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互联网公司生存指南
共 5005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0-07-31 14:12
一
刚刚过去的2020财年,阿里并没有交出一份横压当世的财报。
在这一年间,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消费型业务GMV达到了7.053万亿元,成为了全球第一家销售额破万亿美元的公司。但是,人们对这个数字似乎没有什么“体感”——这是阿里内部常用的一个词。
有“体感”的是,拼多多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增加到6.28亿,而阿里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为9.6亿,中国市场为7.26亿。拼多多用5年时间,就看到了领跑了19年的阿里的车尾灯。如果这还不够,那么“黄峥财富超马云”的八卦算术足以让人们感受到阿里的压力。
而对互联网行业有着更深入思考的那群人们,看到的则是拼多多之外的另一个竞争者。拼多多纵然力能扛鼎,终究靠的还是燃烧卡路里、打熬气力的功夫。靠着大规模的补贴吸引来的用户,要真正转化为盈利并不容易。而一个曾经并不在人们视野中,甚至和阿里在电商领域过从甚密的竞争者——字节跳动,则似乎掌握了“流量带货”的内功心法,这被一些分析者认为是真正能动摇淘系根基的。
对了,可能嫌这个战场还不够乱,曾经在“微店”上折戟的微信,也带着有直播功能的“微信小商店”走来了。
向电商大踏步迈进的新势力字节,加上左京东、右美团,腾讯在中间的传统阵容,阿里又一次成了被围在光明顶的明教。
这显然不是第一次。多年以来,对阿里的围剿几乎成了互联网圈的保留节目,从2015年到2020年,每年都有人喊“围剿阿里”。围剿者包括了腾讯、京东、唯品会,还有今天的拼多多与字节,围剿的战火也从电商烧到支付,从新零售烧到直播带货,还有金融服务、本地生活……
在这些战役中,阿里有胜有败。甚至可以说,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阿里居于守势的次数更多。
唯一的问题是,局部战争的胜负,是否能决定一家企业的存亡?
二
站在2020年谈论阿里的“存亡”问题,似乎显得过于狂妄——眼下没有谁会认为,阿里这个巨人有倒下的可能,哪怕每天三顿被围剿,一年365天不间断。
但如果把时间拉到2120年呢?阿里有可能成为一家拥有100年以上历史的互联网公司吗?
任何敢于思考这个问题的互联网公司,无疑才是真正狂妄的——而阿里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思考。确切地说,在阿里创立5周年的时候,马云就提出了名为“做102年的好公司”的概念——马云对102年的解释是,阿里的目标是活三个世纪。
102年对于人类的想象力来说,可能过于漫长。即使如阿西莫夫这样的伟大科幻作家,在描写未来存储的方式时,也只能幻想出信息量更大、尺寸更小的微缩胶卷。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如果你活得够久,就会见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经历来自难以想象之处的挑战。
事实上,对于基业长青的公司来说,经常面临挑战乃至战术级别的挫败,才是常态——基业长青,意味着这份“基业”是个好行业,而既然是好行业,就少不了竞争者。
甚至,连“基业”本身,都不太可能一成不变——也许在日本乡下,会有几家酿造酱油的小厂子能保持几百年只做酱油,但在互联网领域,趋势和市场永远在变化,居于领先地位的公司也必须不断调整方向,并在每个方向上遇到新的对手。阿里今天的“举世皆敌”,以及在电商流量入口上遇到的强大挑战,正源于此。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竞争本身很难打垮一家公司。你会发现,死亡往往并不是因为弱小,而是因为世界线的变化。
回望那些倒在路上的巨兽们,死亡原因很少是“主业干得不好”。比如曾经是手机界扛把子的诺基亚,已经把功能机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没有任何人敢说“诺基亚的手机做得不好”,直到有一天“手机”的定义发生了变化,诺基亚就此一蹶不振。
同样的例子还有雅虎。作为门户网站时代的创始者,雅虎在1999年就拥有1000亿美元的市值。那个时候,他们在考虑是否要用10亿美元收购谷歌。而到了2016年,雅虎兜售自己的核心业务时,收到的最高报价只有60亿美元——在门户网站领域,雅虎从未失败,问题在于人类不再需要门户网站了——搜索和社交媒体成为了完全不同的信息提供方式。
