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新创业AR,为什么一定会失败

爱泡研究所

共 3295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6-25


素有“行业冥灯”之称的罗永浩,宣布退出所有社交平台,再次埋头创业。


这次罗永浩的创业方向,直指最近大火的元宇宙AR,他表示:“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想在AR时代抢先做出一个像2007年的iPhone+iOS一样的东西,成为下一个平台上类似苹果一样的公司。”

此番操作,不禁让大家纷纷调侃:完了,AR危,元宇宙危。

而在科技每日推送看来,罗永浩此次杀入AR领域,必将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干一行赔一行
屡战屡败的“行业冥灯” 

其实说起来,罗永浩的几次创业经历都不太好,这也让其背上了“行业冥灯”的尊称。

2006年,罗永浩放弃当时5、60万的年薪,毅然决然从新东方辞职,创立了社交平台牛博网,开启了其壮烈的创业之旅。 

彼时博客文化在互联网蒸蒸日上,牛博网也一度聚集了梁文道、韩寒、柴静等一批“名家”,并在2008年访问量突破百万。但由于博客的衰落和微博、微信的崛起等一系列原因,牛博网最终在2013年关闭了服务器。

2012年,他投身手机行业并创办锤子科技,目标是收购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但结果是公司倒了,他也背上6亿巨债。


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创业,而是再次转行选择了社交软件。

2018年8月20日,子弹短信发布。并迅速引入高榕资本、成为基金,完成了1.5亿元的A轮融资。

如此发展速度让罗永浩看到了新希望,扬言要拿下10%-20%的通讯工具市场。但仅仅只是半个月,子弹短信的下载量一落千丈,恰如仅仅一次心跳的曲线。

2019年他又换了一个行业继续干,这次跨度非常之广,从互联网转到了电子烟,但刚推出产品不到半个小时,国家就颁布禁止网售电子烟,罗永浩也成了“干一行完蛋一行”的标杆。

细数罗永浩的创业经历可以发现,他总是从一个风口跑到另一个风口,一直在努力,却从未成功过,带着一腔热血来,最终留下满地鸡毛。

很显然,罗永浩虽然是个创业者,但并不是个很会经商的人。

和罗永浩一起出资创办牛博网的黄斌就曾点评:“从经商角度看,老罗并不是个适合去独立经商的人,他必须要有合作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整的地方,如果我给自己独立经商打80分,老罗可能只有60分。” 

性格短板太明显

除了不太会经营,罗永浩的性格也导致了他的公司活不长久。

在创立锤子科技时,罗永浩就暴露了自己性格上的短板。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按照锤子科技前员工唐拉拉的说法,“罗永浩非常偏执”。

比如在细节方面,小到连一张手机壁纸都要亲自挑选;在设计上,要求按键跟前屏之间的缝隙必须为 0.15 毫米;塑料边框和玻璃前屏、背板颜色一致;集线器(出厂时用于缠绕数据线的装置)不得超过三个黑点......

而且,罗永浩的商业欲望太淡,又太过在乎自我和价值观。


在发布T1手机时,锤子科技原本生产了白色和黑色两个版本。“我一早就知道,做白色版本是自杀式行为,T1的外观设计是三明治结构,白色机身意味着——前框后框中框前玻璃这五个白色相互连接,白和白之间只差5%就会很不舒服。”

但罗永浩一意孤行,“但这是我的一个心愿,我喜欢白色。”

最后,老罗和他的团队花了很大力气来改善这些问题。但白色T1最终良率不达50%,黑色卖一台有100多元利润,而白色卖一台亏一台。

再加上,罗永浩太过理想主义,也不具备管理才能。

在发布OS阶段,罗永浩并没有引进非常专业的管理团队,他自己也不具备管理才能,导致OS的整个研发效率极其低下。“老罗喜欢那些有才华的、拔尖的人,他们有时候会把工作当成创作,这在大公司是行不通的。”一位了解罗永浩的知情人士这样说道。

“解决问题这样,当时要是不......就好了。”罗永浩每一次失败后都会去反思之前失败的原因,但作为一个企业家除了事后的反思,明显事前的前瞻性更为重要,很明显,他还差得远。

罗永浩本人曾表示,如果锤子科技有一天倒闭了,最大的原因肯定是我。今后投身AR领域,他本人的性格不知道又会不会成为他创业的阻碍?

