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直播,聊聊「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
第一次直播。
上周五晚上八点半,我兑现了Q3要直播的flag。
直播不是一时兴起,我在两周前跟15位朋友做了调研:直播想要聊什么?有一半写了职业规划,1/3的朋友写了个人成长,还有两个对我的经历感兴趣。这是直播的主题来源。
直播也是一时兴起,原计划是下周直播。但一看日历已经8月初,再割Q3就过了一半,因此下定决心就在当天必须直播。
于是,对着一份480字的大纲和拼多多3块钱的手机支架,50分钟直播下来感觉很不错。我对我第一次的直播成绩是满意的,超出预期。
满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把观点完整准确的表达了出来,大家的反馈不错;二是第一次直播只在朋友圈做了预热,最终的热度我感觉很不错。
我喜欢跟分享,读的书、做的事、聊的人。写字是系统性的分享,直播是即时性的分享。2021年的下半年,每个周五我都跟大家多聊聊。
下面是我第一次直播的分享——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
01
职业规划
大家为什么会问职业规划的问题?产品经理的职业习惯,我会挖掘一下真实需求。
是出于对未来的期望吗?毕竟规划的导向是未来。我认为不是。是因为对当下的不满。面对不确定性、面对当下的发展困境,在焦虑的时候问了职业规划的问题。
所以这道题的得分点主要在于如何缓解当下的焦虑,由当下指引到未来。现在的焦虑是自身发展与预期结果不匹配,而这个预期其实是人生规划。这里想聊几点:
1 人生规划大于职业规划
北上广是走还是留?这个问题有两个解法:怎么才能留下、怎么为离开做好铺垫?
但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是走还是留。好在这个问题终归要有答案,因为时间。
是走是留关键就是给自己一个时间,在时间期限内去冲上限,然后不行就撤。
由此职业规划的两条路出来了:一是追求上限的留下,二是提高下限的离开。
2 追求上限的留下
上限不是说从月入1万到2万3万,而是如何年入百万千万。这不是开玩笑,2021年靠工资买房死路一条。
打工人留下只有两条明确的路:创业成功拿到大量便宜的期权;职场逆袭拿到少量值钱的期权。
所以选择安逸的人肯定留不下,即使去了大厂的大部分人也留不下,这是职场现实。换句话说,鹤立鸡群的鹤才有可能留下。
留下的关键在于大胆的把握机会,但机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有些时候要看命(比如2010年毕业还是2020年毕业),个人的努力能优化这个过程。
除了工作还有不起眼的小生意也很赚钱。我们不是一定要上班的,大学毕业立即工作,反而限制了我们的思路。当考虑如何不上班挣钱的时候,豁然开朗。
3 提高下限的离开
如果把追求上限理解为浪,提高下限就是稳定发育。
我们知道北极星指标,通过一个值来衡量事情的结果。那什么是下限的衡量标准?答案是拥有可选择权,这是唯一标准。
选择权就是你想去哪就去哪。这也就延伸出了常见的苦口婆心:换工作不要频繁、在领域内有专业技能、有好的平台背景,等等。
另外一个要分享的是要有负面思维:这份工作不成功能不能接受?答案能就果断冲,答案不能就慎重一些。
比如去创业公司,公司半年内就死了能接受吗?对你的后续职场找工作有影响吗?大部分人都是有影响的。
基于上述聊聊大厂,为什么要有一个大厂背景?因为大厂是一个既能追求上限,也能提高下限的最好选择。没有之一,就是最好。
现在要进大厂有两条路,一是专业路线,二是人脉路线。
专业路线是选好方向,比如汽车,先去汽车之家,再去字节的懂车帝。比如旅游,先在马蜂窝,再去美团的酒旅。认准方向,成为专家,其实不难。
另外就是人脉路线,多认识点同学,他们可以内推甚至可以带你去大厂,这都是很好的机会。所以去创业不是好选择,因为认识的人太少了。
综上,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让自己提高下限的同时追求上限,就是一个好的职业规划。
02
个人成长
关于成长,我想表达3个观点。
1 成长是缓慢的,短期没有效果
成长要坚持,不坚持没用。今天没用,明天没用,一个月没用,三个月也没用。一年可能才有变化。
现在多数人其实是以补偿心理成长。刷了一天抖音,有负罪感要学习会。半年过去了发现一本书也没看,赶紧听听范登读书。这没用。
成长是主动的,别人的逼迫毫无作用,耳提面命的被动往往两败俱伤。但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环境对成长有效,因为环境会让人变得主动。(如果环境很很差呢?)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做点傻事,有点耐心,成长就会不期而遇。
2 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方式
有些人看书有些人不看书,有些人做事有些人看别人做事,有些人思考有些人是别人传授。没有对错,只有成长。
别人的成长方式肯定不是适合自己的方式,这点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看到别人通过这种方式成长了,就照本宣科。
但跟学习一样,只有经历过题海战术,你才能说题海没用。这句话的背后,是已经找到了更合适自己的方式。
3 成长不是线性的,成长是跃迁式
成长不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成长是走走停停,还可能倒退。
当我们感觉到痛苦的时候,往往是正在成长的时候。站在成长的角度,我们要刻意的寻找不舒适区。
尤其要警惕舒适区,当我们感到得心应手、诸事大吉的时候要心生警惕,成长停滞了。
我们要找到顿悟的跃迁时刻,可以是高手的指点,可以是项目后的复盘,可以是好书的读后感。要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时间。
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其实很有意思,它的背后有几个问题:别人为什么要跟我说话?别人不说怎么办?别人不跟我说怎么办?
都是好问题,你要有自己的答案。不随大流有自己的执拗,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努力;主动观察,把每个人都有优点学过来。还有就是做好记录和思考,让旧识和新知碰撞。
借假修真,只有成长。
最后
我建了一个直播交流群。
在群里我会收集话题、直播预告和交流回访。
(长按扫码,加入群聊)
2021年的下半年,培养自己的镜头感,成为一个爱表达的产品经理。
期待与你每周五的见面 ~
欢迎关注公众号
持续输出产品经理干货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