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嘉宾来袭!听杨元喜院士讲述北斗故事

今日北斗

共 198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9-28 20:13


9月18日播出的《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吗》,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元喜,为大家讲述北斗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杨院士的个人奋斗经历,直击人心,唤起了人们的思考,鼓舞了广大观众。

 

已奋斗四十余载的杨元喜院士,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和千千万万的北斗人一起,改变了中国卫星导航受制于他人的历史,实现北斗系统完全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和自主可控。


01


 “我们能够为世界贡献23.6%的贡献率”

在北斗系统起步发展之初,杨元喜院士连续三次参加国际会议,都听到了“北斗无用论”。“只要发展卫星导航,你就必须有两个核心条件,第一个要有轨道的位置,第二个要有频率。美国有GPS,俄罗斯有格洛纳斯系统,导航的黄金频率基本划分完毕。欧盟说只要有伽利略,有了GPS,有了格洛纳斯,北斗是没用的。不但没有用,北斗发上去,在相同的频点上发送相同的信号,可能影响用户的使用。显然这个结论多少是有点荒唐的。”



对此,杨院士说,参加第三次国际会议时,自己有备而来,做了大量科学计算,足以证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使在他们三个系统全部出现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为世界贡献23.6%的贡献率。“最近,欧盟和美国都说,中国的贡献率往往比他们还大。”


02


 “不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就自己成长为巨人”

为什么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研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么重要?杨元喜院士在节目中深入浅出地作出解释:“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电力系统属于国家基础设施,用的是国外系统,它在调整它的时间、空间信息的时候,特意不通知我们,我们的电力就可能出故障,我们的高铁可能进不了站,我们的金融可能有重大损失,我们的城市管理就可能出现混乱。我们的卫星连我们的手机都可能出现故障。这么多重要基础设施都掌控在别人手上,对这个国家的独立政治,独立国防、独立经济,还怎么谈得上呢?”


 

“摸着石头过河,试验,失败,试验,失败,持续了很多年,终于厘清了原子钟研制的物理原理,可以解方程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调整。在理论指导下做,我们就非常快速,才造就了我们中国原子钟自主且可控。精准度达到了三百万年差一秒的水平,跃上了国际公认的新台阶。”中国科学家们真正地做到了“不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们就自己成长为巨人”。

 

03


 “一心追求的就是学习刻苦、积极努力上进的人”

受家庭条件限制,杨元喜院士几乎没学过英语。考研究生时,尽管总成绩第一,但由于英语不及格,当时没有录取。于是杨院士“排队吃饭拿着卡片,听着英语睡觉,周末找外国人聊天练嘴巴和听力,请人家吃饭。后来英语不仅过关,还成为班级第一名”。

 

杨元喜院士说,我们一代人都很刻苦,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几乎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我的兄弟姊妹7个读书都很好,但读出来的只有我。”谈及父母的身体、家人的成全,杨元喜院士哽咽了。



杨院士说,在他奋斗的40多年里,妻子王志红是“幕后功臣”。两人相识40年,结婚39年,杨元喜说:“我的事业的成功军功章有她的一半。”王志红在节目上说她一心追求的就是学习刻苦、积极努力上进的人:“我一往情深啊,一直追。”面对妻子的表白,杨元喜院士更是当众回应:“我就非常地努力争取成为她希望的那种人,就是为了等到这一天她能爱上我。”


04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最后,杨院士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了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一段文字,献给伟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寄语有志于航天科技发展的青年学子,祝福祖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祝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一年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强大。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

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吗?正如董卿老师在节目中所说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彻底地改变世界,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冲动却决定着我们的进步和飞跃。

如今,“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交流的亮丽名片。一直以来,中国北斗人自主创新、攻坚克难,让北斗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之路。中国北斗自信地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原文标题《金杨元喜院士做客《朗读者》:让北斗“闪耀世界”》,今日北斗对文章略有调整

更多行业动态资讯



浏览 2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