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吧,你根本不懂微信
问:微信是怎么诞生的?
答:张小龙在2010年11月的一个深夜给马化腾写了封信:“我们应该做一个类似kik的产品”。后者是一款简单的跨平台即时通信软件,它的功能极其简单:基于用户在手机上的通讯录,直接和联系人用免费短信聊天。当年10 月登录苹果和安卓商店,15天就吸引了100万名用户。马化腾应允了,他回复了4个字:马上就做。
问:微信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啃饼答:在kik甫一出现之际,小龙就预见了它的火爆之势。小龙当时给pony(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谈这个事情,并申请广研团队做一个类似的应用出来。而pony也极为赞许,并为这个应用起了一个名字——微信。
陆树燊答:那个时候Kik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获取了一百万的用户,震惊了全世界。这种用户增长速度是前无古人的,算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奇迹。很巧的是,QQ邮箱团队当时正在着手开发一个叫做「手中邮」的App,也就是QQ邮箱的移动版。
于是邮箱团队就着手从「手中邮」转向微信的开发,这就有了微信的第一版。微信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微型的邮件,这个名字非常确切。由于微信是邮箱团队开发的,为了快速实现,尽可能复用了原先QQ邮箱的整个后台协议和框架,所以背后的通信协议采用的也是邮箱的HTTP协议,而不是通常即时通讯工具所用的UDP协议。所以我们每次发送一条微信消息,就真的是在通过微信后台向朋友发送一封微型的邮件。
问:微信初期有哪些竞争对手,是怎么战胜这些竞争对手的?
张小龙答: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他们在做什么;微信没有竞争对手,也不分析竞争对手,他们不是我们的产品经理;与其关注同行,不如关注未来。
答:Kik在国内的第一模仿者不是微信。2010年末,小米公司在参考了 iOS 的视频通话软件和Kik之后,由当时的产品经理黄江吉带队,不到2个月的时候就推出了中国第一款即时通讯工具——米聊。米聊推出后,凭借着先发优势,迅速占领市场,风头无量。
而张小龙,在看到Kik,也迅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于是写信给马化腾,表明要做一款类似的产品。就这样,张小龙主管的广州研究院迅速抽掉人手,组成了10人的微信团队,并在 iOS、Android 和塞班三个平台同时展开。米聊推出一个月后,微信发布了。发布之初的微信,并没有收到太多来自腾讯的帮助。腾讯内部流行赛马机制,除了微信之外,还有两个团队,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手机QQ团队和Q信团队。
当时,手机QQ团队和Q信团队直属于集团副总裁刘成敏,而张小龙只是广州研究院的总经理,两者在职级上差了一大截,而前者更拥有着千人级别的团队力量。但底子好不代表做的产品就一定成功,大也有大的掣肘。一开始,微信、手机QQ和Q信团队处于同一起跑线,数据都不太好。
但微信的体验强于手Q和Q信,并且后两者由于身处无线部门,要顾虑运营商的感受,毕竟该部门的一大块收入是由电信增值服务带来的,而做即时通信就是在革运营商的命。《博客天下》后来采访刘成敏时,刘成敏说:“我们有运营商方面的压力,微信可以抢运营商的地盘,我们不行。”
微信是轻装上阵,赤脚不怕穿鞋的;手Q和Q信则是负重前行,难以施展全力。于是来往之间,微信的对手就只剩下米聊。2011年1月,香港出现了一款语音即时通讯应用——Talkbox,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进行语音通话。米聊和微信迅速跟进,先后在3月份和5月份时各自增加了语音对讲功能。
凭借着新功能,米聊和微信的用户数开始激增,而Talkbox,却从最开始的 4、500万跌落到100万。我们无法判断这中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但也许我们已经明白:弱肉强食,依然是这个世界不变的法则。就在米聊和微信一路你争我赶时,小米的服务器撑不住了。一天宕机5次、用户集体掉线、传图卡顿、语音卡顿…问题层出不穷。
