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我起来!最新研究:即使60岁,你的脑子也不慢
新智元
共 247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2-02-26 09:28
责编:寇建超
排版:白若冰
来源:学术头条
在既往认知中,大多数人都深信不疑,老年人的反应要比年轻人更迟钝。
大量科学研究也表明,思维速度(大脑思考问题的速度)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也就是说,在各种各样的认知任务和环境中,老年人的思维速度往往比年轻人慢。
而思维速度的差异,只有在约 60 岁之后才会出现。
因此,这一研究挑战了关于年龄与思维速度之间关系的普遍观点。
相关研究论文以「Mental speed is high until age 60 as revealed by analysis of over a million participants」为题,发表在 Nature Human Behaviour 杂志上。
老年人脑子慢?错了
这其实要归因于近几年大多数关于年龄与思维速度相关性的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针对年龄与思维速度关系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是基于将受试者在初级认知任务(比如比较两个字母)中的平均反应时间(RTs),作为信息处理基本速度的衡量标准。
1. 单独使用平均 RTs 并没有利用经验 RT 分布中包含的全部信息,并且忽略了从实验范式中也可以获得的准确性数据。
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只是从单一的结果中得出了结论。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在比较两家餐馆中小龙虾的美味程度时,「这家的龙虾大,所以好吃;那家的龙虾小,所以不好吃」,只关注龙虾大小却忽视了其他影响龙虾味道的因素(比如料理的手段、小龙虾的新鲜程度等等),得出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平均 RTs 远不是纯粹的思维速度测量,而是代表不同认知过程的总和。
例如,速度-准确性的权衡(即反应谨慎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与编码和运动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尽管它们与思维速度无关,但会对平均 RTs 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平均 RTs 反映思维速度的程度还是有待商榷的。
此外,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大多数研究的样本量也都很小,这对于寻求通过更大样本来提高可靠性的个体差异研究尤其成问题。
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将贝叶斯扩散模型(DM)应用于大样本(包括 120 万名 10-80 岁年龄段的参与者),从原始响应时间数据中提取可解释的认知参数。
研究人员发现,思维速度、决策谨慎性和非决策部分(编码和运动反应时间)影响了不同年龄段的平均 RTs。
「三管齐下」,控制你的大脑
首先,是思维速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脑子反应的快慢。
研究显示,人们的思维速度在 60 岁之间保持稳定,从 60 岁左右开始,思维速度呈加速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会一直持续到 80 岁。
所以,直到你 60 岁时,你的思维速度与 20 岁时仍是不相上下的。(所以这就是退休年龄在 60 岁的原因吗?)
其次,是决策谨慎性,决策谨慎性代表了我们做出决定时的谨慎程度,会为做出的决定所带来的后果而考虑。
研究显示,在 10-20 岁年龄段之间,决策谨慎性有所降低,在此之后,直到 65 岁之前,决策谨慎性则呈准线性增长。
这种结果表明,在大学年龄段的人做出反应时最不谨慎,他们更愿意在准确性和速度之间权衡。
此外,在成年早期,决策谨慎性升高的趋势变得明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成年以后,平均 RTs 的快慢开始与年龄增加相关。
最后,是非决策时间,非决策时间,即编码和运动反应所需的时间。
研究显示,非决策时间从 10-15 岁呈减少的趋势,之后呈准线性增加,直到 80 岁。
因此,决策谨慎性和非决策时间的年龄差异与 RTs 发现的模式密切相关,表明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平均 RTs 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局限性
与以往的认知老化研究相比,此次研究具备多个优势,其中最突出的是:
(1)大量样本,允许进行与年龄相关的详细分析;
(2)使用贝叶斯扩散模型,以稳健且有理论依据的方式对决策过程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分解。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必须注意到这项研究的一些局限性」。
其中包括,该研究的数据只来自一种特定类型的决策任务,以及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年龄差异和趋势是否代表了人的内部发展过程(毕竟人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按照既定的模式成长)等等。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但研究人员对此也做出了预期,他们认为,虽然这些分析超出了该论文的研究范围,但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价值。
总之,这项研究颠覆了我们对传统观念的认知,至少在 60 岁之前,我们的脑子都是保持着「年轻」的状态,还是能「转得动」的。
那么,你觉得自己还能再「战」几年呢?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1-0128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