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治+法治共探城市之脉:清华大学助力市民诉求驱动的首都治理创新

共 91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2-01-09 04:15

数据与治理

本文约800字,建议阅读9分钟

数据治理驱动超大城市治理。



12月19日,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应邀出席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并发表“数据治理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主旨讲话。此次论坛时值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三周年之际,汇聚了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部门和高校的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接诉即办改革三年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与12345开展深入合作,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也同时提供了很多政策建议。

 


同日下午,作为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由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数据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法治保障 数治支撑——以市民诉求为驱动的首都治理创新论坛”成功召开。来自国家民政部、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中央党校、北京市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和高校的50多位代表,共同探讨市民诉求驱动的超大城市治理、主动治理与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以法治+数治思维推进接诉即办改革等议题,为首都治理建言献策。论坛还邀请了来自朝阳、海淀、昌平、大兴和东城区的部分街乡镇领导出席。

 

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表示,通过学术介入接诉即办工作,我们借助数据治理可以重新理解和把握一个城市面貌。在真正意义上,看到市民所需、市民所想和市民所求。



对于搭建社区主动治理平台的举措,朝阳区天鹅湾社区书记谢丽萍告诉记者,通过搭建社区、物业供暖相关方和居民组建的三方协商议事平台,定下线下组织民主协商会对小区事务进协商解决,做到“提前发现问题,消化在基层”。与此同时,全能虚拟社工“天天”也在社区上线,做到全天24小时为大家线上排忧解难。谢丽萍说:“居民有困难可以在线和天天进行沟通,就能够及时得到社区的反馈”。

 


浏览 6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