相反,微信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体验,流畅、简洁,省流。凭借着在细节方面的优越性,微信的用户量最终超过了米聊。但两者之间仍然相差不大。真正决定胜负手的是微信于2011年8月发布的“查看附近的人”,这个基于LBS的陌生人交友功能,迅速俘获了都市男女的心;而在10月1日,随着“摇一摇”和漂流瓶的发布,微信彻底引爆了市场。如果说一开始微信凭借的是模仿获得了入场券,那么现在,它则依靠创新占领市场。
而这时,米聊已经完全不是对手了。根据IT之家的消息,雷军早在米聊立项的时候就坦言:米聊和腾讯赌的是时间差,如果腾讯在米聊一年后做同类产品,米聊胜率50%,如果两三个月内就有反应,米聊100%死掉。雷军这句话,既对也不对。因为米聊确实败了,而打败它的,不是手握重兵的腾讯本部,而是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团队。
2011年底,微信用户数突破5000万;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过亿;2012年4月,朋友圈功能上线;2012年8月,微信公众账号上线;2012年9月,微信用户数破2亿;2013年1月,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成为国内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熟人通信软件。此时,距离微信第1版推出还不满2年。而最初微信和米聊借鉴的Kik,要到2013年的年底,注册用户量才会突破1亿。
陆树燊答:2005年,腾讯公司收购了张小龙创办的Foxmail团队,让他负责QQ邮箱的开发,一直做到2010年。于是这整个五年的过程中,这个团队一直在锻造QQ邮箱。这款产品后来在腾讯内部叫做七星级邮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邮箱做了非常多的尝试。我给大家复习一下,看看QQ邮箱长什么样子(2016年9月截图):
①漂流瓶。微信里的漂流瓶就源自于 QQ 邮箱的漂流瓶。
②QQ邮件订阅以及已经下线的「阅读空间」。它们是微信公众号的前身。是不是有点像?通过邮件去订阅一些博客,或者朋友的QQ空间,就像我们现在通过公众号去关注一些媒体、大咖、朋友的公众号一样。
③QQ邮箱以前还有一个功能,可以在邮箱里面和QQ好友聊天。大概在2009、2010年的时候,那时还没有Web微信,我还经常在公共电脑用这个功能和朋友聊QQ。这个功能后来搬进微信里,就成了「QQ离线消息助手」。
④微信曾经尝试过一个「短消息」的功能,可以给QQ邮箱上的好友发一些比较简短的一些信件,就已经跟今天的微信单聊消息很像了。
⑤曾经还有过一个功能叫作「广播」。广播比新浪微博稍晚上线,比腾讯微博都要早一年多时间上线,当时就是希望把Twitter给复制到中国来。这个功能后来因为腾讯集中全公司的火力去做腾讯微博,所以就放弃了。但是,正是因为「广播」,邮箱团队才第一次开始尝试去做社区功能。在此以前这就是只是一个邮箱,大家对邮箱的理解就是一个工具软件,在这里发邮件收邮件,然后就走了。也正因为有了广播的尝试和失败,才有了后来在朋友圈的一战成功。
⑥邮箱有记事本功能,微信有语音记事本插件。
⑦邮箱有「文件中转站」,相当于邮件的附件收藏夹,于是微信有了「收藏」。
⑧邮箱有标签功能,给邮件打标签,微信在提供好友分组功能时,提供的也是标签功能。
……
如果你仔细去发现,还能发现其他的相似之处。
张小龙答:不管是做QQ邮箱还是做微信,我们都追求用户的“自然增长”。微信在 2011年5月的时候才开始做推广,比如在邮箱里面放广告。在此之前,微信没有打任何广告,因为我们还没有看到自然增长的曲线,或者说增长得很慢,没有到一个爆发点。当一个产品还没到爆发点的时候去推放广告,它的投入和收益是不太成比例的。如果一个新产品,我们准备了10万用户作为初始用户,却没有明显的增长的话,后面就不需要继续投入了,即使再怎么推广,可能也只是花了钱,而不能让用户更活跃。
张小龙答:微信的每个版本之间没有任何的计划,往往是上一个版本已经发布了,才开始想下个版本该做什么。所以如果你现在问张小龙,微信两个月以后的版本会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能告诉你,因为还没有决定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互联网产品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没有人可以在一年以前规划好,一年以后该做什么,甚至一个月前都觉得时间太长了。
