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及思考

极客挖掘机

共 301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2-09 12:30


作者 | 张行

来源 | 中汽中心、燃云汽车

备注:本文分为两部分:①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及思考;②标准化的新思维与新趋势。


第一部分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及思考



第二部分 标准化的新思维与新趋势


一、标准的本质约束揭示了标准和标准化的广义性

标准化界和标准化工作者需要认识标准的本质。标准的本质是约束。首先,这种约束是人为的约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们为了建立某种秩序和效益而建立的。其次,这种约束是有利于发展的约束,如果不利于发展,这种约束就没有必要建立了,已经建立的也应该废止。第三,这种约束是取得效益的约束,包括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没有任何效益,这种约束有什么用呢?第四,这种约束是具有特定方法的约束,如简化(包括系列化、通用化)、统一化、组合化(模块化),程序化、综合标准化等,当然这种约束也具有自己的表现形式。

标准化是这种约束的实施过程。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问题是重编制轻实施,使这种约束常常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标准的约束本质出发,标准化的范畴就不仅限于经济领域或技术领域,而是涉及“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标准化的本质“约束”揭示了标准化的广义性,即“大标准化”。

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将充分发挥市场引领作用

当前标准化工作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标准化改革不断推进。第一,标准化改革的内涵和亮点体现在将标准分为两类:政府主导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第二,市场主导的标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以自我声明的形式发布,也就是企业自主根据顾客和市场需求来制定和实施标准。企业标准最接近市场,最能及时地体现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是各类标准中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标准。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指引下,突显了企业标准在市场引领作用,促进了我国的经济腾飞。团体标准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发挥了专业协会、学会等团体在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积极性,但也需要统筹和明确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关系。国家标准应仅限于安全、环境、资源、基础以及顶层管理标准,特别要关注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差异,结合地域特点的地方标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发展经济和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是当下标准化工作十分活跃的领域。

三、创新与标准化的融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标准和标准化常常都是创新成果的载体,是产品和服务进行产业化的最佳途径,是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成果和实践应用必然的选择。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标准和标准化已经突破了原有的理论和概念,标准和标准化已经不只是发挥技术基础的作用,而是在众多领域里起到了“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是标准和标准化的“基础”和“引领”双重作用。特别是在极具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的行业、产品、服务和项目,在创新过程中常常首先或同时形成标准,或者其成果就是标准。先有标准才有产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企业作为技术、服务和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创新与标准、标准化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标准制定、实施和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因此,标准化改革的落脚点和标准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这是需要牢记的。创新与标准化的融合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效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网络环境下标准和标准化将成为互联互通的关键环节

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通信等迅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相互交往和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无不与网络相联系。网络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以及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互联互通必须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协议以及接口要求,也就是必须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标准作为基础,标准化也就成为互联互通的关键环节。

五、个性化需求将有利于促进标准化的拓展

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的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个性化需求也促进了定制化生产和服务业的兴起,而智能化又使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实现有了无限可能。如马云在一次讲演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把个性化的东西标准化?如何把标准化的东西个性化?”,这两问尖锐地提出了如何看待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关系。实际上,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需求给标准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满足是建立在组件、部件、零件、元器件、标准化工艺、作业以及接口标准化进行组合的基础上的。标准化方法中的组合化(模块化)和综合标准化将在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将有利于促进标准化的拓展。

六、服务业标准化需求旺盛,标准化服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0%。但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标准化需求量大面广,标准化对服务业的提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标准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环境下,标准化服务作为新兴服务业,高科技服务业具有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标准化服务业应以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企业、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为重点,打出一片新天地。

七、国家质量基础整体推进将有力地推动标准化发展

2005年联合国贸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2006年联合国工业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提出了国家质量基础由三大部分组成 —— 计量、标准和合格评定,我国又把合格评定分为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计量是质量评价的基准,标准是质量评价的依据,检验检测是质量评价的手段,认证认可提供了对质量的信任,这四个部分是以质量为中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方法、程序和管理也都需要标准化,而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是依据产品、服务、项目和体系等方面的标准来完成的。因此,国家质量基础的整体推进,无疑将有力地推动标准化事业的发展。

八、标准和标准化为品牌建设筑牢基础

大大谈到“三个转变”之一:“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转变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品牌的内涵是“三品” —— 品质(质量)、品格、品德;品牌的外延是“三精” —— 精育、精营、精评(精心的培育、精诚的营销、精确的评价)。这要求我们充分理解标准是品牌的基础和体现,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的质量是由它们的标准所决定的,需要重视其标准的先进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需要重视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敦实品牌的基础,使之成为品牌的重要标志。产品和服务标准还应随着品牌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地进行修订,使产品和服务品牌及其标准同步推向市场。转变要求中国自主品牌需要具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标准,自主品牌要从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出发,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专利和标准。产品无国界,品牌有归属,质量要保证,标准是基础。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感谢阅读



浏览 3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