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忙,还依然做不好事情?

共 2104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0-10-01 15:12

一直都很喜欢《重来》系列,最近出了《重来3:跳出疯狂的忙碌》,第一时间在微信读书中阅读了,让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冷静」和「效率」,本文主要说说效率的问题。

书的作者是贾森·弗里德(Jason Fried)和戴维·海涅迈尔·汉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37signals 公司的创始人。他们推崇的一些理念和企业文化是很多国人所羡慕的,比如:

  • 认为每周工作 40 小时就足够了;

  • 不做不值得做的事情,不要让自己看起来非常的忙碌;

  • 在夏季享受 3 天长周末;

  • 推崇远程办公;

  • 反对工作狂,倡导公司管理者建立更为冷静、高效的企业文化;

  • 减少浪费,减少干扰和持续压力做事;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做法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是这样,这家公司从创业开始起就是持续赢利的。说明即便是远程办公,即便是不用 996 ,他们也能进行高效的协作和产出。这种高效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由于一些原因,一个项目几经周折,最后由产品团队来进行收尾,我也参与了部分代码的编写和一些遗留 Bug 的解决。当然也少不了加班加点,最近项目告一段落,思考下来,很有感触。

业务的理解

技术人的目标是要实现业务,所以要充分理解业务,再厉害的技术也是为了实现业务目标,否则就没有价值。理解业务才能做好规划和设计,才能以高效率的方式去编码,才能减少反复。

道理谁都明白,但一做起来,很容易只管技术细节,包括一些高级开发人员也是如此,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开发完功能,但不知道功能是干嘛用的。脱离了客户真实的使用场景去思考和验证,所有的点都完成了,面不一定是完成的。

我认为不管是哪个级别的开发人员,都应该对业务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事半功倍。

没有哪个项目是不”急“的,越急越容易乱,越急越容易采用看起来很方便的方式去行事,因为梳理业务需要花时间、代码的架构设计需要花时间、前后端的规范定义需要花时间,最终就是钝刀子砍柴,又累又慢。

持续下去就会变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想重头进行梳理和调整,又怕”浪费“更多的时间,维持现状只会做更多的无用功。

所以,一旦发现有这种”急“的征兆,就一定要先冷静下来,做好规划和设计,再动手也不迟。很多时候”急“只是我们为自己偷懒找的一个借口而已,相比较分析、规划、设计、直接写代码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自我验证

开发人员通常都非常的自信,会很干脆的回答:问题搞定,绝对没有问题;这次真的没问题了。话音未落,测试就已经发现业务走不通或者其他的关联点又坏掉了。

代码写完就等于功能做完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种情况是业务不了解,不知道怎么验证;另一种情况是想着反正有测试,提交代码让测试进行验证。我对测试的理解是:

  • 测试只能证明 Bug 存在,不能证明 Bug 不存在;

  • 测试是最后一道屏障,而不是发现 Bug 的机器;

每个人都应该对最终结果负责,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的代码按照业务的角度去进行自测和验证。盲目以为快速提交代码就是效率高,殊不知,不停地反复,会造成多方资源的浪费,效率低下。

执行力

任何事情再怎么分解,都需要团队协作去完成,说团队的执行力不行,原因一定不是团队成员,而是团队 Leader ,目标是不是分解的很清楚,比如说:张三,你下楼去买点水果上来,只要张三有钱、能走路、知道水果摊在哪,就能去执行。所以,只要满足下面两点,就不存在执行力的问题:

  • 目标需要清晰

  • 分解的目标有能力做到

目标清晰体现在双方的理解可以达成一致,所以需要尽可能的细化,越是宏观的,抽象的,不同的人理解就会不一样,理解不一致造成的反复是低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能力做到,需要 Leader 对成员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地分配任务。能让每个人既能胜任,又有所挑战,是一件挺难的事。

干扰

最后说说干扰,在《重来3》中也提到上班时反而没法完成工作,

问问人们在必须完成工作的时候会去哪儿,你极少能听到这个答案:办公室。没错。当你必须把工作做完的时候,你极少会去办公室。如果必须去的话,也是在清晨、深夜或周末的时候。只要>是没别人在的时候就行。而在这种时候,它甚至已经不算是“办公室”了,只是一个无人打扰的安>静空间。

常见的一些干扰:

  • 嘈杂的办公室环境;

  • 手机各种 App 的消息;

  • 同事的咨询;

  • 各种工作群的消息。

曾经一段时间,我大部分的工作是下班后完成的,一天下来,回想一下,好像非常的忙,但又感觉什么事都没做。当然面对上面的一些干扰,也有一些解决方法:

  • 买一个降噪耳机;

  • 手机调成静音,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克制,不能习惯性地去看看;

  • 沉淀文档,让一些常见问题,可以通过查阅文档的方式找到答案,固定时间解答同事的问题;

  • 阶段性地查看群消息。

总结

作为一个技术人,要想办法去”偷懒“,正确地去”偷懒“,找到”偷懒“的途径和方法,这个过程是困难的,需要不断地思考、总结、实践,等真正学会了”偷懒“,也就高效了。

浏览 2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