因为一个月以前的想法和今天的想法已经有区别了,所以我们在最后一刻才决定的东西才能符合我们最新思路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最后一刻才开始想这个问题,这是想不到的,而是说整个过程里,我们每天都在想有哪些东西是好玩的,是值得去做的。
陆树燊答:张小龙评审微信的功能有一个习惯:不看原型图,不看设计稿,也不看 Demo,要体验前后台代码开发好后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功能在给到用户之前有过N个方案,则微信设计师已经设计了N个方案,前后端开发人员已经开发过N个版本的代码。给张小龙体验,然后100个需求能砍掉70个。其中30个再优化N次,才真正发布给用户使用。
张小龙答:在广研(微信事业群前身)里面我们禁止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别是UI设计师。因为大家知道,一旦你用了竞争对手的产品,你一定会受它的影响。你会觉得“哦,那样做是最好的”,你会摆脱不了它的影子。之前我们也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UI设计师一旦用了竞争对手的产品以后,设计里面就会不自觉地带有对方的影子。
所以后来我们干脆规定不允许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个问题对我们公司来说其实蛮严重的,有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觉得只是借鉴一下,但是一旦借鉴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禁止使用。希望大家所在的团队也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不会让大家损失任何东西。
但我们要了解竞争对手怎么办?我们可以让产品经理去体验竞品,让产品经理总结哪些体验是挺好的,UI 设计师知道这些体验是很好的,但是 UI 设计师要自己想办法去实现好的体验,而不是被对手所牵制和影响。
张小龙答:操作的响应速度永远是第一体验。我们在做邮箱时思考:对于一个好产品来说,可能需要满足几个要求,比如“切入要准”“功能设计得要好”。但我们把速度这项单独列出来,就是“速度一定要快”,这个速度是指系统响应的速度。
我们回顾 QQ 邮箱能做起来,有两点是最重要的:第一是简单;第二是速度快。简单和速度快,合起来是「简捷」,简单快捷。「简单和“快捷”是用户体验里面 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在微信 4.0 的时候,点击进入一个会话群的响应速度是挺慢的,我们做了很多的改进来保证进入速度得到提高。而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时间线的流畅度也非常重要,我们的开发在这里做了很多次的重构才保证了流畅的体验感,保证我们速度能超越所有有时间线的产品。虽然为了提升这里的速度,开发的代价很大,但是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
张小龙答:UI 里面最重要的是条理清晰。有时我们会误认为 UI 就是怎么把用户界面表现得更绚丽一些,但是所有的视觉表现都不如条理清晰重要。
举个例子。微信的语音输入条经过了很多进化,现在用的是最下面的式样。
所以 UI 做得绚丽并不是最重要的。微信里面用的东西都很朴实,你不会看到花花绿绿的东西,能用系统控件的就用系统控件,而且尽可能保持一致的式样,包括一种字体、一种控件、一种背景,所有的东西最好只使用一种,不要增加两种或者更多种。
我们也一直鼓励每个界面只有一个主题。学习过摄影的同事都知道,一张照片里面只有一个主题。所以我们不会做两分式的设计,并且每个界面都会突出这个主题,把别的主题都虚化掉,或者把它放到一边去。每个对话框都有一个明显的默认按钮。比如每个对话框右上角都有一个完成按钮,并且是蓝色的。我们还用了文字来规定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要让用户进到一个对话框后立即可以找到哪里可以完成,所以按钮一定要很显眼。
这是一个反面例子:
张小龙答:最初版的微信主色调是蓝色,后来换成了绿色。其实我们现在有点后悔用绿色,因为在很多安卓手机上,绿色的偏色很严重,看起来就是黄绿黄绿的。
刚开始是蓝色的,因为第一个版本是比较匆忙的,当时用的是系统的颜色。后来我们有一个版本就觉得应该调整一下颜色,就换成了绿色了。然而,这个时候微信的产品形态已经基本定型了,用户数也非常庞大,这时再去调整品牌颜色是不太可能了。其实我们现在很纠结,但现在改起来就对形象有影响了。
问:为什么微信只有4个Tab?能把朋友圈做成第5个Tab吗?
