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卫星应用史话和业务运营
共 7410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3-10-08 13:48
漫谈卫星应用史话和业务运营
文 | 谢鹰
今年是中国联通1号卫星地球站开通运营50周年,中国联通拟在卫星地面站开展一系列卫星应用推介会,以纪念卫星通信应用进入中国五十周年。华为Mate60推出卫星通话功能,卫星通信应用从专业市场进入大众消费市场,陆续有很多朋友在咨询卫通通信业务运营相关话题,遂以本期笔者漫谈聊聊卫星通信应用史话和业务运营的话题。
二战后,卫星通信横空出世。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我国开始迈入卫星时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带来了两套卫星通信设备,将中美领导人历史性会面第一时间传回美国。尼克松访华结束后,在周总理的指示下,买下了美方带来的卫星地面站(花了100多万美元),并进行技术研究,1973年7月4日,1号卫星地球站开通运营,开始通过太平洋上空的国际卫星,提供国际通信服务。1974年3月25日,2号卫星地球站开始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卫星,开通对亚、欧、非的国际通信电路,从此开启了我国卫星通信发展的序幕。
1984年,东方红二号卫星同步轨道定位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自己的卫星通信网络,但在容量、性能、寿命等方面,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1997年,东方红三号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采用全三轴姿态稳定技术、双组元统一推进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等先进技术,达到了国际同类通信卫星的先进水平。
90年代以后,我国卫星通信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香港成立了亚洲卫星、亚太卫星公司,内地成立了鑫诺卫星公司。2001年,电信行业重组,组建中国卫通通信集团;2008年电信行业重组,网通与联通合并成为新联通,中国卫通一拆为二,卫星资源划归航天科技,卫星运营牌照划至中国电信;2018年,中国卫通(航天科技旗下)重新获得基础电信牌照,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交信集团也陆续获得卫星业务基础运营牌照。
卫星技术进步大大促进了卫星应用的发展,特别是甚小孔径终端(VSAT)出现后,VSAT组网灵活、成本低、应用多、安装操作简单,大大促进了卫星应用普及,摆脱了以往从大型卫星地球站到大型卫星地球站的通信。卫星通信使用的频率也从L频段、S频段、C频段,逐步走向Ku、Ka高频段,也正是Ku、Ka频段在卫星网络中应用,使得VSAT应用走入各行各业。
技术的迭代促使卫星容量从几百兆提升到几个G,通过频率的不断拓展,卫星终端口径也开始越来越小,其应用也越来越灵活。卫星覆盖也从传统大波束覆盖,开始走向高通量卫星点波束覆盖。高通量(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简称HTS)卫星通信技术出现,使得卫星容量从几个G提升到上百G甚至到1T量级,也让传统卫星的大波束覆盖,升级到数百个波束覆盖。在不同的波束里,频率、极化方式得到复用,使卫星进入宽带互联网时代。宽带卫星互联网业务应用开始在海洋、航空、陆地等场域应用。
卫星通信设备发展始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彼时高轨道卫星(GEO)位于3.6万公里的高空,由于物理距离等客观因素,导致卫星通信的时延问题时常发生。但越来越多的通信业务则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轨道卫星(MEO)和低轨道卫星(LEO)星座由此应运而生。
依托5G产学研用的强大优势,我国高通量卫星和低轨道卫星星座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移动通信的中坚力量,如华为、中兴、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都积极投身于卫星互联网相关行业,移动通信网络从平面走向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发展趋势明显。
为了满足移动通信天地一体化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在第17版(Release 17简称Rel-17)中,将卫星网络和技术融入移动通信标准体系,提出了面向非地面网络(NTN)的5G NR,这里的NTN包含GEO同步卫星、MEO中轨卫星、LEO低轨卫星等多种卫星通信形态。
当前,手机与卫星直连大大促进了移动通信网络与卫星网络融合,虽然当前的手机直连卫星尚处于在短消息、语音通讯层面,与5G NTN没有直接联系,但StarLink与T-Mobile携手合作推动下一代LEO星座建设,卫星宽带直连手机或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主要发展方向。而这种方案也颠覆了传统移动通信的覆盖解决方案和思路,未来陆地移动通信重点是解决室内和密集城区覆盖和容量问题,而在广覆盖区域则依靠LEO卫星网络直连手机,满足无所不在的移动通信需求,这符合6G时代天地一体化无线泛在网络的发展愿景。
卫星业务在我国需要持牌照运营,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22年版)》规定,涉及到卫星运营牌照有A13、A23等两种牌照。
A13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下面分别有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A13-2卫星固定通信业务,A13运营牌照就是基础电信业务牌照,目前拥有A13卫星运营牌照的公司,国内仅有中国联通(A13-2)、中国移动(A13-2)、中国电信(A13-1/2)、中国卫通(A13-1/2)、中交信通(A13-1/2)等五家。A13-1包含天通、海事等手机终端类业务,比如天通卫星采用了174号段;A13-2包含各类固定、便携卫星业务,比如机载卫星通信业务等。随着华为Mate60卫星通信功能进入消费手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都在积极申请A13-1牌照,估计很快就能拿到。
A23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下面分别有A23-1卫星转发器出租和出售业务和A23-2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国内拥有卫星资源的公司有中国卫通、亚洲卫星(中信卫星)、亚太卫星等三家公司,申请A23牌照要相对容易些,比如A23-2 VSAT牌照国内只少有数十家企业已获得。
卫星业务运营至少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要业务牌照经营许可,其次要完成卫星频率协调,再次要解决网络安全监管,三者缺一不可。
华为Mate60的卫星通话功能,将高高在上的卫星通信功能直接面向普通消费终端,给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着实添了一把火,将卫星拉下神坛,走向普通大众,特别是卫星直连手机的趋势,使得卫星可以从现在的数万最多几十万用户量级,拓展至上亿用户量级,无论是用户的智能终端,亦或是驾驶的汽车,使用的工具物品,未来都可能用上卫星互联网产品。与5G的融合发展,为卫星互联网未来的规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卫星终于从通信发展的边缘角落走入主航道,我们相信卫星互联网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与地面移动网络深度融合,6G空天地一体化无线泛在网络时代终将来临。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