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我劝你远离这些东西

共 2887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2-05 21:29

我有一个非常私人的写作习惯:


每天临睡前,刷刷知乎,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关掉知乎,带着这个问题一起睡觉。


这个习惯,至少有两个好处:


一个是在睡觉之前,大脑经常能够蹦出很多素材,蹦出来之后,自己能赶紧把它记下来;另外一个是有时候,做梦,都能梦见自己在写作,而且,写作的内容,恰恰是感兴趣的那个问题。


很神奇,你也可以去试一试。


前几天晚上,在知乎看到这个问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看完之后,一直在酝酿,今天,终于酝酿出来了。


1,自我意识过剩

这绝对是头一个,千万不能碰的东西。


所谓的自我意识过剩,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做什么事情,成功了,需要别人给予肯定,需要听到别人的赞美,甚至是需要别人拍自己的马屁股;


失败了,就有被害妄想症,总认为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别人无时无刻不在针对自己,别人无意间说出来的一句话,他都能把它变成,攻击自己的武器。


第二是思维滑坡,意思是只要自己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整个人,就瘫痪了,就会静静躺在床上,想象自己考试一定会不过,以后找不到工作,进而只能灰溜溜回到家乡。


这两个方面,都一个特点,那就是:


喜欢幻想,喜欢大脑中虚无缥缈的事情,以此来拖延行动。


你想想看,当你考研失败了,是复盘这段经历,找出原因,或者是静下心来,去制作简历,大大方方投身进职场困难;


还是瘫倒在床上,想象亲戚会怎么看不起自己,想象自己以后的日子,会多么艰难,顺便感慨一下阶层怎么固化,自己的命运如何多舛困难?


肯定是后者啊。


我很早就发现,人就是好吃懒做,人有着极其强烈的惰性,人都是喜欢选择阻力最小的那条路,来走。


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对大脑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喊停。


具体应该怎么喊停呢?


第一是聚焦于行动;

第二是在行动中,很难避免自己会自我意识过剩,这时候,可以把这种冲动给写下来,或者是每天,专门安排一个时间,给自己去自我意识过剩。


你可以专门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考虑别人的意见,或者是用来过度悲观。


但其他时间,你都应该拿来行动,拿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反过来。


2,语言腐败

知乎用户城市猎人,提到过这样一个知识概念。


在和别人沟通过程中,我们很容易会自动省略,对于外部事物的客观描述,转而用非常简短,非常情绪化的语言,来加以替代。


这就是语言腐败。


这样说,是不是比较难理解?我来举个栗子:


我经常在公众号后台,收到这样一些私信:


曾哥啊曾哥,我最近好迷茫,好痛苦,怎么办?

曾哥啊曾哥,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求解答?

曾哥啊曾哥,推荐几本好书给我?


这些问题就是典型的语言腐败,因为这些问题,既没有针对自己的问题,做全面细致的描述,又没有做换位思考,也就是懂得如何向别人进行求助,而是一上来,就把这些东西,通通省掉。


就只为了自己爽。


这种情况,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遇到。


你英语成绩不好,再怎么努力,都没有任何一点效果,父母只会在那里干着急,只会一遍又一遍在你耳边说:要努力学习啊,一定要拼了命学啊!


至于怎么学,哪种学习方法有效果,他们通通不知道,他们通通把它们给省略掉了。


所以,在向别人求助的时候,请记得,一定要把自己的问题,给详细描述清楚。


我给你一个通用的模板:


曾哥啊曾哥,我是你的忠实粉丝,经常有你给打赏(价值互换原则);我最近老是喜欢胡思乱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金字塔表述原则);像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去看哪些针对性书籍呢?


像这种表述,是不是比一上来,就说自己好痛苦,好迷茫,要强太多太多?


同样,当你向别人提建议和意见,也要秉持这样的原则:


别人如果没有向你提出疑问,你就不要好为人师,硬是要走出过,去教别人怎么做人,别人只会对你产生厌恶。


这就是我很少向别人透露,自己有在做公众号的原因,因为我怕自己一旦说起,就忍不住想要分享经验。


所以,就主动选择闭嘴。


其次,一旦别人向你求助了,一定要少做人身攻击,多聚焦于问题本身,用金字塔表述原则,给出123条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而不是一上来,就大喊口号,说什么要努力呀,要奋斗呀,要坚持呀,那样,就一定是语言腐败。


3,知识APP新鲜感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知识APP,是会不断涌现出来的。

从以前的豆瓣、到知乎、再到现在号称学习软件的B站,一个个充满新鲜感的平台,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向我们走来。

而新的APP,在宣传的时候,总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


那就是它们这个APP,有最为新鲜,最为原创的知识,你必须再多使用一个APP,你必须对这个APP,产生依赖。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一会觉得豆瓣很文艺,学到了很多;过一阵子,又觉得知乎很棒棒,可以帮自己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再过一阵子,又觉得B站吊炸天,其他的,都是渣渣。

但实际上,这种不断追求新的知识APP,不断追逐新鲜感,在我看来,真的没有必要。

因为生产原创知识的人,都是那一拨人,他们只是把豆瓣上的文章,搬到知乎而已,或者是把知乎上、公众号上的文章,转换成的视频形式,搬到B站而已。


你总是幻想,在某个知识APP上,有全新的知识,等着自己去吸收,这些通通都是幻觉。


因为知识,早已经存在在其他APP上,也就是你正在使用的APP上,你没有时间去吸收,反而寄希望于更新鲜的APP。


这种方式,我觉得十分不可取。


所以,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新鲜感,从有趣好玩出发。


举个栗子:


你平时喜欢幻想,加上经常使用知乎,那就可以在知乎上,按照「喜欢胡思乱想」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把底下所有的回答,给看个遍,能够解决,就不用再去刷其他APP;


如果这个时候,还是解决不了,那就再去其他APP搜索看看。


如此一来,就能避免自己因为其他APP更加新鲜好玩,结果把自己的正事给耽误了。


这点,曾哥实在是太深有体会了。


一开始玩知乎,发现知乎实在是太好玩了,那里的人,见解真的太独到了,于是一刷,经常就是一整天;

一开始刷B站,发现B站真的太好玩了,竟然可以发弹幕,竟然可以投币,竟然可以看到博主真人,于是,一刷,经常就是一整天。

可结果呢?


因为追逐所谓的知识APP新鲜感,导致自己文章没有写,羽毛球也没有去打,公众号粉丝也没有涨,阅读量也没有提升。


在追逐过程中,我把自己的正事,给耽误了!!!!!


新鲜好玩,确确实实能够带来极大的愉悦,但请你一定要记得,永远会有更新鲜好玩的东西出现,如果单单只是为了追求新鲜好玩,那除了会本末倒置之外,自己的满足阈值,也会被逐渐拔高。


不信?


你可以连续刷一个月的B站或者抖音,完后,你就会发现,再去知乎或者豆瓣上看长篇的文章,就很难再看得下去了。


因为B站更加新鲜好玩,再去看比较“乏味”的APP,就会没有耐心看下去。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更新的APP出现,到那时,你是不是也会拼命地去追逐?


这是个问题。


以上。


这是往期干货:

计算机是如何跑起来的?

大学四年,我终于把编程学拉垮了!

再见了!锤子!!!

浏览 1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