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不授予学位!博士毕业更难了?
共 3901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4-28 12:00
编辑:学妹
一是进一步明确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条件,明确学位授予单位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在充分听取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学位授予具体标准。
二是完善答辩程序,明确答辩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答辩,答辩以投票方式表决,并当场宣布是否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学位授予单位以外的专家应当不少于2人。
三是明确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责任。
四是细化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的责任。
五是增加规定不授予学位的情形,对学术不端等行为加强全过程控制。
六是完善学位争议处理程序。
近年来,关于博士毕业更难了的话题一直备受大家关注,讨论热度持高不下。据《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2002年—2009年,我国三年内如期毕业的博士生只有40%左右。
教育部数据显示,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毕率约46.5%,2012年突破60%,2018年已达到64%,也就是说,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2019年我国博士研究生预计毕业人数为172824人,实际毕业人数仅为62578人,将近63.8%的学子踩在了延毕红线之内。
论文是阻碍博士毕业的一大难题。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到“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换言之,毕业与论文,脱钩了。
那么,为什么取消了论文发表的硬性规定,还有人说博士毕业更难了?
对论文质量的要求更高了
论文要求,从之前的“发一篇,有一篇”到现在的“发一篇,是一篇”,对质量的把控更加严格。
北京某高校一名学生说:“刚开始,大家以为这意味着不用发‘小论文’,毕业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我们很快发现:学校对研究成果的考察更实在了,毕业压力反而增加了”。
上海某高校一名学生说:“身边基本没有不发论文的同学,大家都把这一规定视作底线要求,能发的都在发。”
同时,论文盲审、抽检力度越来越大。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再次确认: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加大高校评估整改督导复查力度。
博士扩招与高质量期刊成反比
博士在不断扩招!我国博士招生规模从2011年的6.56万人,扩招到2022年突破13万人。2023年12月19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表示,2022年,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8倍。
但是核心期刊的数量和版面有限,投中难度大,投稿周期长,一般出刊时间达1年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期刊存在学校背景等各种歧视,很多博士生的论文并不接收。
少数博导不履行职责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但也有个别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出现师德师风失范问题,造成了很坏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