与之相反的是,从创立起直至2015年每年都在亏损的亚马逊,在2019财年录得了116亿美元的净利润——当然,这种亏损很可能本就是一种财技,贝佐斯若是真要赚钱,早就能赚了——但毫无疑问的是,亚马逊在“主业”电商以外投入的AWS(亚马逊云服务)和Alexa(智能语音助手),成为了他们重要的利润中枢,AWS目前已经贡献了亚马逊六成的经营利润。
三
几年前,《三体》在互联网圈大火,中关村人人都把“黑暗森林”“降维打击”挂在嘴边。这种比喻至少有一处错误——在小说里,“降维”和封闭自己,意味着永远停止冒险,和永远安全;而在现实中,升维才是活下去的唯一可能,哪怕这意味着危险。
亚马逊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在2006年AWS刚刚上线的时候,华尔街给出的反应是股价大跌,因为很少有人看好电商起家的亚马逊能在全新的战场开疆拓土。
这让人很容易想到曾经遭受更多非议的阿里云。2009年,阿里决定全面拥抱云计算,当时主导阿里云战略的是心理学教授王坚——没人知道他是不是会写代码——当时很多人认为他能够拿到这份工作的唯一原因是他成功地忽悠了马云。而阿里云的开发迟迟没有进展,则遭到了外部的嘲笑和内部的抗议。
许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好端端的成熟技术不用,要自己造轮子;大批工程师无法接受自己的努力看不到回报,愤而辞职;而阿里内部的业务线则避阿里云而不及。有一个未经当事人证实的故事——2010年初,现任蚂蚁集团CEO、花名“孙权”的胡晓明带领的阿里小贷是阿里云唯一的客户,阿里云居高不下的故障率让以精准、及时为核心的金融业务难以承受。
据说,在西湖边,孙权向马云求饶:“马总,能不能放我一马?”
答案是否定的。马云告诉孙权,云计算是未来。他也告诉王坚,对阿里云的投入,会达到每年10亿,连续10年的水准——哪怕这钱往水里扔也认了。
而十年后,阿里对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是三年2000亿。
阿里经常宣传的,是阿里云已经成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云服务商。但在行业之外,很少有人知道,阿里的Oceanbase数据库已经连续两年登顶了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的TPC-C基准测试——此前,这个冠军已经被Oracle垄断了9年。
事实上,在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用支付和电商打天下的阿里背后,有一个大家不认识的阿里——这个阿里由一个看上去特别玄乎的“达摩院”带领,它专注于制造一些看上去和我们的生活无关的东西,比如业界性能最强的RISC-V处理器“玄铁910”、业界性能最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等等。阿里的第一个十年建起了一个电商帝国,第二个十年搭起了阿里云,而第三个十年似乎正在变得更加“玄乎”。
四
人工智能、高性能芯片、云服务……这些看上去远在山巅的东西有什么用?答案是五个字——承载与响应。
以一个有些俗套的比喻来说,如果新赛道的开拓、新玩法的开掘是一招前所未见的剑法,那么承载与响应的能力,便是深厚的内功。对于初入江湖的年轻侠客来说,一招天外飞仙般的剑法能够令之击破强敌,扬名立万;但如果不想因为场地不合、兵刃不顺手、交手时机不对而输得不明不白,就需要一身内力来确保活下去。
流量之争就是一个例子。阿里似乎在流量的新玩法上落后半步,但流量的转移是否直接意味着流量新主人的胜利?至少目前看来,在电商领域,答案似乎不是显然的。
从国盛证券研究所7月中旬的研报不难看出,迟至今年3月,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这些新生流量平台最终导向淘宝的流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甚至,连“淘系流量下降”本身是否存在都值得怀疑。
同一份研报里显示,今年3月各巨头旗下的APP使用时长占比中,阿里系占据第三,甚至还微增了0.2%。
国盛证券用“交易场的地位巩固会带来流量场地位的加强”来描述这种趋势。而淘宝天猫的广告变现率也能够支撑这个论断。
这背后的原因,或可用“内力”来解释。
流量当然是个好东西,但阿里吃过为流量烧钱的亏,也打过流量明显占下风时的胜仗。当年摩拜和OFO大打出手时,阿里的哈罗单车基本只能窝在二线以下城市小打小闹;而现在,哈罗蓝已经取代了橙色和黄色,成为了共享单车领域最靓的崽,原因便是阿里在各项基础设施上的优势:从高精度的地图,到对海量出行数据的管理、应用,再到支付与信用体系的支持,让哈罗单车拥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更容易出现在需要的位置,还免押金。
