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创业要找不需管理的人,三十次顾茅庐也不为过

卫星与网络

共 5362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11-13 08:47

特别智库顾问指导,资深权威专家把关



《卫星与网络》杂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期待来自更多能人志士的指导和合作!





近日,雷军在小米2021投资者大会上宣布,小米造车及团队各项工作的进展远超预期,预计小米汽车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雷军为何有这个底气呢?


除了手握大量现金,拥有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行业有前人铺路外,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小米的人才战略。


雷军曾经说过,小米创立的第一年,他有80%的时间都花在找人上。因为对小米这样一家高效率的公司而言,人是最重要的资产。


而这次小米造车也不例外。


自雷军今年宣布小米造车以来,在过去的200天里,雷军除了调研行业上下游企业,寻找合作伙伴,确认首个小米汽车工厂外,最重要的就是招人。


为了招人,雷军多次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布招聘消息,诚邀500位技术精英加入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想从这个领域在一众新造车势力中实现弯道超车。


雷军披露,在大家的努力下,截止目前,小米汽车到岗研发人员已达453人。


那么如此重视人才的雷军,到底是怎么识人、找人、用人和留人的呢?


今天,处机和大家分享一下雷军关于这几个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01
一创业要找不需管理的人



我是1991年加入金山软件的,那时我才刚刚从武汉大学毕业半年,金山也才五六个人。


等到2007年我离开金山时,已经拥有管理几千名员工的经验。


但那时的我更多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时常也被一些管理问题弄得心烦意乱。


所以当我想要创立小米时,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简化管理,甚至我不需要管理。


后来我想明白了,如果我能找到一批不需要管理的人,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什么样的人不需要管理呢?我们后来总结了这类人的四个重要特点。


首先,要有能力。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高效率的公司来说,人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


但我们尽量少雇人,宁缺毋滥。


所以我在小米初期招聘中有一个要求:前两三百人,全部要有十年以上经验。因为只有这样的经验,才能使一个公司高速发展而不翻车。


另外对于合伙人,我的要求会更高。


因为小米的合伙人都是各管一块,这样能保证整个决策非常快。我要放心把业务交给你,你要能实打实做出成绩来。



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我们会把公司的激励措施做到完善,但我们希望小米的员工具有高度责任心。


因为在没有外部激励的时候,这种责任心也能让他把每一个动作执行到位,可以帮我们简化很多流程。


另外,要有强大的自驱力。


这个自驱力在我看来,就是他是不是认可我们共同的愿景,愿不愿意全身心投入到这份事业当中,想不想通过这份事业实现个人的成长。


如果他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或者还有自己的事情在同时干着,我们是绝对不欢迎这种人的加入。


在这一点上,很多优秀的公司都有所共鸣。


乔布斯曾经说过,苹果的成功源于发现了许多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A类人才。


而全球最大私募基金黑石集团的招聘要求上也写着:只寻找10分人才。


在他们看来,这类人无须得到指令,就能主动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将业务推向新的方向。


我们也需要这种拥有强大自驱力的人才加盟小米。


最后,要有相同的价值观。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小米高管推荐的候选人,这个高管说他非常厉害。


面试结束后,我对小米高管表示,这个人不行。


为什么不行呢?


如果论能力的话,这个人简历非常完美,业绩也非常不错。


他当时正在小米一家重要的供应商就职。他接手业务的时候,那家公司的营业额大概900万美金一年。四年之后,他干到了2亿美金。


但他的价值观与我们不符。


小米的价值观是和消费者做朋友,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我们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可是这个候选人却说他有能力把稻草变成金条,这和我们的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


所以最后我还是拒绝了他。



02
二找人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次顾茅庐



在我看来,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想找到优秀的人都很困难,而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法:


  • 创始人每天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去找人;

  • 把现有的产品和业务做好,展示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以达到筑巢引凤的效果。


这时肯定会有人讲,我们没有你雷军名气大,你招人肯定更容易,而且大多数初创公司要招人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成型的产品,那要怎么招人啊?


对于这种看法,我想说的是,很多事情你没有做到,不是因为行不通,而是你做的还不够。



小米创立初期,规模也比较小,甚至连产品也没有,那我们是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的呢?


很简单,也很笨拙,就两个字:韧劲。


这个方法我最早在金山就用过。


有一次我在金山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困境,但公司那时还要去招人,大家都极度没有信心。


可是我却很自信,我和大家说,我们只要找五十个人,而全北京有一千多万人。所以只要下功夫,就一定能找到!


随后,我用了一个很笨的方法,到处去找信得过的人请教,问他在这个工作上谁最棒?


问了一圈下来,拿到了一个二十人的名单,我就请名单上的每一个人去吃饭,差不多每个人吃了三顿饭。


终于,我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说服了两个人。我到如今也挺感谢他们的,当时他们能够接受三四千块钱的薪酬到金山来,很不容易。


后来创办小米时,我以为凭借我的名气招人应该会比较容易,但其实不然,尤其在硬件领域。


当时其实没什么人看好小米,他们有的说我们没有做硬件的经验,有的说我们没有供应商的资源,有的说我们没有跟运营商合作过。


所以在小米的第一年,我每天都会花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去找人。


我向每一个候选人介绍我自己,我做了什么事,我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见面聊聊。


但就像海投简历一样,我被无数人拒绝过。


那时我每天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但还是迟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我内心承担着巨大的煎熬。


可是我没有放弃,我还是相信事在人为,创业者招不到人才,只是因为自己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


所以后来为了吸纳一位非常出色的硬件工程师,我曾连续打了90多个电话。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我们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用了整整12个小时。


当时他没有创业的决心,始终不相信小米模式能盈利,后来我开玩笑问他:“你觉得你钱多还是我钱多?”


