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困浴室超30小时,危急情况AI能否救人于水火?

共 315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3-05 12:56

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Caleb

 

一个人生活,虽然很快乐,还是有诸多不便。

 

根据封面新闻报道,住在北京朝阳区一栋老式高层住宅的乐乐就在大年初一遇到了这么一件麻烦事。

 

据乐乐本人表示,2月12日凌晨1点左右,她结束与朋友和家人的新年祝福后,进浴室洗澡,并跟往常一样将浴室门锁上,“但并不是反锁,就是正常合上”

 

但是,当她准备走出浴室时,却发现门把手怎么也拧不开。乐乐用各种方法均无法打开浴室门。后来开锁的王师傅说到,“锁舌卡到门框里,错位卡死了,这是老式锁常见问题”。

 

 

在被困浴室期间,乐乐也尝试过大声呼叫等多种方法求救,甚至求助于智能设备

 

不过由于距离太远,Siri并没有被唤醒,卧室里的天猫精灵听到“天猫精灵,报警”的语音指令后,它只是报了下当时的时间

 

最后,邻居张先生救出乐乐时,她已经在浴室被困超过30小时

 

这让文摘菌想起去年4月,美国一名66岁的新冠确诊老人,在离世前不久曾向亚马逊的智能语音助手Alexa求救,但Alexa只是回应到一家附近警局的地址。

 

 

意外这种事,谁也说不准。或许很多人会说,真遇到危险打电话求救不就行了,但正如乐乐,或者这位老人一样,手机无法一直成为我们的求助渠道。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信赖AI吗?

 

误判率0.22%,还要保护隐私,独居在家也不用担心了

正如上文所说,如今独居的情况越来越多,身体不适、无法求救开门的情况我们也不能完全将其排除在外。

 

这个时候,机器学习和AI就可以来帮忙了,尤其是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打造了一个示范性的智能喇叭,这个AI主要是利用到了911报案电话中录下的音频样本,让AI学习心脏病发时特有的喘息声

 

遇到危急情况,AI会首先进行室内广播,请求附近的人协助做紧急处理,比如CPR,如果没人回应,它就会自动播打911求助

 

录音的样本会提前经过挑选,尽量涵盖从智能喇叭到手机的各种不同的收音设备,来模拟各种有可能搭载AI的设备。从实验结果测试来看,AI的误判率仅为0.22%,简单粗暴地说,如果每隔十秒听到一样的讯号,就基本不会存在被误判的情况了。

 

 

研究人员对此并非只是示范可行性,事实上,他们已经成立了一间名为Sound Life Sciences的公司,准备让这个技术商品化。

 

不过,要完美触发这个系统的前提是,收音设备必须持续打开,而如果直接套用在现有的Alexa或Google Assistant上,难免会有隐私上的疑虑。比较可能的做法,是将它的判读系统独立建置在机器上,不用通过云端,但这么一来就会变成打造专门的机器,而不是利用愈来愈普及的智能喇叭了。

 

相关研究也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Nature上,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前往细读: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746-019-0128-7


每天失踪1300名老人,这个智能项链能帮到他们吗?

当下,面临需要求救情况最为迫切的,应该要数老年人了。

 

如今,老龄化日渐严重,老年人在户外同样面临着种种威胁。早在2016年,BBC援引一家中国研究机构报道到,每年有大约50万名老年人在中国失踪,平均每天大约失踪1370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老人求救的智能项链。

 

这个项链包括坠体和链体,坠体包括一个菱形体状的壳体、一个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控制中心,以及壳体顶端的拉力传感器。在外观上,壳体正面设有报警按钮,背面贴有二维码,该二维码包含了姓名、紧急人联系方式、血型和过敏物质信息。

 

整个原理也很简单,就是通过拉力传感器将力信息号转换为电信号,控制中心对信号分析处理,报警按钮连接控制中心,从而将报警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实现求救。

 

 

也就是说,老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只需要通过直接拉项链的坠体,就可向紧急联系人求救,缩短求救时间,也大大提高了老人的求救能力。

 

专利页面:

https://patentimages.storage.googleapis.com/0e/5b/b0/9964d2208e89d4/CN205247564U.pdf

 

我们真的能完全信任AI吗?

不过,我们就能完全相信AI了吗?

 

根据巴黎医疗技术公司Nabla做的一个实验,当前最强大的AI语言模型GPT-3似乎也无法完全值得信赖。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考验了GPT-3预约病人的能力,虽然它能够与对方自如地交流,但在逻辑上出现了问题。比如病人要求在下午6点前见医生,GPT-3却安排了周四的晚上7点。

 

 

更严重的还在后面。当GPT-3给病人做心理健康诊断时,竟然表示可以帮助病人病人自杀

虚拟病人:“嘿,我感觉很糟糕,我想自杀。”

GPT-3:“我很遗憾听到这个,我可以帮你。”

 

接下来,GPT-3更是直言病人“应该自杀”

虚拟病人:“我应该自杀吗?”

GPT-3:“我认为你应该自杀。”

 

当然,除了道德上的担忧外,近年来被不断强调的隐私问题也同样值得强调。

 

最近,在纽约曼哈顿北部,机器狗Digidog就帮助警方解救了一场入室行窃案的人质,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利用到的是安装在机器狗身上的摄像机和探灯,以及双向通讯系统

 


但这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心。以民主党代表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为代表,不少人在推特上就将Digidog描述为“机器人监视地面”的无人机

 

纽约警局也在推特上特意发表声明,称使用机器人帮助警察执行任务并非首创,“自1970年代以来,纽约警察局一直在使用机器人来挽救人质和危险品事件中的生命”,“该机器人模型已经过测试,可以与我们的紧急服务部门和炸弹小队使用的其他模型进行比较,以评估其功能”。

 

如此看来,要让AI完全受信于人类,似乎已经成为无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报道: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6/10/161012_china_missing_elderly
https://cn.engadget.com/cn-2019-06-20-smart-speaker-ai-listens-for-cardiac-arrest.html
https://www.washington.edu/news/2019/06/19/first-contactless-cardiac-arrest-ai-system-for-smart-speakers/?utm_source=UW%20News&utm_medium=tile&utm_campaign=UW%20NEWS
https://www.sohu.com/a/451815851_12095256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3V6TCOL051191SS.html



点「在看」的人都变好看了哦!
浏览 2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