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进程和线程的基本原理

共 2457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5-02 14:12

1、进程的生命周期

1)五状态模型:包括新建态、就绪态、运行态、阻塞态和退出态。


  • 空—>新建态: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 新建态—>就绪态:进程被放入内存中后,就可以变成就绪态。

  • 就绪态—>运行态:进程被cpu调度执行。

  • 运行态—>就绪态:分给该进程的时间片被耗尽,或者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抢占了cpu。

  • 运行态—>退出态:进程已运行完成或取消。

  • 运行态—>阻塞态:进程等待某些事件的发送,如I/O操作。

  • 阻塞态—>就绪态:进程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 就绪态—>退出态:子进程被父进程终止,此时处于就绪态的子进程将退出。如果父进程终止,则其所有子进程也将终止。

  • 阻塞态—>退出态:与上一项一样。

2)包含挂起态的进程生命模型

在五状态模型的基础上,新增了挂起态

增加挂起态的原因是,IO操作的速度远慢于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当cpu调度完了所有进程后,如果这些进程全部处于阻塞状态,则cpu将处于空闲状态,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解决办法是,让可运行的进程再多一点,就可以缓解这种尴尬的场面。操作系统采用交换进程的操作,来让处于空闲状态的cpu可以继续工作。当内存中没有就绪状态的进程时,操作系统就将被阻塞的进程换出到磁盘上的挂起队列上。这样内存中就有空间来接受一个新的进程了。被换出的进程处于挂起态。

并且,挂起态是与另外两种状态组合存在的。

  • 就绪态:进程已在内存中,等待被cpu调度。

  • 就绪/挂起态:进程在磁盘中,但只要加载到内存中,就可以等待被cpu调度。

  • 阻塞态:进程已经在内存中,并且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发生。

  • 阻塞/挂起态:进程在磁盘中,并且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发生。


2、进程控制块

进程映像表示了一个进程在虚拟内存中的结构,包括程序代码、用户数据、栈(保存参数、局部变量、调用地址等)和属性。共享地址空间是每个进程所共享的一块区域,比如操作系统的内核代码。


进程的属性是由一种称为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来表示的。

进程控制块的信息可以分为3类:

  • 进程标识信息。包括进程的标识符pid,该进程的父进程标识符,用户标识符uid。

  • 处理器状态信息。包括用户可见寄存器(用户模式下可以使用的寄存器),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模式信息),栈指针(栈用于保存参数或过程调用的地址,栈指针指向栈顶)。

  • 进程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状态信息(进程状态、优先级、等待事件的标识等),资源使用情况(进程所控制的物理资源),存储管理(描述分配给进程的虚拟内存的页表指针)。

3、进程执行模式

处理器一般支持两种执行模式:用户模式内核模式。某些级别较高的指令只能在内核模式这种特权模式下运行,包括读写控制寄存器、原始IO操作等。

处理器如何知道执行什么模式?

当由于例如系统调用这样的操作被执行时,此时程序状态字中某个指示执行模式的位,就会发生改变,比如处理器状态寄存器的CPL(当前特权级别)字段会被置为0,级别0表示最高特权级别。

4、进程创建

1)为新进程分配一个唯一的进程标识符pid;

2)为新进程分配空间,包括进程映像中的所有元素;

3)初始化进程控制块。对进程控制块中的各字段值设置初始值,注意子进程会继承父进程的资源;

4)设置进程的链接,比如将一个新进程放入就绪链表中;

5、进程切换

1)保存处理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程序计数器和其他寄存器的值;

2)更新当前进程的进程控制块,包括更改进程状态;

3)根据进程的状态,将该进程的进程控制块加入到相应的队列,比如就绪队列,事件i的阻塞队列等;

4)处理器根据调度算法,选中另一个就绪进程;

5)更改新进程的进程控制块,包括更改进程状态为运行态;

6)更新内存管理数据结构,是否需要更新取决于管理地址转换的方式;

7)将处理器的上下文恢复为新进程上次退出运行时保存的上下文信息。

6、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简单来说,进程与资源所有权有关,线程与执行有关。

  • 进程:每个进程拥有一块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用于容纳进程映像;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比如内存、IO设备和文件等,并且这些资源是受操作系统保护的。

  • 线程:一个进程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线程,同一进程内的所有线程驻留在同一块地址空间,每个线程拥有独立的执行状态(运行或就绪)、独立的线程上下文、程序计数器、执行栈。此外,每个线程与同一进程内的其他线程共享所在进程所拥有的资源。

与进程相比,线程的优点

  • 在某一进程中创建一个新线程所花费的时间,远少于创建一个新进程的时间。

  • 终止线程所花费的时间,少于终止进程所花费的时间。

  • 同一进程内切换线程所花费的时间,少于切换进程的时间。

  • 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内存和文件,它们无需调用内核就可以相互通信,而进程间的通信需要内核介入,以提供保护和通信所需的机制,所以线程间通信效率更高。

7、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

在多线程环境中,一个进程可以定义多个并发线程,方法是使用用户级线程内核级线程

  • 用户级线程:由进程用户空间中运行的线程库来创建并管理,线程库调度线程,类似于内核调度进程,而内核是感知不到线程存在的。优点:切换用户级线程时,进程不需要为了管理线程而切换到内核模式,节省了两次状态转换(即用户模式到内核模式,内核模式到用户模式)的开销。缺点:①由于内核不知道线程的存在,内核是以进程为单位进行调度的,所以当进程中的某一个线程阻塞时,就会认为整个进程就阻塞了。②并且,内核每次只把一个进程分配给一个处理器,那么一个进程内就无法使用多处理器处理技术。

  • 内核级线程:由内核维护,所以内核可以感知到线程的存在。那么,用户级线程中的缺点可以得到解决,即同一进程的多个进程可以在多处理器上并行执行,且一个线程的阻塞不会阻塞整个进程。但是,用户级线程的优点也变成了内核级线程的缺点,即线程间切换需要进行模式转换。


浏览 2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