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一些工作思考和摘录

小狐学产品

共 153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8-31

每月思考专栏持续进行,下面是8月的一些工作思考和摘录,希望对你有启发~

01.成长的两条路径
1)向内探索:
认识自我: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
接纳自我:接纳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缺点
超越自我:不跟别人比较,跟过去的自己比较,确定改进的目标和内容,不断超越自我。每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复盘自己有没有比以前厉害一点
2)向外学习:学习别人的方法和经验,努力靠近优秀的人

02.养成项目复盘的习惯
1)每当做完一个项目,数据效果达到预期或超出预期时,都要时刻记住一个道理:不要把太自己当回事。因为绝大多数项目,是借助平台的资源所带来的成功,不是你个人的成功,换作任何人都可能会成功。个人需要关注什么?做项目复盘,知道项目为什么成功,抽象此类项目的方法论,丰富自己的思维框架。方法论例如:找到增长点的方法、衡量项目价值的方法、需求撰写技巧等。

2)同理,每当出现失败案例时,不要太自责,因为换作别人也有可能失败。在笔者从事互金产品以来,失败项目好像比成功项目还多,试错成本挺高。为了不浪费成本,我们需要从项目中总结失败原因,因为不能一直失败下去。失败原因可能有:用户没有需求、项目影响了其他客群、项目影响了其他业务等。

03.视觉CST原则(读书笔记)
为提高产品转化率,产品经理在设计页面时可参考视觉CST原则。CST分别指感知>兴趣>行动,观点来自枯叶老师的新书《产品认知12讲》。
1)感知:指看得到,能理解,能产生共鸣。其中,共鸣元素是最难设计的部分,其设计思路是与"我"相关,只有跟用户相关的元素,才最容易感知。
共鸣元素分三类:身份共鸣,包括性别、年龄、地域等。例如在页面上体现用户所在的地域,可以拉近用户的距离,提升感知;需求共鸣,指借助流量入口隐藏的用户需求信息与用户产生共鸣。例如用户是从某个任务流程入口进来,可以体现上个任务的相关信息;欲望共鸣,借助对人性的理解,激发用户的欲望。比如页面上显示金钱,求知,收集,社交,荣誉,地位等相关的信息。

2)兴趣:用户对某个功能可能“感兴趣”,可能“不感兴趣”,也可能“无感”。产品经理需要做的是用吸引力元素去激发用户的兴趣,减少用户因为不感兴趣或无感导致的流失。吸引力元素设计方法:一是借助用户熟悉的事物,二是借助奖品搭桥,让用户感受到产品价值。

3)行动:核心思路是减少用户思考的时间,思考时间越少,转化效率越高,因为行为具有时效性。三个方法减少用户的思考时间:从众心理(例如页面展示XX人已购买),损失厌恶(例如限时限量,增加紧迫感),互惠心理(预先取之,必先予之。例如赠送优惠券)


04.关于社交和幸福的摘录
1)人的一切社交行为,都拥有两个底层逻辑。
一是人性的本质是动物性,二是人类本身具有群体性。动物性指繁衍后代,基因延续。群体性指相互合作,提高生存概率。也就是人类的社交都是在做两件事,要么在寻找配偶,要么在维系关系。

2)人的很多快乐来自人际关系,来自家人,朋友,同事,社会的需要,为他们创造价值而产生的贡献感。人的很多烦恼也来自人际关系,可能是我干预了别人的课题,也可能是我的课题被干预。

3)幸福与快乐不同:幸福是一种平静的心态,跟欲望无关,是对当下的珍惜与享受。快乐是欲望得到满足而感到愉悦,是短暂的,有起伏的。

4)沟通:沟通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消除信息差。我认为的,跟别人认为的,跟我认为别人认为的可能不一样,所以要做好信息同步与信息对齐。
文章小部分内容摘自于网络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