、交付问题,甚至是客户定制问题就出现了。企业只能不停堆人,导致管理成本越来越大,限制了企业本身的发展。一方面,从客户角度,软件服务不够,感知度差。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企业又已经被现有的服务成本拖得叫苦不迭,无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这一对基本矛盾,就是导致中国2B 企业市场规模一直无法突破天花板的核心原因。第一,以高频带低频。中国现在有接近1000万的信息化人才,不缺乏创新能力的人,但现存问题是,做了软件以后没人用。钉钉通过水平创新,开发了“酷应用”,不需跳转就可以直接在同一个页面打开各种SaaS软件,用高频的IM、审批、智能人事等,来带动低频软件的渗透。
第二,降低信任成本。中国只有大企业才买软件。中小企业其实有需要,但他们就是不买。原因一是贵,二是中小企业使用软件的成本非常高,信任一个服务商的代价非常大。信任成本居高不下,根源在于交付定制化的问题。客户想稍微改一改软件,但软件厂商不响应。两三次下来,口碑就不好了。钉钉希望解决成本问题和信任问题,让SaaS软件能够被中小企业更低成本的接受。钉钉鼓励SaaS企业给客户用低代码做定制化,用低代码来扩展企业交付过程中的定制化。第三,解决销售服务。中国的企业使用软件,有极高的学习成本。叶军经常听到客户跟自己抱怨,钉钉很难用,要培训以后才能用。“中国的企业连钉钉都要培训才能用,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大家使用一个ERP、CRM等更复杂的软件,需不需要培训?”叶军说。需要服务的不光是培训,还有定制、修改、维护新功能等多个环节。事实上,销售服务将贯穿企业客户整个使用过程的所有环节。2)阿里两年前提出的“云钉一体”战略,终于在业务层扎实落地。阿里云作为超级计算机,提供强大算力;钉钉作为操作系统,提供所有软件的生长土壤,在上面长出繁荣的软件生态,为所有需要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满足他们多样性需求的精确服务。
未来5到10年,钉钉将会深入各行业,做大量的行业化解决方案,包括教育、政务、医疗、金融、零售、贸易、批发、物流等领域。目前钉钉的行业解决方案已经跑在了市场最前列,但仍然非常浅,没有进入到行业深层次的客户问题上。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同时,随着产业链不断革新,钉钉将做越来越多的企业间的连接。现在钉钉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协同,从消费者端的产品,到原材料,到集成商,到最初的生产商、配件商,整个产业链都在钉钉上。未来,一个采购员跟另一个企业的采购员在钉钉上,可以完成业务流的交互,实现两个系统之间对接。1、决定社区成败的三个要素
有效的内容数量多,对社区有正向价值。因此,具备产能是做好社区的前提之一。
产能是指生产内容的能力,包括频率和质量。频率当然是越高越好,但也会受到内容形态和质量的制约。质量的定义更复杂,必须要有标准。这个标准是主要受益方给出的,也就是说「高质量」的「高」是符合受益方的标准,满足受益方的诉求。所以,好内容肯定不是狭义的制作精美的内容,制作精美或成本高低与否,不是衡量内容好坏的核心标准。
社区的每一步成长,都依赖于前一步的基础。前一步的状态和规则,就是后一步的前提。
正是这个原因,种子用户对社区是有决定性的价值。这个社区大楼成长的地基,就是这个房间最初的那几个人,他们是读书看报,还是唱歌跳舞,越来越多的后来者会效仿和跟随,就会对之后事情的发展有导向性影响。
不认同种子用户的后来者,只会选择离开或者被赶走。他们不会试图改变什么,也没有能力做到。
社区的头部效应和中心化的发展趋势,都会让种子用户们越来越强。
内容质量是指制作成本和标准要求。成本和标准越高,社交价值越低;反之同理。从注意力分配上说,如果内容质量很高,用户注意力不由会在内容本身,就会忽视内容生产者或互动者这些人。比如优爱腾的版权类长视频内容,互动数量就远小于短视频或文字。对于人和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促进,就更不存在了。就是因为内容足够重,用户注意力都在内容本身,没办法注意其他元素。从社交压力上说,制作成本高、精美和重的内容,给用户的社交压力更大,好比进入到装修豪华整洁的房间,人也会变得拘束起来。一定要选择有社交价值的内容,社区才能建起来。或者,至少大比例是这类内容。
运营的本质就是人工干预,干预的重要手段就是立标杆,起到导向作用。
