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加锁规则详解
共 182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10-27 16:49
目 录
加锁规则
前面介绍了间隙锁和 next-key lock 的概念,下面将介绍查询语句的加锁规则。
原则:加锁的基本单位是next-key lock(前开后闭);
加锁规则:
加锁规则1:查询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都会加一个next-key lock
加锁规则2:范围查询,或非唯一索引,或记录不存在,需要向右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加锁范围为这个值的next-key lock
等值查询优化规则:
优化规则1:如果是唯一索引,且记录存在,next-key lock会退化为记录锁
优化规则2:如果最后一个值不满足等值条件的时候,此时next-key lock会退化为间隙锁;
我还是以上篇文章的表 t 为例,和你解释一下这些规则。表 t 的建表语句和初始化语句如下。
代码块SQL: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d`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 (`c`)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0,0,0),(5,5,5),
(10,10,10),(15,15,15),(20,20,20),(25,25,25);
下边将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介绍
案例
案例一:等值查询间隙锁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等值条件操作间隙:
图1 等值查询的间隙锁
由于表 t 中没有 id=7 的记录,所以用我们上面提到的加锁规则判断一下的话:
根据加锁规则2,记录不存在,需要向后访问到第一个不满足等值条件的值(id=10),session A加锁范围是id=10的next-key lock (5, 10]
根据优化规则2,这是一个等值查询,但最后一个值(id=10)不满足等值条件(id=7),因此退化为间隙锁,最终加锁的范围是(5, 10)
案例二:非唯一索引等值锁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覆盖索引上的锁:
图2 只加在非唯一索引上的锁
这里 session A 要给索引 c 上 c=5 的这一行加上读锁。
根据加锁规则1,查询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c=5),都会加上一个next-key lock (0, 5]
根据加锁规则2,c是非唯一索引,需要向右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c=10),并加上next-key lock (5, 10]
根据优化规则2,这是一个等值查询,但最后一个值(c=10)不满足等值条件(c=5),因此退化为间隙锁,最终加锁的范围是(5, 10)
因此session A的加锁范围为索引c上的next-key lock (0, 5]和间隙锁 (5, 10)
这就是session C被阻塞的原因。
但为什么session B并没有被阻塞呢?
在这个例子中,lock in share mode 只锁覆盖索引,但是如果是 for update 就不一样了。执行 for update 时,系统会认为你接下来要更新数据,因此会顺便给主键索引上满足条件的行(id=5)加上记录锁。
这个例子说明,锁是加在索引上的;同时,它给我们的指导是,如果你要用 lock in share mode 来给行加读锁避免数据被更新的话,就必须得绕过覆盖索引的优化,在查询字段中加入索引中不存在的字段。比如,将 session A 的查询语句改成 select d from t where c=5 lock in share mode。
案例三:主键索引范围锁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范围查询的。
图3 主键索引上范围查询的锁
现在我们就用前面提到的加锁规则,来分析一下 session A 会加什么锁呢?
根据加锁规则1,查询过程中访问到的行(id>=10 and id<11的范围条件访问到的行是id=10),都会加一个next-key lock (5, 10]
根据优化规则1,等值查询(id>=10可以看作id=10),唯一索引且记录存在,则退化为记录锁(id=10)
根据加锁规则2,范围查询(id<11),需要向右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id=15)为止,并加上next-key lock (10, 15]
因此sesssion A的锁定范围为记录锁id=10和next-key lock (10, 15]。
案例四:唯一索引范围锁
和案例3一样,都是唯一索引的范围锁
图4 唯一索引范围锁
加锁规则如下:
根据加锁规则1,查询过程中访问到的行(id>10 and id<=15的范围条件访问到的行是id=15),都会加一个next-key lock (10, 15]
根据加锁规则2,范围查询(id<=15),需要向右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id=20)为止,并加上next-key lock (15, 20]
因此session A的锁定范围为 (10, 15] 和 (15, 20] 两个 next-key lock
id>=10为什么可以当作等值查询,而id<=15却被当作范围查询?