张小龙答:源起Tony (腾讯前CTO张志东),他经常向微信团队提一些需求要加东西,我说没地方放了,他就说没关系,你们只有4个Tab,还可以加一个。我说不能这样。过几天Tony又有一个需求,我说没地方放了,他又说,可以加一个Tab。
我想这样的需求反复几次,最后会没完没了。然后我就跟Tony定一个君子协议,两年之内,微信只有4个Tab,不允许再有第五个,因为4个最简单了,一旦变成5个就变复杂了,不好了,对整个产品会有破坏性的打击,然后Tony也认同了,最终变成一个协议就确定下来了。这样就很好啊,我们在做朋友圈的时候,也没有把它放成第五个Tab。然后Tony说这个朋友圈的入口是不是太深了。
我们说,已定过协议了,所以不能放出来,我们自己不能破坏这个协议。当然“朋友圈”能不能放在第五个Tab 上,还有别的原因。它总是有好处有坏处的,至少我们现在能保证两年之内只有4个Tab,但一切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有一个非常大的诱惑,说不定还是会加第五个Tab 的。
张小龙答:在我们最早的微信版本里面,用户自己说的话是不带自己头像的,后面才把自己的头像展现出来,当用户看到自己的头像没有设置的时候,很快就会去设置头像了。可见这样的设计比经由别的环节去引导用户设置头像要自然很多。因为这是用户自发的,而不是被“引导”的。
张小龙答:我们在讨论其他产品的设计的时候,常常会想,怎么才能不打扰到用户,特别是我们想把新功能体现给用户的时候。现在很常见的是用 Tips 去提示新功能,看似体贴,实则让人烦躁,用户会觉得为什么要把这些提示强加到我当前的操作里面,感觉被打扰了。
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不是好体验。做 UI 的同事尽量不需要通过文字的解释就把这个功能做好,最好也不要用 Tips 这样的东西。刚才微博的同事还跟我聊到,做微博的时候,有新功能了需要通过弹 Tips 来告诉用户。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怕用户不知道。
但其实用户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又不会损失什么。为什么所有东西都要用户知道呢?所以产品里面最好能立一个规定,能不用就最好不要用。但是微信也还没做到完全不用。因为微信还有一些地方没处理到位,所以偶尔也会用到Tips。但是自己要知道一点:每一次都是因为做得不好才用Tips。
QQ设计师答:一方面,相比方形,人的头像更接近圆形。圆形QQ头像能更突出头像弱化背景,也更鼓励用户使用真实自拍作为QQ头像。另一方面,QQ作为平台会接入游戏和第三方应用内容,圆形QQ头像在这些方形、异形图标环境中提高辨识度,降低用户的认知门槛。QQ希望给用户传递乐在沟通,展现年轻个性的态度,圆形QQ头像更具灵动和活力,与之无缝衔接的头像挂件也为用户带来更个性化的搭配和丰富的自我展示。
微信设计师答:因为照片本来是方的,方头像更符合用户习惯。
张小龙答:其实第一个版本是在地球上看月球,但是后来就变成在月球上看地球,有了突破性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并不重要。有些人甚至做了一些调研:用户看到这个画面到底有什么感觉?然后把调研结果分享给我,发现用户各种感觉都有,很不一样。然后问他,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回答:能让用户有不同的感觉就对了。如果思路太统一就变成乌合之众和愚昧了。所以这样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微信的 LOGO 放在那里闪啊闪的,那就没意思了,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了。这个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人类的孤独感(这个小人都离开地球了,感到孤独了)。而孤独是永恒的主题。
问:为什么微信没有“系统管理员”这种官方账号?
张小龙答:大概在两三年(这里指 2009 年)以前,我突发奇想,为什么我们给 QQ 邮箱用户的通知信都是“系统管理员”作为发信方,为什么不是我们自己的美女产品经理作为发信方,这不是显得更加人性化一些吗?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再也不用“系统管理员”这个账号来给用户发信了。用户收到的每一封来自“系统管理员”的邮件,都被替换为一个真实的产品经理。如图中案例所示,会看到真实的产品经理的落款,有她的头像和名字。
为了能做出这个效果,我还特地请同事们到我的车里去听MJ的音乐,觉得这样效果会好一点,让他们能找到做这个页面的感觉。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向外界所有的评论家表达:如果你说我是错的,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 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
张小龙答: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 10 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就像微信 7.0 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尤其是 UI 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同理到社交上,如果你看不见这个朋友,这个朋友十年没见了,他其实不是你的朋友了。当你看见他,他才是你的朋友。王阳明的书还可以跟量子力学结合。我们微信 7.0 那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完全符合量子力学的角度。因为一个粒子,当你观察它的时候,它才存在。你不观察它,它就是一道波。
我觉得可以代表这次更新的每一个功能,刚好连起来了,而且我也觉得特别简洁,没有任何修饰和形容词。我自己觉得挺好的。我看见你,代表了通过视频号看到另一个身份的你。笑脸,代表了你的状态。烟花,是代表新的表情。一首歌代表了新的音乐播放。你看见了你,其实代表直播,通过你的眼来看到你眼前的世界。