通过内容分发或者社区推荐位,给标杆内容强曝光,表明社区的态度。之后被强曝光的内容类型,就会起到导向作用,由上而下带动内容类型的变化。
杨瀚清对于“用户增长”的定义是:以始为终,利用一切资源让更多用户更高频地使用核心产品功能。这里有一个核心要点,“用户增长”是围绕着让用户用上核心产品功能来进行的,而不是单纯的拉新和促活。不过度强调拉新,而更关注用户有没有产生HVA( High Value Action高价值行为),以及用户LTV(Live Time Value生命周期价值)是否是健康的,这种评价的标准实际上是对“用户增长”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原因,现在互联网进入存量市场、流量越来越贵的阶段,靠大粗大式的买广告、买流量、CPM/CPT的方式成本变高、效果无法准确评价,盲目买流量反而会打乱产品的生命周期。
“用户增长”的目标是提升用户的HVA,不过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HVA可能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者发生变化。
做用户增长和选择公司战略有点类似,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做,而是到底应该把优先的资源投在哪些地方,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确定当前阶段的业务的战略目标。如果业务的战略目标是不清晰的,用户增长的目标就只能被设定为“提升注册用户数”、“提升MAU”这种模糊的万金油的指标。我自己的体会是,如果只制定这样的万金油目标,而不对HAV进行评价,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浪费、虚假繁荣、掩盖对产品核心功能验证。
这里的阶段性目标和增长黑客里的“北极星指标”基本是一致的,例如:网易云音乐的制作歌单数、ofo的骑行订单数、知乎的提问/回答数…激活的核心是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的价值点,比如抖音核心是让用看视频,用户只要打开app就实现了,所以登陆app就算活跃;比如Keep,核心价值让用户训练,需要体验一次健身课程才算,只是打开产品是不能算的。1)可以列出我们认为的关键行为,并通过数据,找到这个行为与留存的关系。比如,音乐APP关键行为可能是,登陆、听首歌等。比如有登陆行为用户,平均留存5%;有听首歌行为用户留存10%。听一首歌或许是那个更关键的行为。(原理就是用户已经验证成果,找到行为与数据挂钩的点,提炼出来并复用到其他用户身上)2)我们也可以根据用户访谈,听听用户声音,看他们反馈的关键行为是什么?期待产品给予什么价值?这里就要用到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产生不同次数的关键行为,对留存影响的临界点。比如对于内容型产品,看内容10条内容,比看5条内容留存要高5%的点,同时15条内容比10条内容仅高出1%点。这个时候,选择看10条内容作为关键行为次数,是非常适合的点。为了让用户达到Aha时刻,引导和助力让用户去完成对应行为。用户的每一步动作,都需要平衡动力和门槛。同时,在过程中要观察用户激动指数,适当的去“点燃”,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繁琐注册页面上,用户激动指数在下降时候,这时候一般会提示,距离成功仅剩XXX步,或者已经有XXX人完成了注册,等相关激励文案。激活就是找到关键行为,并把用户引导到关键行为上去。QQ 音乐一直把自己当播放器来做,核心是音乐内容消费,而网易云定位是音乐社区,核心是情感陪伴。所以歌单总结这种类型的活动,网易云一定是最积极且效果最好的,网易云的出发点是加强用户的情感共鸣,继而增强对平台的陪伴感的印象。这也是网易云最早推评论的原因,之前音乐产品的评论都不温不火,因为都是当工具来用,场景定位于对音乐本身的评论。网易云将音乐定位成“记忆碎片“,而评论的场景是“由记忆碎片唤起的情感共鸣“,这样评论一下就火起来了。音乐评论是小众需求,情感共鸣是大众需求。从主流用户的需求来看,音乐是一种陪伴属性,毕竟狂热粉丝只是少数。而对网易云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音乐的陪伴和播放器的陪伴绑定在一起“,其中核心做法就是通过用户评论和用户歌单这种带有情感链接的形式来绑定音乐。回到歌单总结,其实也是在强化这个概念,让用户在音乐中的情感共鸣和播放器结合在一起。有个行为强化理论,叫「斯金纳箱」。