案例五:非唯一索引范围锁
接下来,我们再看非唯一索引的范围锁,你可以对照着案例三来看。
需要注意的是,与案例三不同的是,案例五中查询语句的 where 部分用的是字段 c(非唯一索引)。
图 5 非唯一索引范围锁
这次 session A 用字段 c 来判断
根据加锁规则1,查询过程中访问到的行(c>=10 and c<11的范围条件访问到的行是c=10),都会加一个next-key lock (5, 10],虽然查询条件 c>=10可以当做等值条件c=10,但由于c不是唯一索引,所以不能退化为记录锁,加锁范围应该是next-key lock (5, 10]
根据加锁规则2,范围查询(c<11),需要向右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c=15)为止,并加上next-key lock (10, 15]
因此最终 sesion A 加的锁是,索引 c 上的 (5,10] 和 (10,15] 这两个 next-key lock(同时锁定的还有id=10的主键索引)。
案例六:一个死锁的例子
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是按照 next-key lock 的逻辑来分析的,因为这样分析比较方便。最后我们再看一个案例,目的是说明:next-key lock 实际上是间隙锁和行锁加起来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图 6 next-key lock引起的死锁问题
现在,我们按时间顺序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根据加锁规则1,查询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c=10),都会加上一个next-key lock (5, 10]
根据加锁规则2,c是非唯一索引,需要向右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c=15),并加上next-key lock (10, 15]
根据优化规则2,这是一个等值查询,但最后一个值(c=15)不满足等值条件(c=10),因此退化为间隙锁,最终加锁的范围是(10, 15)
因此session A的加锁范围是索引c上的 next-key lock (5, 10] 和间隙锁 (10, 15)
接着再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死锁:
session A的加锁范围是索引c上的 next-key lock (5, 10] 和间隙锁 (10, 15)
同样,session B的update语句的加锁范围也是索引c上的 next-key lock (5, 10] 和间隙锁 (10, 15),进入锁等待
然后 session A 要再插入 (8,8,8) 这一行,被 session B 的间隙锁锁住。由于出现了死锁,InnoDB 让 session B 回滚。
你可能会问,session B 的 next-key lock 不是还没申请成功吗?
其实是这样的,session B 的“加 next-key lock(5,10] ”操作,实际上分成了两步,先是加 (5,10) 的间隙锁,加锁成功;然后加 c=10 的行锁,这时候才进入锁等待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加锁规则的时候可以用 next-key lock 来分析。但是要知道,具体执行的时候,是要分成间隙锁和行锁两段来执行的。
案例七:limit 语句加锁
limit语句会影响加锁的范围
无limit | 有limit | ||
session A | session B | session A1 | session B1 |
begin; delete from t where c=10; | begin; delete from t where c=10 limit 1; | ||
insert into t value(12,12,12); (blocked) | insert into t value(12,12,12); (Query OK); |
这两个例子中,session A1增加了limit 1,加锁效果就不一样了。可以看到session B1的insert语句执行通过了,但seesion B的insert语句被阻塞。
这是因为,session A1中明确加了limit 1的限制,因此在遍历到c=10时,满足条件的语句已经有一条了,就不需要向后继续遍历了,因此加锁范围就从 (5, 10]和(10, 15]变成了索引c上的next-key lock(5, 10],因此session B1的inset语句可以执行。
这个例子对我们实践的指导意义就是,在删除数据的时候尽量加 limit。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删除数据的条数,让操作更安全,还可以减小加锁的范围。
补充说明
锁是加在索引上的,避免对索引的并发操作:
加共享锁:如案例二中的select id from t where c=5 lock in share mode,会在索引c上加next-key lock (0, 5] 和间隙锁 (5, 10),锁定的是普通索引(c=5, id=5),以及(0, 5)和(5, 10)的间隙,由于是覆盖索引且加共享锁,不会在主键索引(id=5, c=5, d=5)这一行加锁,因此所有不会修改普通索引(c=5, id=5)的操作,或者不需要普通索引(c=5, id=5)排他锁的操作都不会被阻塞。
加排他锁:如果用select id from t where c=5 for update,系统会认为你接下来要更新数据,因此会同时锁定主键索引(id=5, c=5, d=5)
阻塞的操作:update t set id=6 where id=5(将普通索引(c=5, id=5)修改为(c=5, id=6));update t set id=6 where c=5(需要普通索引(c=5, id=5)排他锁);
不阻塞的操作:update t set d=d+1 where id=5(不会修改普通索引(c=5, id=5)的操作);
非索引字段加锁:根据加锁规则1,查询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都会加一个next-key lock,因此会对整个表的所有行和间隙加锁,不建议这么使用。
覆盖索引:只需要在一棵索引树上就能获取SQL所需的所有列数据,无需回表(Mysql覆盖索引与回表)
参考文章:
https://www.cnblogs.com/lixuwu/p/1469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