张小龙答:我发现大家对于这个词有特别多的一些误解。大家都会说,因为大家都离不开微信,所以才会说“用完即走”,去年对这点可能没有解释得特别清楚,我其实只说了上半句话,用完即走,但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
我发现大家对于这个词有特别多的一些误解。大家都会说,因为大家都离不开微信,所以才会说“用完即走”,去年对这点可能没有解释得特别清楚,我其实只说了上半句话,用完即走,但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越高的效率越好。 当我们完成一个任务以后,我们当然希望用户能做别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耗在一个工具里。
比如说用微信,我们当然希望微信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帮助,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用户一直低效率地在微信里处理事情,如果他一天信息的处理要用两个小时,那我们应该帮助用户尽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处理完,而不是说一定要把两个小时的任务变成三个小时,让他在微信里花费更多的时间,我认为如果那样就不是一个用完即走的概念。
所以用完即走和用户再回来,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只有当一个用户在一个工具里用得很愉悦,用得很高效,他才会下一次回过头来使用这个工具。我们现在说的小程序也是这样的,小程序应该是帮助用户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面完成一个任务,并且离开这个小程序,这样的话他才会有很好的体验,下一次他会继续回来用这样一个小程序。
张小龙答:推荐的东西,如果把它定义为是娱乐时段的话,那么它是在这里娱乐消费的。目标是消耗时间的。在这一个板块,并不是说非要他立即就走。用完即走并不是说用户必须使用的时间越短越好。就像一个 120 分钟的剧,不是说为了让你用完即走,我用技术让你 60 分钟看完,这样就不合理了。
答:很早之前,QQ 和 新浪微博就撤除了吸烟表情。据悉这是北京控烟协会活动的结果,控烟协会认为这些软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一次发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诱导青少年吸烟的倾向。
张小龙答:我们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称呼用户,而是应该当朋友一样称呼,所以应该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这个写进我们的产品条约里面去了。
张小龙答:在我们对公司的一次培训里面,有个同事问我微信的战略是什么?我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我说微信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应当想如何做好这个工具。在同事们的心目中,微信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大家认为微信是一个平台。
但我认为微信是一个工具,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我并不认为一个工具是一个很低层面的东西,事实上人类从原始人进化智能人类的过程,就是因为人会制造工具,我们所用的绝大部分的产品本质上来说都是工具,但是工具有好坏之分,能够做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其实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说我们要做一个平台,我会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一个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
问:为什么微信的设计很克制?
张小龙答:克制这个词从来没有在我的脑袋里面出现过,如果说做一些事情我们要求自己很克制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样行为?那是一种自我压制的行为,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在做这样的决定时我们要自我压制,或者说自己切割掉我们很多想要做的事情,那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相反的,我们在做很多很多决定的时候,反而要去判断什么样的东西是最合理的,合理性才是这里面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会舍弃掉很多很多本来想要做,后来发现做不好的东西,这种舍弃并不是因为说我们很克制,所以我们少做一点,而是说我们发现有很多事情做不好,或者说有很多决定它一开头是错的,或者说很多的想法,最后验证可能是行不通的,那我们如果硬要去做这些事情是不合理的,我们会把它舍弃掉,而不是说我们要克制。
张小龙答:我其实一直很不喜欢浮窗。因为它就像狗皮膏药。这也是 PC 时代大部分网页浏览的体验都不好的一个原因。
为了解决一篇文章要很久才看完,而中途要不断处理微信消息的需要,我们有了浮窗功能。但它并不完美。很多时候,一篇文章,一个长视频,是要分很多次才看完的,如果每次都要先拖到浮窗,也是很繁琐的。
现在,微信提供了一个尚未看完的内容的列表,方便可以随时找回这些内容继续看完。尤其是对于长视频,更加需要随时可以切走,然后又能快速找到。直播也一样需要。
Kantzou答:我每次在「知乎」上吐槽 Android Design 的时候,总是会有人在下面说,“哎呦,原来「微信」的安卓版做那么Low是嫌 Android Design 做的不好啊。”这种评论,我都不会回复。
我讲一下为什么差呢,举个例子:我给我爸买了个安卓手机,给他用。「微信」在那个时候,Tab 栏是在顶部的,然后我告诉他,“哎,左右滑动是可以切换的。”
我观察他用,我会发现:4.7 寸屏,他往上按的时候,他不会去滑的,因为他看到那里有个字,他就会去按,因为他没有学习到那个程度。Android Design 的问题在于太超前,我这么说,那些喜欢 Android Design 的人心里会不会更舒服一点?