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操作和反馈来强化行为。这里的「操作」就是王者里面的一局比赛,反馈就是你的胜利、MVP、超神、失败、掉线等等,通过不断的循环,强化了你玩王者的感受。其中最容易强化并成瘾的就是变比率式强化,即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变化的,不可预测的。你是否试过 7 连胜,然后 6 连败?连胜之后,是不是更想继续赢,连败之后是否又想赢回来?大家的胜率是否都趋向于 50%?因为实验证明,多巴胺的释放量与这个比例的关系是:【 50% > (25% or 75%)> 100% 】。来源:《深入理解:推荐系统中的召回与排序(一)》,寻迹任意门:https://www.woshipm.com/data-analysis/4542994.html1)自有属性,包括基础属性(性别、男女)、社会属性(职业、教育、消费)一般是物品的自有属性,例如商品的自有属性,分类、型号、标签;内容的分类、标签、长度、关键词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统计类数据:点击率、点赞数等。推荐行为产生的场景信息,时间(早中晚、节假日)和地点(基于LBS),还有些天气等等。一个庞大的、集海量物品为一体的“大仓库”。以电商为例,商品集可能是几十万量级甚至是百万量级。此外,推荐系统的上限,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候选集的数量。换句话说,候选集的数量决定了推荐系统的天花板。理想情况下,除去计算承受能力和计算速度的约束,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略过召回层,直接对百万量级的商品进行排序,然后反馈给用户。但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召回层的意义在于缩小对商品的计算范围,将用户感兴趣的商品从百万量级的商品中进行粗选,通过简单的模型和算法将百万量级缩小至几百甚至几十量级。这样用户才能有机会在毫秒的延迟下,得到迅速的商品反馈。召回层的特点是:数据量大、速度响应快、模型简单、特征较少。排序层的目的是得到精确的排序结果,也是推荐系统产生效果的重点,更是深度学习等应用的核心。从召回层召回的几百个物品,进行精准排序,根据规则对每个商品赋予不同的得分,由高至低来排序。由于精确度的要求,排序层的模型一般比较复杂,所需要的特征会更多。排序层的特点是:数据量少、排序精准、模型复杂、特征较多。重排序层也可以称之为业务排序层,这一环连接着排序层和即将给用户展示的推荐列表。物品在排序层排好序之后,不一定完全符合业务要求和用户体验,有时我们还需要兼顾结果的多样性、流行度、新鲜度等指标,以及结果是否符合当前产品发展阶段某些流量的倾斜策略等,实施特定的业务策略,来对当前已经排好序的物品进行再次排序。比如物品的提权、打散、隔离、强插等。举个实际的例子,一个内容平台,假设有A、B、C三类内容,我们不想让A类型的内容连续出现3次以上,就需要加一些干扰规则,将A类内容进行打散处理,使得用户最终看到的推荐列表是符合业务上的预期的。1)为何现代人会感觉到自己像个工具人一样,被工具化的感受缘何?资本积累的目的是达到人生意义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在今天这个被人遗忘了。(源自马克思 · 韦伯的工具理性概念)工具理性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一个链条,做事情是一个「手段」,手段和一定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自我的意义。但倘若禁止思考和沟通,人们就会被异化,无法知道在链条中的位置和意义。•能产生即时快感的工作,要么是每天更换新的类型,要么是直接看到意义反馈。但这都不是常态。•大的事情和好的事情,都是不断重复的。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深入,和他人的事情不断地链接,最终汇聚成大事。•人因为依赖了大量工具,导致人和人之间联系就少了,自我意识就逐渐强大起来。•人一天到晚生活在自己的大脑和心理空间,就需要更多的意义,但缺少联系会让自我成为一个情绪的核弹。•但自己在工作中又是极其渺小的,所以感受会比之前工业革命时代的异化是不同的。是巨大的自我和渺小的意义之间的冲突。•重要的还是要从个人的心理空间退出来,去和别人建立联系。关心别人、看到别人、对别人感兴趣。•能主动重复的前提必然是,能对这个事情不断深挖,以及知道其意义。•和他人紧密合作的也是,能感受到其他人的反馈,获得意义。•能即时感到意义的工作并不多,但现在的社会风气在倡导这种即时文化。意义必须在实践当中生长出来,意义也必须在自己和他人的相处中才能浮现出来。《力量从哪里来》,李一诺
