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式编程是如何提升代码的扩展性
共 3534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7-09 17:16
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主要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处理对象为数值数据,以个体方式使用机器(或汇编)语言编制程序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到软件工程提出以前。这个阶段研究对象增加了并发程序,并着重研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软件工程提出以来),由于大型软件的开发耗时耗力,任务重,需要采用合作的方式才能完成,所以引入软件工程的理念来管理项目。
从工程学角度来讲,我们常说的软件工程一般采用面向对象编程,差别在与使用的编程语言不同,有人习惯用java,有人喜欢C#,各有各的特色,除了语法上略有差异,其本质都差不多,所以你可能会经常听到有人说,只要你精通了一门语言,再学习其他语言,会感觉如有神助,基本也是这个道理。
面向对象编程
首先我们来看下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
封装
继承
多态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具有对象概念的程序编程范型,它可能包含数据、属性、代码与方法。对象则指的是类的实例。它将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将程序和数据封装其中,以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对象里的程序可以访问及修改对象相关联的数据。在面向对象编程里,计算机程序会被设计成彼此相关的对象。
对象按照执行角色,可以分为数据对象、行为对象。我们常理解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模式,比如:y=f(x),其中x、y都是数据对象,通过行为对象F的方法运算得到了加工后的对象y。
我们具体看个示例:
/**
* @Author onlyone
* <p>
* 活动模型
*/
public class Activity {
private Long id; // 活动id
private String name; // 名称
private String desc; // 描述
private Date time; // 活动时间
private String publisher; // 发布人
}
按活动id查找一个活动,代码一般会这么写
public Activity queryById(List<Activity> activityList, String id) {
for (Activity activity : activityList) {
if (id.equals(activity.getId())) {
return activity;
}
}
return null;
}
如果此时业务提出了一个新的需求,按名称来查询活动,得嘞,又得重新造个轮子
public Activity queryByName(List<Activity> activityList, String name) {
for (Activity activity : activityList) {
if (name.equals(activity.getId())) {
return activity;
}
}
return null;
}
过了几天,业务产品又来找你了,想根据时间来查询活动,此时,你是不是有种崩溃的感觉。
重构是我们脑海闪现的第一念想,如何重构,却让我们陷入一脸懵逼的茫然状态。三个需求,处理逻辑各不相同,如何复用抽取?
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谁规定调用方法传入的实参一定是数值型对象,如果传入一个函数表达式,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函数式编程
函数式编程第一个需要了解的概念就是函数:
函数可以按需创建
函数可以当作实参传给另一个方法
函数可以当作另一个方法的返回值
JDK 8 开始引入函数式编程,并提供了很多预定义接口类,如 Predicates 用于判断,函数 Functions,生产 Suppliers,消费 Consumers,比较 Comparators。
代码示例:https://github.com/aalansehaiyang/java8-tutorial
本文的重构思路就是采用Predicate接口,我们先来看些内部结构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Predicate<T> {
boolean test(T t);
}
/**
* @Author onlyone
* 面向函数编程
*/
public class FuncitionProgram {
private List<Activity> activityList;
/**
* 基础查询骨架
*/
Activity queryByPredicate(Predicate<Activity> predicate) {
for (Activity activity : activityList) {
if (predicate.test(activity)) {
return activity;
}
}
return null;
}
}
按id查询活动,传入对应的Predicate表达式
public Activity queryById(String id) {
return queryByPredicate(activity -> id.equals(activity.getId()));
}
按名称查询活动,传入对应的Predicate表达式
public Activity queryByName(String name) {
return queryByPredicate(activity -> name.equals(activity.getName()));
}
是不是有种”牛逼“的感觉。低调,优化是永无止境,有没有更好的优化方式。
作为一名架构师,我们在做系统架构时,为了满足其高并发、扩展性,一般会讲究一个拆分原则,将一个复杂的业务域问题拆分成一个个业务子域,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也能满足其后续的灵活扩展。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继续优化,将Predicate 函数独立出来。
// id判断函数
public Predicate<Activity> idPredicate(String id) {
return activity -> id.equals(activity.getId());
}
// 名称判断函数
public Predicate<Activity> namePredicate(String name) {
return activity -> name.equals(activity.getName());
}
我们提供了`原子化`函数,具体怎么组装,由上层的调用方根据业务需要自己来拼接。
// 按id查询活动
queryByPredicate(idPredicate(id));
// 按名称查询活动
queryByPredicate(namePredicate(name));
// 按id、名称组合条件查询活动
queryByPredicate(idPredicate(id).and(namePredicate(name)));
画外音:
万事万物,由于都有其个性化特征,如果按常规方式,穷举是很难满足所有业务需求。但如果我们能按其特征抽取,封装组件能力,由流程引擎根据业务诉求,自由组合,则能满足其最大灵活性,更像一个软件高手所为。
本文的代码示例已上传到github
https://github.com/aalansehaiyang/project-example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全栈架构,收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