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必备,月活 2490 万的产品要上市了!
共 2346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6-10 20:41
有这么一类产品,打工人可能一两年甚至几年才会用一次,但你一定不会把它从手机里删除。
有这么一类产品,当你处于使用周期内时,你打开它的频率可能比微信还高。
可能有人猜到了,我说的就是招聘类产品。
对于打工人来说,每当需要找工作都会去招聘平台更新自己的简历,然后通过不断的投递来获得面试机会。
周末我看了一份招股书,是「BOSS直聘」的,相信很多读者对这款产品都不陌生。
他们 2021 年前三个月的平均月活用户达到了 2490 万,累计有 620 万认证企业用户,其中有 82.6% 的都是中小企业。
营收方面,2020 全年营收 19.4 亿元,同比增长 94.7%。2021 年第一季度,BOSS 直聘的营收达到 7.9 亿,同比增长了 179%。
从用户规模和营收增速来看,这是一个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业务,选择这时候上市也正是好时候。
招股书透露,BOSS 直聘计划通过 IPO 募资 10 亿美元,整体估值 80 亿美元,上市地选择了美国纳斯达克。
从直观角度看产品定位,BOSS 直聘主打的是直聊,直接跟老板聊。
确实,起初 BOSS 直聘通过这个差异化定位作为切入点杀入了招聘市场,踩上移动互联网风口后借助手机端的直聊功能俘获了一批用户。
但谁都知道,现在你去 BOSS 直聘找工作,对面跟你聊的那个人很大概率不是老板。
那么,BOSS 直聘是在骗人么?
局部看,是的。
整体看,又不是。
注意前面我提到的一个数据,他们 B 端企业客户中有 82.6% 都是中小企业,按照分布看,小型企业占比应该会更多。
所以,如果你不是投递大厂工作,那跟你聊的说不定还真是老板,或者说是直接的招聘负责人。
相比传统 PC 时代的招聘模式,BOSS 直聘通过移动终端完成人岗匹配,并且借助一定的智能匹配算法提高求职招聘效率,这是他们的优势之一。
很多人说,BOSS 直聘就是通过直聊功能脱颖而出的。
在我看来,并不完全如此。因为单一功能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门槛,也不是什么突破性的业务。
BOSS 直聘创立于 2014 年,那一年有一个社会背景,就是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浪潮驱动了对人才需求的井喷。
除此之外,传统招聘网站效率低、求职路径长、反馈周期慢,这些痛点也都给 BOSS 直聘创造了机会。
所以,需求大、打痛点、外加一些运气,他们走了出来。当然,我相信这跟团队对于业务和产品的打磨离不开。
从需求角度看,求职招聘是一个低频刚需场景,跟之前我在文章里提到的二手电商、医疗服务产品类似。
同样,对于低频来说,重营销是一定会采取的一个策略。
这一点,在招股书里也得到了验证。BOSS 直聘在 2019年和 2020 年的销售及营销支出分别占总收入的 91.8% 和 69.3%,可以说,赚来的钱大部分都做了营销。
高营销投入的背后换来的是高增长。
2019 年至 2020年,BOSS直聘的平均月活用户从 1150 万增长至 1980 万,同比增长73.2%。2021 年 3 月,BOSS 直聘的月活用户增至 3060 万。
2019 年至 2020 年,BOSS 直聘的付费企业客户数由 124 万家增长至 223 万家,同比增长80.1%。
没有花钱的不是,砸钱换取市场份额,烧钱把故事做大,在这个商业模式单一的市场,谁的份额大,谁就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为什么说商业模式单一呢?
对于求职招聘市场来说,平台盈利主要靠收取 B 端客户的服务费,从几千到几万甚至更多,每发展一个企业客户,都是金主。
有了 B 端,还需要 C 端的支持。所以,在求职招聘这种双边市场下,冷启动以及持续提高匹配效率就成了关键。
在冷启动上,前面也说了,BOSS 直聘踩中了风口,供需双方都增加的时候,他们的产品快速满足了这类人群的需求。
在匹配效率上,人岗匹配可以通过算法完成,对于低频刚需来说,要提高留存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效果。
说白了,只有这次在这快速找到了工作或者招到了人,下才会来。
为了保证效果,持续的技术和运营投入少不了。
即便数据增长好看,但公司依旧不赚钱。2019 年净亏损 4.68 亿,2020 年净亏损 2.85 亿。
不过,或许这是完成规模化和市占率过程中的阵痛。
对于互联网人群来说,找工作的渠道其实也就那么几个。但对于全量市场来说,BOSS 直聘的占有率依然不高。
虽然前面已经有很多个招聘平台了,但依然没有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也说明了这个市场的高度分散,同时也意味着机会。
不过有一点我倒觉得挺有意思,就是 BOSS 直聘服务了大量的中小企业。
虽然我们这个圈子里找工作看到的都是各种头部企业,但海量的中小企业才是支撑他们的关键。
蚂蚁虽小,但聚沙成塔的威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对于一款产品,除了体验它的功能,还可以去了解下背后的业务特征和需求特征,这也会帮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款产品。
对于低频刚需的产品,你还知道哪些?
················· 唐韧出品 ·················
昨天写了篇关于电信诈骗的文章,没想到有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而且确实有不少人上当过。
这种骗局其实很好识别,尤其是家里年纪大点的人,建议你们提前做好科普,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