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用这么简单的案例,就可以把这个复杂的知识点讲明白!

共 1327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1-04-09 12:25


菜心的第259篇原创

2021年的第38篇

距离2021年小目标100篇原创还剩62篇

关于“节奏感”这个词,大家应该经常听说,不论是音乐,还是画面的设计,我们都喜欢用“要有节奏感”来形容,最近我发现图标设计也需要“节奏感”!

今天的大纲如下:


1.什么是节奏感

2.粗细的节奏感

3.长短的节奏感

4.疏密的节奏感

5.总结


1.什么是节奏感

其实节奏感有很多种,比如大小的节奏,粗细的节奏,长短的节奏等等

举个例子:



这张图片,色块的宽度是100px,而色块之间的间距也是100px,这就使得整个画面很平均,没有节奏感!


而下图就不一样了:



色块的宽度是100px,但色块之间的间距变成了50px,这就使得整个画面增加了一些节奏,变得稍微活泼一些。


其实不论人的视觉还是听觉,都一样,都需要刺激,而节奏感就能达到刺激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就用实际案例看看,图标设计是如何利用这个设计细节的!


2.粗细的节奏感

在实际在图标设计上面,这个知识点是如何运用的呢?


我们来举个例子,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出来,白色矩形的宽度是19px,而白色矩形之间的间距是3px,二者形成一定的对比、节奏感,使整个图标看着舒服很多。


那如果两个粗细一样会是什么感觉呢?看下图:


是不是平庸很多,而且图标看着很散!

再看个例子,我们看下图:


 

左面的是国内一个知名app内的“更多”图标,右面是谷歌inbox内的“更多”图标,也不能说谁好谁坏,我们只能说客观来讲,右边的间距符合“节奏感”的规律,如果是我来执行这个图标,我会用右边的方法来做,让线条粗细和线条间距不一样,形成对比、节奏感!


但是,我们也不能拿几个例子就覆盖所有场景,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哈!



3.长短的节奏感

长短的节奏感大家应该最熟悉,我们在看听音乐的时候,前面的音乐一半都很平,频率变化的就会很缓慢,一道高潮部分,变化就会很大,很有节奏感了!

例如苹果手机中的语音备忘录图标:


高的线条很高,短的线条又很短,形成很强节奏感,如果二者区分不明显会是什么样子呢?


对,就是下面这样:



看起来对比不够,总感觉没伸展开,没有美感与设计感,也就是没做到位!


4.疏密的节奏感

图标疏密也一定要有节奏感,而且很重要,不然真的会很难看。

比如下面这几个从网上找到的图标,其他几个疏密的变化都还比较舒服,突然第四个中下部那里就比较拥挤,导致疏密的节奏感不够和谐统一:

疏密的节奏感是比较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旦忽视,就会看不清问题,总感觉整体不够舒服,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这个点一定要重视。


5.总结

当知道这种节奏、对比的原理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图标的设计当中有含有这个原理,随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手机导航栏上面的这两个图标:


都会多少带有节奏感的知识点,大家可以多多观察,发现更多新的感悟,互相交流。


来一起扣细节呀


细节就是这么慢慢抠出来的,兄弟们,想来一起抠细节,做更精致的设计,啥也别说,你就戳下方链接,一起进步就完了: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