与多年前不同,今天的电商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市场。对于中小商家来说,平台提供的不只是交易的场域,更是一整套帮助交易顺畅、安全完成的系统——从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连缀,到商业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满足;从风险管控和物流管理,到客户画像的整理和描摹;从商品的营销与推广,到顾客的投诉与反馈,一整套易用、稳定且已形成生态圈的基础设施必不可缺。
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的竞争,并不像流量之战一样吸引眼球。但如我们所知,金矿的最大受益者往往是卖铲子的人,眼下我们看到许多人跳进矿坑,但卖铲子的还只有一个。
五
当然,即使再乐观的预测者,也不敢断言阿里当前的模式就足以对抗100年的时间变迁。正如我们所说过的,人类的想象力不足以承载100年的时光。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一家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企业,一定要把自己与尽可能多人的需求绑定在一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里在疫情中的表现,得益于他们对民众生活的全面支持——比如,武汉封城后的24小时内,阿里开发出了防疫信息整合平台,让基层防疫人员可以用2个人的人手,监控和管理40000多人的街道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又比如,通过阿里的人工智能系统,将诊断疑似患者的肺部CT时间从15分钟~30分钟减少到20秒;当然,还有我们人手一张的“健康码”。
这背后是什么呢?拿阿里的老家浙江来举例:从去年7月开始,已经有135个部门、1000多个系统在政务云上运行,未来3000多个系统都会上阿里云。25万个组织、680多个应用,服务于浙江省的118万公务人员。
只有在这种时候,你会意识到,因为一场局部战斗的胜负来谈论一家公司的存亡,是一件并无太大意义的事情。事实上,除了阿里之外,你会看到腾讯同样在疫情中拿出了云和智慧城市方面的家底。
两大巨头虽然平时各有所长,但在这种与国运相连的时刻,展现出的“底力”殊途同归,纵然有高下之分,但方向是一致的。在沧海横流,没有人能留力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不约而同地展示出了繁华电商与热闹娱乐之下的刚硬肌骨——那些花了大价钱,却在短期内未见得能收回投资的基础设施。
从生意来看,这样的投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也很难在短期内让财报变得好看,更不用说吸引投资人的注意。但对于A、T这个体量的企业来说,它们的长久生存,很大程度上基于社会的稳定程度,与人群的整体生存状态。除了社会基底的崩塌,很难有别的问题能压缩它们的生存空间。而反过来,它们的体量,事实上也已经足以影响社会——无论是行善或是为恶。
如果说,“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那么保护一个稳定的、让绝大多数人生活得更舒服的市场,就是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长久生存的必需,哪怕这个过程不那么具有商业上的吸引力,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还会为他人做嫁衣。
也是因此,我们会看到,尽管在表面上,从支付到共享,从本地生活到流量电商,互联网巨头之间似乎打得脑浆子都出来了,但参战各方正在逐渐形成一种默契——以往的疯狂烧钱、军备竞赛不再出现(当然这也有经济下行烧不动的因素),不惜自毁的伤敌方式也许能在短期内分到更多的蛋糕,却不利于把蛋糕做得更大。
保护、教育、培养、开拓新的赛道,才是阿里需要做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对手出现,它们有的可能会变成阿里的盟友,有的可能会成为它的劲敌,甚至有的可能会最终一举弑杀成功。但想要活得更久,你就得接受这一切,并且尽量做好万全的准备。
?
做102年的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