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用国内的SaaS产品是一种什么感觉?是愉快、是痛苦、是顺利还是遇到了麻烦?我记得之前客户说过一句话:“SaaS的产品都是一个感觉,一开始是骂着用,用着用着就用顺了。”
在客户没得选择的时候,用的不爽没有问题,但是客户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多了之后,那么用户就要去选择更加能顺手的产品,以降低自我的学习成本。即使是一些很难用的产品,为什么在国内还有不错的市场?客户真正觉得采购的是组织,而使用采购产品的是个体。个体对于产品的喜爱源于他曾经是否听过、使用这个产品。对于产品的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基层员工只能必须使用相关产品,而真正的决策者又很少来使用产品。这就导致底层的员工苦不堪言,一边骂娘一边使用产品;而管理层则盯着花钱买来的产品所带来的切实的价值,他们一边追着底层员工的产出,一边衡量产品方所带来的一些价值。那么,花钱的是老板,使用产品的是员工;看结果的是老板,产出结果的是员工。即使是再难用的产品,在当下的环境,只要销售的能力到位,一样是存在一定的市场。特别是面向一些大型企业、国央企事业,两个完全隔离开的群体,而且追求的结果可能是另外一些层面的内容,所以难用的产品也有一定的市场。比如:公司为了解决招聘的问题,需要采购一套人力系统的软件,真正使用这套软件的员工是HR团队,而有软件采购权的人是公司的领导层,有对软件建议权的人至少是人力资源的总监或经理。领导层更关注产品的价格或者性价比,而人力资源的总监作为公司的专家,对于产品的采购有更多主导权,他更加偏向于自己曾经使用过比较顺手的软件,或曾经合作比较顺利的公司。有可能人力资源总监在一点的年龄,与现在职场的90后、00后有很深的脱节,这群年轻人已经喜欢了另外一个软件。这是B端产品所面临的一些现状,也是一些看似很烂的产品,竟然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原因。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现在用户在职场中更多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上手成本低、易用的产品。你可以思考一下,即使是依靠销售关系,把产品卖给了公司的领导层,使用层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提出很多的想法和建议,又需要售后团队不断地帮助客户、教育客户,让客户真正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否则他们就有可能要退费,甚至是明年不进行续费。什么是上手成本低或易用?我清晰地清晰地记得,曾经我们产品刚上线,把产品卖给客户之后,客户竟然不会用,再一次地沟通中客户就说,“别人家的产品我只需要学习3分钟,而你们家的产品我学了一周还没有学会,你要知道我平时的工作也比较忙,只有下班之后才有时间学习,你们的产品我是真的不想用。”这就是典型的不易上手,不易用的产品,相反,别人家的产品确实易上手,易用的产品。我觉得这个衡量可以从用户接触到真正的上手使用产品所花费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用户的智力、学历能力无关,而与行业的产品有关。产品经理为了凸显自己的创造力,在产品中做了很多的微创新和多产品功能的融合。比如:竞品的使用流程为ABCD,产品经理创新了一下就变成了ACD或ACBD,虽然是调整了一下顺序或者减少了1个环节,则造成了用户理解上的困难。这种创新并没有带来用户价值的提升,反而徒增了用户的烦恼,因此易用性就降低了很多。这种创新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创新。B端的产品是为了解决客户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解决方案依赖于产品的功能逻辑。很多产品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好产品的功能模块和层级,随着产品需要承担的业务越多,产品的功能也就越多,然后就变成了毫无头绪的产品。这一类脱离了客户真实业务场景的功能堆叠,对于用户来说绝对是致命的烦恼。从我看到的产品,或多或少都会有业务功能的冗余,导致用户的上手易用度降低。当一个人任何东西都想要的时候,他一定会拼了命的努力,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当一个产品任何功能都要给用户时,它一定会被设计的高度自由,最后口碑一点都没有。所谓的高度自由,是指产品功能解决方案的自由,比如:为了让客户做好精细化运营,那么客户可以在后台随意地选择用户群体,选择push的方式,push过程中的任何素材都需要用户进行编辑。这就是高度自由的产品,有点类似于零代码的产品功能。这种产品对于用户绝对是梦魇,他们连基础的功能还没有使用明白,就被安排使用高科技产品解决问题。这三个问题都是致命的问题,绝对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留给用户,让用户自己解决业务问题。用户不但看不懂,还用不上,在更加相对自由的市场中,那么用户怎么来买你们的产品,怎么进行产品的续费,我觉得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今天只是把问题抛出来了,下周的文章会给到一些解决方案。看,我这个思路是不是像极了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悄悄地告诉你们,我还真干过产品经理,那一段时间产品和运营都是我在搞,我也研究了一下产品到底怎么做的问题,日常批判产品较多,可能会更有想法。(PS:忽略下面图片的时间因素哈,最近没时间作图了,感谢理解
11月份推出10份1280会员,目前是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