他说当然是您钱多,我就对他说:“那就说明我比你会挣钱,不如我们俩分工,你就负责产品,我来负责挣钱。”最后他终于答应了。


所以有时候我会说,在科技企业,一切以搞定优秀人才为标准。这些技术大牛才是爷,老板要学会当孙子,当不了孙子的老板,不是好的老板。


另外,在你面试牛人的时候,其实牛人也在面试你。


当时我为了找到硬件的负责人,在几个月内见了超过100位做硬件的候选人,最后终于找到了负责硬件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博士。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本来打算谈两个小时,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但我们一见如故,一直谈到了晚上12点。


后来,周博士告诉我,他愿意加入小米的最后一锤子推力,是我和他说:“必要的时候,我可以去站柜台卖手机。”


所以,创始人到底有多想做成一件事情,在聊的过程中,对方也在判断。


最后关于找人,我再送给大家一句话:


“招人拼财力,更拼心力。如果你找不到人,首先应该反思一下,找人在自己的时间表里占了多大的比重。请记住,找人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次顾茅庐。”



03
三最好的留人,是打造利益共同体



大多数创业者找到人以后,又会面临一个新问题:如何用人和留人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1、打造利益共同体


有竞争力的报酬并不等于重金、高薪,我当时定了一套组合方案,邀请人才加入时会给三个选择条件,他们可以随便选择:


  • 第一,你可以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 第二,你可以选择2/3的报酬,然后拿一部分期权;

  • 第三,你可以选择1/3的报酬,然后拿更多的期权。


实际情况是少部分人选择了第一种和第三种的工资形式,大部分人选择了第二种。


后来我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来小米正常工资的2/3也是不低的数字,足够员工照顾生活。


二来他们同时也持有期权,也非常乐意与公司一起奋斗,共同成长,战斗力也会很足。


另外,小米初期的员工每个人都投了钱,大家是真正破釜沉舟地愿意去参与创业。


所以当时我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每个员工都可以到我办公室来问公司办得怎么样了。


但也因为这样,大家花自己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钱打水漂了,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2、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除了薪资和期权,其实对于员工而言,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就是能否和一帮顶尖人才共事,获得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成长。


所以我们努力去营造一个中高端人才的环境,将培养和引进相结合。


因此,关于小米内部的干部选拔,我们有三个原则:


  • 内部提拔为主,至少占80%;

  • 优先提拔年轻人;

  • 源源不断引进外部人才。


用这样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小米才能走得更远。


同时,很多创业公司都清楚人才的重要性,都很重视内部培训和提升,但往往又做不太好。


我觉得主要问题是没有设置专项的培训费。


如果没有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部不会把它当成专门的事情来做,也没有办法引进好的讲师和好的课程。


落实培训工作,必须有专门的预算和专人负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有出色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3、用人要懂得包容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你会发现,你追求的目标比你现在的能力总是要高一些,很多岗位的人都不太合适。


但同时你又付不起很高的价钱来请人,只好呈现“小马拉大车”的状态。


我以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对周围的事情要求也非常苛刻。


现在大家看到我的时候,会觉得我很容易合作,很包容,这其实都是我后来学会的,我的骨子里是特别较真的。


因为我是一个程序员,在程序员的世界里,只有0和1,只有对和不对,其实这类人很难和世界融合。


后来我就说服自己,这个世界是模拟信号,没有0和1,只有偏0和偏1,我就告诉自己眼睛里要能揉沙子,要能够包容地看待这个世界。


所以现在当我面对一些员工的时候,即使他一看上去不太合适,但你要容忍他现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东西,然后告诉他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再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提升能力。


用人就是用心。如果我不能对员工好,那员工会怎么对待客户呢。想明白这点,你就知道该如何派兵遣将了。


对一家初创公司而言,早期暴露出来的问题会特别多,团队内部也容易不够自信。这时候管理者应该要拿着放大镜去寻找优点才行,这样能让他们逐步建立起信心。


但我不是说要容忍缺点,而是说在初期的时候要放大优点,不能让公司散发出太多的悲观情绪。


4、要能取信于团队


在创业初期,很多创始人会将公司当成自己的财产。


比如我个人想去海南玩一趟,是否属于休假?是否应该从公司报销?这样的事情,我相信很多创业者都会碰到。


在这点上,我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只要分不清楚,就一定算自己的。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比如你请朋友吃饭,和这个朋友未来可能有合作,因为往往中国的合作都是从朋友最先开始的,这时候这笔费用算个人的还是算公司的?我当时给自己定的原则:就算个人的。


如果你总是想占公司的便宜,长此以往,这将得不到团队、合作伙伴和股东的信任,你们也很难再有合作。



本文转载自“邱处机”,原标题《雷军:创业要找不需管理的人,三十次顾茅庐也不为过》,文 | 邱处机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企业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HISTORY
/
往期推荐

真令人着急,为何说起航天文化首先想到的是美国?



【前沿】从商业视角审视卫星发射浪潮带来的机遇



新星座、新市场、新话题——卫星物联网应该被列入新基建吗?



马斯克的星链有问题,但不是这些问题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吴淼、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呼风唤雨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呼风唤雨总部负责人:农燕

· 联盟负责人(惠新东桥分部):肖均
· 大会负责人:蔡凌希、周雷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语霏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浏览 2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