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墙了的“Clubhouse”

产品引爆点

共 2853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2-11




最近在读马斯克的自传,被马斯克带火的Clubhouse,我当然也是第一时间就下载并试玩,试玩一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与思考。(尽管现在已经被墙了)

先说说优点:
1、产品的调性把握的非常好;
2、产品非常克制;
3、对人的了解足够深刻。

再说有待提升的:
1、圈层单一,需破圈;
2、内容不可控,需监管机制;
3、都是free,需探索商业化。


优点

1、产品调性

Clubhouse 是从内容和影响力切入,它的用户是从上到下的精英人群,关心科技、投资、时事。

某文章里有段话是这样说的,这些Clubhouse上活跃的上流中国网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人群:

币圈意见领袖;
从PC时代活跃至今,平时靠写公众号为生,隔几年做一款没人用的软件的老一代产品经理;
失意的创业公司CEO;
喜欢发表演讲和接受采访,但个人投资业绩回报率在一倍以下的VC合伙人和董事总经理;
互联网大厂混迹脉脉和知乎;抱怨996,但有大把时间高谈阔论的员工;
喜欢混圈子,日常把跟某互联网大佬很熟挂在嘴边的媒体记者和独立博主;
言必称自己在美国、香港和内地都工作和生活过,对现今职业角色闪烁其辞的高等华人;
社交网络上的身份政治和小众文艺标榜者。
……

简直是一次中国互联网业气氛组的集体出没。


虽然有些调侃的味道,但也反映出一些真实性,在Clubhouse给用户的感觉就是,到处都是CEO、PM、PE、媒体or博主、在国外上学or工作or生活过的华人。

此时已经联想到了知乎的那句,泻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年入千万,圈子太小,熟人太多,匿了。

这就是调性的重要性,只有产品的整个调性一致才能保持良性循环,吸引相同属性的人参与进来。

2、产品的克制

说到克制就会想到了当年小龙在公开课说的“微信一直很克制,虽然经常更新但变化不大。利益的堆砌会失去产品最本质的东西。做好这样的产品,需要专业的能力、判断、除此之外,我们要尊重用户、尊重个人。”

Clubhouse有当年微信的克制,为什么说是当年,因为现在的微信...,大家懂的,最近两年变化太大,明显感觉到了产品的焦虑,在此就不展开了,说回主题。


Clubhouse的克制体现在,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盲目地做功能。本身产品界面做得非常简洁,交互也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多余的操作,对朋友关系链的邀请也考虑得很细。

所有人只能通过语音交流,不能打字,也不能发图、发视频。就如同它的名字:一个办club(俱乐部)的house,一个社群空间。

在Clubhouse里面,用户不需要添加验证好友,只有follow、unfollow和互相follow的关系;用户可以加入不同的club,可以创建和加入不同的room。

网上很多介绍产品的文章,这里就不多举例了。大家多体验产品就能体会到,没有美国id的可以私聊我,可以提供免费的公用id;至于没有邀请码,找我也没用,我每天泡在room里也没给我邀请码,有知道快速获得邀请码的同学欢迎交流;要是你说没有苹果手机...,这不放假了吗,亲朋好友谁有苹果手机的,就像小朋友一样闹着玩手机,抢过来下载试玩,现在被墙了还得多下一个VPN才能用(狗头)。

3、对人的了解足够深刻

好的社交产品并不强调某一个炫酷的功能,而是离不开生活。最好的社交产品就是足够简单,对人背后的生活理解足够深刻。

对于社交来说最重要的是关系链。Clubhouse是从美国创投圈开始走出来的,天然有关系链上的优势。

早期参与的人质量都非常高的,加上使用邀请制、连坐制进行扩散和管理,使得社群的氛围很好。


Clubhouse在种子用户运营中费了很大的力气(当然,它现在也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硅谷知名风投A16Z在Clubhouse只有1500名用户的时候就投资了它的天使轮,并且在消息宣布的当时就在小圈层内掀起了一阵狂潮。

在当时的那个周末,硅谷所有的投资人都在求一个邀请码,和上周在推特上求邀请码围观马斯克的群众并没有多少区别。红杉、A16Z,到后面的明星Kevin Hart、奥普拉、Seth Rogan等等,都是一次增长的小热点。

通过不同类型的room和room里的不同角色,能轻松把控好氛围。

room分类:
“Closed”完全私密的,只有参与者加人进来,别人看不见;
“Social”好友相关的,即是只有与管理员互相follow的人才能进room;
“Open”完全开放的,room里面所有的讲者的粉丝都会收到通知,都可以进来;
其于club内部发起的room,只面向club的成员开放。

room里的角色分为:管理员、讲者speaker、讲者好友Followed by the speakers、其他听者Others in the room。


待提升

1、圈层单一,需破圈

说到破圈不得不提b站,从最开始只是二次元、各种资源视频到现在的知识区、美食区、舞蹈区...,b站近几年不断尝试破圈,b站晚会、后浪、风犬少年的天空、百大power up都是在破圈的边界摸索。

Clubhouse也一样,前文有提到,用户主要在同一圈层,标签属性重叠度高,随着用户的指数级增长,需尝试不断破圈的可能性,比如学生群体可以用来当作讲座,演讲课等;垂直行业用来当作线上沙龙、研讨会等;媒体可以用来当作访谈节目;

2、内容不可控,需监管机制

在room里,用户的讨论过程被禁止录制,并不会被记录下来,像一个允许所有人自由发言的公共空间。当出现政治、色情、广告等话题时,需要有一套监管机制,维护好内容氛围,不然一旦有了不好的开端,很容易就形成破窗响应。

现在已经被墙了,只能通过VPN进入。


3、都是free,需探索商业化

目前在产品内没有看到任何商业化的模式,唯一谈得上的就是在闲鱼、淘宝、微信群出现各种卖邀请码的。

尽管目前对Clubhouse来说,商业化并不着急,但投资人也不是傻子,探索商业化是绕不开的话题。

比如知识付费,达到某种级别的用户可创建自己的线上课,收费线上活动等;
比如听者可以给speaker点认同、打赏,通过某种机制获得收益。
有流量即有广告,可通过推荐机制推荐room等形式。


总结



对任何新产品都需要保持好奇心、客观评价、用心体验。Clubhouse就目前给我的感觉是可玩性并不高,这也是很多早期产品的通病。

比如最开始我用微信时,周围没几个人用,没有形成关系链,然后果断卸载,内心在说这不就是短信功能吗;抖音早期时都是发如何拍短视频,由于创作门槛高且内容单一,也果断卸载了;拼多多刚出来时买过一次东西质量不行果断卸载了,不过这些到后来都打脸了。

产品的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产品最开始时的定位决定了产品的边界。

对于Clubhouse,归根结底,是一种新形态的社交空间,先去感受它,相信你感受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好看的人才能点
浏览 5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