→我害怕的这件事,为什么对我重要?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如果没那么重要,那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我更深层的恐惧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没有直接回答你的问题,然而经由这些问题,我们才会慢慢接近困境的本质,而所有困境的本质,都是我们内心底层的某种恐惧和不自洽。从错位到自洽,正是通往真正的人生幸福的道路。走这条路需要的是一遍一遍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2、面对困境
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诚实面对自己感受到的困难,不管别人怎么看,对自己来说如果是挑战,就从接受自己的“不会”“不能”“不行”开始,不要试图装作云淡风轻。一旦我们直面问题,应对挑战就不难。有方向、有努力,战胜困难就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诚实是面对困境的真正“捷径”。
3、自我接纳
1)其实人只有两种底层的情绪:爱和恐惧。我们的很多负面情绪,如愤怒、烦躁、焦虑,都是恐惧的化身。爱和恐惧不能在同一时间共存,我们的内心被恐惧占据的时候,就体会不到爱,看不到当下,看不到事情本来的样子。我们关于“应该”的想法就是这些恐惧的外展。
2)其实自卑也好,自负也好,根本上是同一个问题,是自我迷失。你没有了根基,一会儿和这个比,一会儿又和那个比,对自己的定义根据外界的东西变化,两个定义又互相矛盾,所以你会迷失。我们产生的很多纠结、困扰都与此有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回到自我发现。3)其实人生的终极命题,无外乎成为一个完整、自洽的“我”。4)人生赢家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赢谁呢?如果向外求,那你永远不会赢。5)我们在教育里一直灌输的理念就是什么都有一个客观标准,世界处处是标尺,我们要经常去量一量,看看我们在哪里。但这把标尺在哪里呢?我们一般以为在领导手里,在权威人士手里,在机构手里。哪怕这个人或机构并不存在,我们也习惯性地认为有一些个人和机构在做标尺。之所以会这样想,深层的心态是把评判自己的权利拱手让给别人。我们为什么这么在意外界的评判?其实讲到底是对自己不接纳,所以希望通过别人的接纳来证明自己还不错。但是“向外部寻求认可”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即使一些人接纳了你,还会有一些人不接纳,你不可能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好的。去追求所有人的认可,既不可能做到,更不可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成长。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从外界认可带来自信过渡到内生的自我接纳和自信心。6)我们耳熟能详的严于律己似乎是美德,但当它不是内生而是外加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对内的矛头——对自己格外苛刻,充满了自我评判、自我攻击和自我霸凌,这都是内在的暴力。我们很多人都带着这个杀伤力很高的武器,矛头对内地生活。这个武器很锋利,也很笨重。要想摆脱它,就需要睁开眼睛往内看,看到这个对内的矛头扎着自己,看到伤口,把它拔出来,才能开始自我修复和疗愈的道路。
自我评判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如果我没有做到什么样子,没有满足什么样的期待,就不会被接纳、不会被爱。我们认为伤害自己的是外面的人和事,但其实所有的伤害都是通过内在自我才起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发生,有人完全没受影响,有人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和伤害。所以最难面对的,是我们这个内在的施暴者。我发现我们感受到的所有外在,包括环境,人际关系里的焦虑、不满、不和谐,其实都和我们的内在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的内在没有和解的部分,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在外在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上体现。
