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止新产品成功

iamsujie

共 185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3-12 05:26

在公司里,如何阻止一款新产品成功?嗯,想必大家都无意间促成过,或见识过几次。

背后的方法要素有哪些,最近发现早就有人研究过了。1962年,Rogers写了一本《创新的扩散》,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一项创新的采用率。如今,这本书已经出到了第五版,很符合我对经典的定义,于是,翻出来,翻译成产品创新的语言,转述分享一下,也是复习一下。

先解释“采用率,是指产品已经上市后,其潜在用户群体接受的程度(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比例)。
尚未面向市场即在内部夭折的失败不在此文讨论范围内,如果对怎么作死感兴趣,可以参考这篇——做卧底,如何不动声色的毁掉对手的产品

于是,采用率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可以从五方面下手:决策类型、传播渠道、互动特征、推广力度、认知属性。

————前四点比较容易理解,先说掉,然后展开说最后一点。
决策类型
即新产品的采用,是用户个人可以自主决策?如大多数2C产品;还是需要一群人讨论达成共识?如家庭换一辆电动汽车;还是由组织中的少数决策者来确定,如公司更换管理软件。
当然,这几种决策类型可能组合出现,通常,参与决策的人越多,效率越低。搞清楚并设计新产品的决策过程,是很好用的一招。
传播渠道主要看大众媒体 vs 人际沟通的差异。大众媒体擅长在短时间内告知很多人一些简单的信息,而人际沟通(地推、社交关系)擅长复杂的说服,你可以判断一下接下来想获取的用户,接受新产品的主要阻碍在哪里——是不知道,还是不理解/不认可?然后选取合适的传播渠道。
互动特征
这一点和受众群体强相关,主要看传统规范和人际互动程度,相对客观,可以选择、可以适应,很难改变。比如,在人与人距离比较远的北欧,新产品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被采用;又如,业内经常说最好的种子用户是“17岁的女生,就是因为这群人社交活跃、人群聚集,且又相对有钱有闲。
推广力度
即推广人员的努力程度,这里的努力不是蛮力,而是,是否把精力资源用在正确的地方,本文就不再展开。
————呼……终于到了打算展开讲的认知属性。
认知属性
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用我的话解释,就是用户眼中,新产品 vs 旧产品的差异特征。所以,能想到的也许有几十个,但经过一系列研究,业界认为比较重要的通常是以下5个。再强调一下“认知”,因为在这里,相比于客观事实,“用户怎么认为”更重要。
第一,增值性新产品比旧产品提供的额外价值,这里的价值可以是经济效益(多快好省)、社交货币等等,可以参考“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切换成本”的公式。显然,增值性越差的新产品,越难被采用。从增值性延展开,我们对比两个概念:预防性创新 vs 增值性创新。其中预防性创新的额外价值是“滞后的、“有概率的收益,故而很难被感知,所以采用率通常较低,如各种保险、行车记录仪……对于预防性创新,常见的招数是增加激励,以提升可见的增值。比如,对系安全带的罚款,就是一种负向的现金激励
第二,兼容性
新产品与目前的产品及其相关的价值体系、过往经验以及用户需求满足的一致程度。兼容性高,则换用新产品的不确定性降低,用户更愿意使用。
比如,早期苹果手机的App,做成拟物的Logo,可以大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又如,烘干机的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更高效的弄干衣服”,还有“阳光杀菌”、“阳台就是晾衣服的,而不是休闲区域”等观念。

第三,复杂性
理解和使用新产品的相对难度。很多时候家里老人为什么不愿意换新电器?很大原因是有些电器按钮太多了。让用户决策新产品复杂/超级专业,可以显著降低产品的采用率。

第四,可试性新产品可以被试用、试验的程度。试吃、试驾、免费试用一个月、七天无理由退货,都是为了增加可试性。

第五,可见性使用新产品能被其他人看到的程度,容易向他人描述,也算一种可见。所以,整体而言,家里用的东西,要比随身穿戴的东西更新速度慢一些。进一步,“熟人可见通常要强于“陌生人可见,毕竟在熟人面前“显摆”好像更有心理满足感。

显然,新产品的很多特征,和增值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可见这五小点里的多个都有关系,和决策类型、传播渠道、互动特征、推广力度、认知属性这五大点也并非唯一对应。

————创新是否都是好的?创新是否对所有人都是好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都不是肯定的。
所以,通过这么多招,如果你阻止了产品创新的成功,说不定也是功德一件呢……
__________
苏杰(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共4本书,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也是产品创新独立顾问。

浏览 3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