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打造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共 2765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2-01-16 08:24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消费互联网服务和相关设备生产制造等领域诞生了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在用户规模、资本市场价值、产品制造和出口能力等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在网络社交、移动支付等领域出现了我国原创和领先的商业模式,在5G、人工智能的图像和语音识别等技术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领先地位。
“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提高数字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打造我国数字经济新优势。
什么是数字经济“新”优势呢?
从现有的消费互联网优势出发,进一步打造产业互联网优势,被广泛认为是“新”优势之一。这不仅是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企业的普遍认识,如三一重工专门成立了树根互联,并在2017年就发布了“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是数字经济企业的普遍认识,如腾讯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在产业互联网,并因此调整了产业架构。
我国是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发展层次多样;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数据要素丰富、数字技术先进的国家之一,产业互联网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但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和底层技术有较大差别,各行业自身的技术特点不同,我国在不同行业中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链和价值链控制能力也各有不同,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上还存在着“卡脖子”问题。
因此,要打造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简单的复制消费互联网发展路径并不一定能带来产业互联网的优势,需要结合我国产业升级的需求和数字化面临的痛点难点,循序渐进的解决企业“降本增效”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企业密切配合,正在不断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产业升级路径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从易到难、聚点成网、财务上可持续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新”路径。
提高销量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动力之一,也是依托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的突破口。无论是已经成为销售和售后服务人员必备工具的企业微信,还是各行业龙头纷纷推出的直播带货、社交电商、信任电商、兴趣电商等,本质上都是希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产品售价,或精准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复购率。但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就不仅需要更好的了解、追踪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更需要通过洞悉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品创新。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服装鞋帽、食品家居、美妆日化等产品迭代极快的领域,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新国货”、“新国潮”等产品创新的不断涌现。这些创新,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市场驱动创新的新模式,即企业通过社群运营、电商数据或敏捷的AB测试,快速进行产品迭代,或建立新的产品品类,从而实现了国产品牌对进口品牌的替代。
如泡泡玛特通过运营超过2000个线上的“兴趣社群”,吸收玩家信息,设计和发布商业化活动,精准满足和引导玩家需求,从而实现了疫情期间半数销售由线上小程序成交的成绩。
甚至在汽车等传统上认为不可能由消费者主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五菱宏光也通过洞察企业微信车友群里年轻女性的用车需求,并通过社群与消费者多次沟通,反复修改设计,而最终形成了爆款MINI EV新车型。
而产品创新要想持续成功,离不开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创新。即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推动组织升级,提高协同的效率。这不仅体现在企业微信等更加通用的办公平台、更加灵活的SaaS部署对企业原有的OA和ERP等数字管理系统的持续优化和整合,更体现为围绕产品创新而重构管理和生产系统。比如索菲亚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和门店沟通后在前端提出需求,企业微信工作后台会连接全国7个工厂,5万多名经销商员工,实现全屋订制家居这一个性化产品的规模化交付。
除了企业内部必须通过整合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协同效率外,更有价值的是通过数字化改造供应链体系,实现“多、快、好、省”的柔性生产,即以远超于海外大品牌产品的速度上架更多、更便宜且质量不错的新品。这种聚点成网,就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实现的从企业到产业的产业互联网。
在服装等我国具有极强的全供应链组织能力的产业中,这一产业互联网已经开始显现,并有效地对冲了劳动力成本上涨,推动了这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二次转型。比如广州企业智衣链通过将定布料、裁床(剪出形状)、车缝(缝接)、质量检测、入库、发货等环节的数据同步到企业微信工作台的一个应用上,实现了上下游30余家企业的协同,甚至能做到新品接单后的当天或者最晚48小时内出货。
基于产品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产业互联网汇聚了上下游的需求、资本和产业知识,加速了行业知识外溢以及资本和技术的匹配进程,进而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创新。比如在鞋类行业中的时谛智能SaaS协同设计平台,通过为鞋类品牌、鞋类贸易商、材料厂提供在线设计工具和渲染平台,更好的整合订单和设计资源,帮助我国在运动鞋等部分品类设计、面料研发等领域实现了后来居上。
这种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在技术难度更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也开始出现。比如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正在探索通过全工厂的互联互通,集合全球云数据,构建“更聪明”的系统,使生产制造环节具有深度学习和自适应自决策能力。
三一重工也正在全面开展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仿真技术研究,推进快速设计、快速验证,研发质量与效率大幅提升,研发周期降低20%以上。这种快速迭代的创新还经由产业互联网传导至上游的材料、零部件等领域,不断提升全行业的创新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本质是通过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降低经济运行全过程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管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效率。数字化的好处不言自明,但数字化的难点、痛点也冷暖自知。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特点,每一个企业也需要探索、尝试、由易到难、聚点成网。
更具生命力、更可持续的产业互联网,既需要从上到下的引导、倡议和标准、规范,需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也需要由下向上细致入微的帮助、陪伴、共同生长。这种宏观和微观的融合和促进,正是我国消费互联网繁荣之因,也必将带来产业互联网的勃勃生机,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