敞开和防御状态最大的不同,就是承认有些事我不懂、不知道、没想明白。能做到听的前提,是“敞开”的状态。我们总在不停地输出观点,其实内心底层的状态常常不是防御就是攻击,是证明“我懂、我对”的状态。说的状态往往是防御性的,是证明“我行”的状态,非常以自我为中心,其实也带有隐形的进攻性。因此,别人只能挑战你:你表现得这么厉害,那我就试试你到底有多厉害。在“人”的层面,“敞开”才可能有联结,有联结才可能有信任,有信任才可能有“事”的层面的变化。承认“我也不知道”,再进一步敞开,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痛苦和纠结与对方产生联结。其实,当我们分享自己“弱”和“不堪”的体验时,就是给对方一个张开双臂的邀请,对方会意识到他也可以对你这么做。事情的层面才能往更深处推进。
1)我们在做选择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这个选择会不会扩大视野,加深认知,如果是,就选择这条路。明确了这条内在的隐形道路,我们就知道外在的快和慢其实都是暂时的。
2)很多人会迷失在忙碌里,觉得自己出了苦力,就会有回报。真正优秀的人,是不停地深入思考的人。相比身体的忙碌,更重要的是勤于思考。对重要的问题,早思考、早讨论,早在核心假设和核心问题上形成观点。这时候花1个小时,比后来走错方向之后花10个小时应对都有效。
3)生活的原则就是一切都从自己的当下出发。生活就是由一个一个当下的觉知和回应连起来的。你每次感到焦虑、无助的时候,提醒自己,放下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认真地做当下能做的最好的选择,未来就会是它最好的样子。如果是我们自己做出选择并全情投入,它就可以是最好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并不取决于“路”,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投入和态度。
5)如果没有过去,当下的我是谁?这个没有过去的“我”会不会放下很多羁绊,去做不一样的选择?如果这样选择,我们的未来会不会大为不同?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和过去的记忆分离是人生最大的挑战,我们往往活在记忆里,活在故事里,而不是活在当下的现实里。当我们和记忆分离,进入当下时,我们就开启了无限创造的可能。
1)大脑也是人体器官,大脑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消耗大量血液来提供氧气和能量。
但是在睡觉的时候,大脑停止思考,那是不需要过多血液充斥大脑的,取而代之的是脑脊液。但如果你思考问题,大脑会进入高度兴奋状态,会调动人体大量的血液聚集大脑。血液越多,大脑越兴奋,你就越难入睡。
此时,你就失眠了。
2)如果你想入睡,就要强行打断自己大脑的工作,强迫他们不去想那些令人兴奋的事情。所谓数羊法,强迫你的大脑一只只的数羊,用这种枯燥的行为降低大脑兴奋度,就是这个原理。
3)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做运动。以肌肉举例,肌肉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大量血液来提供氧气和能量。所以,人在运动的时候只能运动,不可能做其他事。
我举个例子,你在安静的时候,可以思考单位的事情,可以在大脑中推演数学方程,可以想很多很多事情。
但你如果去跑步,那你的大脑就处于停滞状态,只能思考极为简单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逻辑推演都无法进行。
如果我在床上胡思乱想从而进入了失眠状态,那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血液从大脑里逼出来。
这个时候,做俯卧撑,20个俯卧撑足以让大脑进入短暂的空白状态,然后就可以休息了,自己还可以趁机完成本周的锻炼指标。
这个锻炼强度很低,但很有用,纯粹是为了转移血液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