为什么乔布斯那么牛B?是因为他知道,触摸屏出来以后,人的自然反应就是「press」,而不是「滑」。「滑」在现今这个阶段还不够自然。Android Design在这个问题上解决的不好,因为绝大多数的大众不像我们,我们是已经充分学习了的。
我相信很多大众,比方说不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你去让他们用一下 Android Design,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点,很费劲的点,Android Design为什么会做成这样?他觉得啊:大屏一定要做的让人方便,所以操作是滑动,这样不用让他点击,就不会让他觉得那么累。
所以我为什么觉得谷歌是一个除了个别 App 设计的不错,其他 App 设计的都很烂的公司。谷歌设计的真的不好,我说的设计的不好,不是皮毛上面,所以你不要跟我纠结这些细节,我说的是他的逻辑不对,谷歌是一个太工程师思维的公司。
Android Design 有个「应用抽屉」,我跟我爸说,“我给你装微信了”。他问,“在哪里啊?”我说,“点那个地方。”“哦”他说,“知道了。”下次又问,“微信在哪里啊?”我跟他说,“点那个地方。”三次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张小龙答:给用户选择权。为了保持微信的简单,在微信里面,除了核心功能,大部分的功能都做成插件的形式。这个方向很早就定下来了。这让我们就算加了很多东西,也没有把微信变得复杂。
陆树燊答:微信团队的基因里原来就有实验室文化的,这个要从微信的历史说起。微信团队在做微信之前做的是 QQ 邮箱。QQ 邮箱里面有一个功能叫“邮箱体验室”,用户在这里开通一些新奇的功能。QQ 邮箱正是靠一次次的实验,尝试各种功能,才从一个烂到没人用的鸡肋邮箱,慢慢变成雄踞行业第一位置的七星级邮箱。
同样的,微信也继承邮箱的体验室,有了「第一个实验室」,那时的名字叫「插件」。所谓插件,就是把功能选择的权限给到用户,用户觉得喜欢和需要,就「安装」插件,觉得不需要,就「卸载」插件。而开发团队届可以通过看用户安装和卸载的情况来决定插件的去留。
于是,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变成不可插拔的功能了,比如朋友圈,现在已经不能卸载了;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不见了,比如微博阅读。
后来,大概在13年,微信5.0发布前后,微信插件改叫「功能」,深埋在微信的设置选项里面。因为随着微信用户量的增长,用户习惯的改变,早期的那些插件功能已经被证明不需要了,但又有个别老用户在用,不好删除,就把它们的入口深埋起来。比如语音记事本、QQ 离线助手、QQ 邮箱提醒、群发助手。
这个修改,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微信的第一个实验室时代结束了。这一轮实验,基本伴随着微信团队在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和成长。实验之后,微信也奠定了它的行业地位,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船票」。
张小龙答:对于一个产品,我们更应该偏向产品本身还是运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也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只是看各家的特长和偏好了。而且对于不同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偏重点。
而我的观点是做一劳永逸的事情是最好的。很多开发的同事知道,在开发上我们到底是要做「类型」还是做一个一个「实例」?如果我们不是把各种订阅内容抽象为一个订阅平台的话,可能就会做了很多很多的「实例」出来,产品变得非常复杂。比如微信的「漂流瓶」和邮箱的「漂流瓶」到底有什么不同?
除了微信的「漂流瓶」可以发语音,在产品结构上的不同在哪里呢?邮箱里面的「漂流瓶」有不同种类,比如「同城瓶」「交友瓶」,它更偏运营一些;而微信里面的「漂流瓶」就只有一种。因此我们发现,在邮箱里面这样做,我们会因为用户的需求类型增加,需要不断地增加内容才能满足用户,可以想象这么运营下去,会把大家都累死。
所以我们更加倾向直接做到最本质的东西,至于它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那是用户自己的行为。我们做一个「类型」,而用户自己来产生「实例」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我们用「类型」的思路,把所有「实例」都做了。
我们按此方法做完很多特性以后,发现已经没有改进的空间了,也不需要去改进了,一改进可能就不对了。因为一改进就可能变成去把它「具体化」,一旦开始「具体化」以后,就需要不断地「具体化」,就没有可以想象的空间了。
张小龙公开演讲和媒体采访报道。 陆树燊(前支付宝资深产品经理,微信创始团队成员)的微信公众号:行者慎思。 Genie(微信产品经理)的产品分享。 KantZhou(拼多多用户端产品总监,前微信产品经理)的产品分享。 啃饼(微信研发工程师)的微信公众号:啃饼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