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将近30岁,为啥还是这么穷?
《2019年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报告》显示,近六成90后有实质性负债,这还是去除『支付工具』后的,比如那些默认让用花呗、信用卡消费。如果不去除『支付工具』因素,有负债比例高达97%。
联想到我们做IT的,都说工资高(熬夜加班用命换的),但是也没几个有钱人,都是抱怨月光、负债、信用卡又要逾期了。90后,再过几天好歹也30岁了,职场也打拼个6、7年了,为啥还是这么穷?
90后,近30岁,IT人,我们以平均工资月薪2万,年薪 30万来算,扣扣税1年也有25万左右,每月也有2万多元可供消费,但是为啥还是存不下钱,都还房贷了?开始我也这么觉得,想着也成家了,贷款买个房子有个安稳的家吧,看了下面这个统计后,我发现我把90后想的太好了。
这是一份消费统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购物竟然占到了一半多的消费,排名高的这几大项竟然没有一个属于房贷的,也就是说,钱都被「吃喝玩乐」了,是不是很残酷的现实?90后和80后相比,真的是敢于花钱的。
还记得以前招大学实习生,都是清一色的90后,在面试的时候问到了一些关于他们个人住宿的问题,发现普遍的回答都是不愿意住公司提供的宿舍,要自己去外面找房子,而且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合租。
这样的话,对于很多刚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90后来说,房租就成了比较大的一部分支出,比如在深圳,就可以占到3000元左右。
有一些想上班更方便的,周边有比较好的生活配套的,还不止这个金额,还会更多。
除了租房,另外一个就是购物。我有了解过,很多90后在鞋子衣服上非常讲究,一个鞋子上千元都是便宜的,前段时间很流行的炒鞋,很多鞋子动辄上万,让我这个80后很惊讶。
相比80来说,90后更注重个性的展示以及张扬,所以不管是衣服还是鞋子,已经成为了他们自我的一个标识,通过这些来展示自我。
前段时间聊起来,现在小学生、初中生为啥都穿那么贵的鞋子,自己买不起也要让父母买。有个同事突然点醒了我,因为学校的校服都是统一的,只有鞋子没有统一,学生们只能通过鞋子展示自我了,相互比拼了。
每年的双11、还有刚过去的双12,好容易挣的工资,也都会被马云爸爸、东哥这些大佬收割一把。
总之,都是冲动的消费。
餐饮其实整体来说,所占比例并不是太大。不过目前90后有一个普遍现象,不会做饭或者不想做饭,再加上外卖的普及,基本上就是在公司吃快餐,在家吃外卖,这么个生活方式,用在餐饮上的生活费基本上是做饭的两倍,这还不算周末和朋友一起出去浪。
剩下的就是玩乐和旅游了。每到节假日,我的朋友圈里都是大家发的到各处玩的美图,仔细观察你会发现,90后占比是很大的,而且很多是出国的。
这么看,感觉90后一无是处似的,其实不然,他们这样是有原因的。
首先,大部分的90后,不像80后,他们家底还不错,所以从小他们没有缺过什么东西,想要什么,父母大部分都可以满足,这样他们就有了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的习惯,不能委屈了自己。所以是买买买。
因为他们衣食无忧,所以对于钱的控制程度不强,不会刻意的去攒钱,虽然在家庭的熏陶下,有理财的意识,但是也是不定时以及很难坚持,所以就控制不住消费,钱自然就存不下来了。
现在的人越来越晚婚晚育,所以他们的压力也不算大,到现在没有结婚的也有不少人在,所以他们有多余的钱用来消费。
父母是后盾,很多90后欠过父母的钱的,也就是从父母那里借钱,这个不要觉得好笑,很多90后的父母具备这种意识,不会选择直接给孩子钱,而是在孩子毕业后借给孩子,所以就会出现欠父母钱这类情况,所以这也导致90后有底气。
有底气的不止这一件事情,还有买房,对于家庭条件不错的,尤其90后,很多独生子女,本着钱不留给他们留给谁的想法,所以会帮孩子出买房子的钱,90后孩子觉得没这个买房压力,自然就轻松很多,过渡消费。
难道90后就要一直穷下去吗?不能啃老的时候怎么办?其实没有那么悲观。90后相比80后,对于理财还是很有意识的,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要比80后好。
要想攒钱,不继续穷下去,就要控制消费,这是必然的,因为大部分90后只有工资这一个收入,在没有更多收入的情况下,只能控制消费。
要控制消费,必须要知道自己每月的消费情况。很多人还没到发工资,就没钱了,觉得很不可思议,也没怎么花啊,怎么就没了。所以在不了解自己消费的情况下,是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花掉了,就是这么觉得突然就没了。
要了解消费,必须要记账(这里推荐随手记APP),记了账就能知道自己每月的花费,都花在哪些场景,是吃饭,还是购物,还是娱乐,这些场景各占多少比例,哪些比例高,哪些是不必要的花费,相信你第一次记账,坚持一个月看你的消费支出后,你会大吃一惊的。
知道了自己的消费,就要找出来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是超支的,通过预算进行控制消费,只花必要的钱,不要追求牌子,要追求实用;不要外卖,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逐步的进行控制,并且强制存一些钱,再过几个月,你会大吃一惊的。
除了控制消费,还要学会理财。投资就会有风险的,这里必须要提示。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以选择的就是稳赢类的投资,比如银行提供的保证收益的产品,不要小看这个年化3-4%的收益,要比你觉得无所谓的心态,放活期好多了,因为这是复利的魅力所在。
最后,偷偷的告诉你,更大的收益在于投资你自己,比如学习理财知识,读书充电等,把那些玩乐的时间减少一些,甚至和我一样完全去掉,把这些看电视、看电影,聚会聊天的业余时间,都花在自我的提升上,让你自己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