文科生的科技公司

除了不太会经营和性格上的缺陷,罗永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

罗永浩的知识结构比较杂,他高中退学,倒卖二手书和车,后来入职新东方,他讲故事和造金句的能力毋庸置疑,在新东方当老师的时候,罗永浩就曾凭借金句频出的教学视频,在校内网走红,与之一同风靡网络的还有他的“老罗语录”。

这时候的罗永浩无论是作为一名风趣幽默的英语老师,还是一位有梗的初代网红,无疑都是成功的。

但文科出身的罗永浩,显然不具备研究AR这个高科技领域的知识。

现阶段市面上的AR眼镜主要分两类。

一类主打轻薄、便携的AR眼镜,功能较为单一,外观形态与普通眼镜接近,如North focal等。

第二类以微软的Hololens为代表,内置主控芯片、SLAM算法、多个深度摄像头等,有手势交互和环境追踪等功能,但体积庞大且笨重,主要是以头环、头套和头盔等为主的形式。


而这两类眼镜的主要技术难点无疑都是:光学和SLAM算法

光学:目前AR的光学成像系统,由微型显示屏和光学镜片组成,通过光学镜片组件对微型显示屏发出的光线束进行反射、折射、衍射,最终投射到人的视网膜上。

而由于AR是要在透传的同时,看到真实世界和虚拟影像,所以它在光学结构上比VR要复杂很多。

SLAM算法:因为AR的影像是要叠加到现实世界上,所以它需要对现实世界的物体进行有效的感知。

目前接触到的设备,还很难做实时的SLAM,只能做各种平面检测、人物检测等。


除此之外,内置的主控芯片也是罗永浩需要头疼的问题。

早在2017年,华为就评估过了AR/VR的具体技术路径和其中的供应链细节。

当时的结论是,很难量产,其关键之一是芯片和显示技术。当时,华为的团队即已看到,未来能够突破AR/VR产品的关键。肯定不是罗永浩长期吹嘘的,只靠组建的团队取得的工业设计,或随便寻觅工厂制造的基础技术,而是芯片。

目前锤子科技的核心团队早已四散,罗永浩本人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产品、技术专家,也没有马斯克那种物理学功底,能从头学起画火箭图纸。

罗永浩选择在AR行业开荒,是个艰难的活。

AR目前没有过成功案例

AR是当下最火热的赛道之一,也是创业热门领域。


这其中,谷歌、微软、苹果、Meta等海外科技巨头已耕耘多年;

罗永浩的“老对手”、国内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也纷纷出了概念AR眼镜;

另外,还有一批创业公司如Magic Leap、Rokid、Nreal等都在争抢AR这张通往未来的门票。


但全世界来看,AR技术也远远谈不上成熟。

以苹果为例,其万亿市值,财力雄厚,技术研发设计够强悍了,可经历7年的研发,能够上市销售的AR头显依旧未见踪影,足见AR技术研发的难度。 


而决定要在AR上与苹果死磕的Meta,他的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刚宣布要离职,理由是她本人并不看好Meta当前的AR/VR战略,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据《The Infomation》报道,受挫的Meta正在计划改组其虚拟现实团队,除了停止招聘外,原定的Meta的第一个AR产品——Project Nazare已经被取消了。

媒体甚至预测,数年之内,Meta的第一款AR眼镜都很难发布出来。

看得出来,当下的AR工程化路径依旧十分艰难,AR终端市场迟迟未有一款颠覆意义的产品推出,许多大厂都在苦苦挣扎。 

一位AR领域的资深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大厂仍在纠结还没有一款符合‘标准’的光波导元器件问世。在光波导模组标准尚未确定之前,各家对于衍射和阵列波导的争论不断。”

在最近的采访中,罗永浩曾表示,这么多科技巨头和终端设备厂商都进入了AR,但都没有直接All in。

可这么多的巨头都没有解决的AR难点,罗永浩就能攻破吗?

END•

- 往期推荐 - 
bilibili/新浪微博/西瓜视频:爱泡研究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点个「在看」和👍

↓戳这里,看更多精彩内容,还有超多“福利
浏览 1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