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做对了什么?
共 3073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11-29 05:13
关于车企寒冬,许多人可能会调侃说是从华为呼出第一口寒气开始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2020年开始,汽车行业已然经历过了数个寒冬时刻,如受疫情冲击的停工停产,如受芯片产能影响的停工停产,如疫情爆发后大量经销商歇业,如消费者趋于理性的消费观念转变等等,车企寒冬已是一个全球现象。
在“双碳”政策加持下,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按下“加速键”,从理论上来讲,新能源汽车不应该存在寒冬,而且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每次受疫情冲击后都是第一个回暖的,有很强的韧劲。
乘联会2020年2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月报显示,2020年2月新能源市场销量约为1.2万,近乎腰斩,但在2020年3月新能源市场明显回暖,销量约为5.3万辆,环比增长440%。
在2022年4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4月国内疫情呈多发态势,新能源汽车却逆势拿下了不弱于2021年4月的成绩,销量达28.2万辆,同比增长75%。
但随着新能源福利政策的收紧和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新能源汽车车企也纷纷勒紧了裤腰带准备过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甚至不少新能源企业都倒下了。
根据财联社记者的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国内共有27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破产或破产重整,其中,有17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整车制造。
但是,在新能源车企里面有个异数,那就是比亚迪。
比亚迪不论从销量还是净利上都获得了大幅增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比亚迪汽车单月销量为205789台,同比上涨159.4%,位居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第1名。
要知道10月份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才55.5万辆,比亚迪一家就占了37%,按照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售车来计算,几乎一分钟卖出5辆车。
销量大增很容易让人想到赔本赚吆喝的手段,但在比亚迪那里是实打实的赚钱。
比亚迪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Q3营收1170.81亿元,同比比增长115.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
再看看往期财报,你还会发现比亚迪今年1-9月的归母净利已超前三年的总和,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不禁让人发问:车企真的在经历寒冬吗?明明比亚迪正干得热火朝天!
比亚迪工厂的热火朝天,是互联网时代“俗里俗气”打败“珠光宝气”的典范,是一场工科思维的胜利。
在互联网时代,长得靓、会说话、会营销,产品便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当前,许多造车新势力便是玩转品牌营销的典范,从起名到新品发布,每个环节都掌握了流量密码。
比如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和威马汽车等等名称,从名称上就能看出各个车企的理想和目标。
在新品发布上,造车新势力更是把众多豪车蹭了遍,如理想L9可与库里南媲美,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比如小鹏G9底盘操控可媲美保时捷卡宴,整车NVH可以媲美GLS迈巴赫;比如蔚来ET7碾压豪华品牌等,可以说诸如此类的描述数不胜数,花样整活来博取关注。
更让人费解的是,这种造车新势力的“珠光宝气”四处贴金的伎俩,似乎还被国内一些传统车企偷学到了,拿“珠光宝气”寻求转型。
比如北汽蓝谷旗下的品牌极狐,从名字到释义再到产品阿尔法,都带着点“生而破界,有何不可”的味道;比如长安汽车阿维塔科技,就光新车上市就吊足了市场胃口。它们无一不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以销量不佳草,总裁卸任草草收场。
与以上的造车新势力不同,比亚迪从名字本身就透露着一股工科思维。
在起名之初,只是单纯地为了名字怪,注册好通过,根本没有去想这个品牌的释义。就这样一个俗里俗气的名称,谁曾想它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老大哥”呢。
虽然起名上随意,但抓发展机遇和产业链布局中,比亚迪的工科思维贯穿始终。
据说当年为了进入汽车行业,比亚迪购买了50多辆全球二手车进行拆解。2001年国家863计划电动车重大专项通过,次年比亚迪便先后收购秦川汽车和北京吉普的吉驰模具厂获得了造车资质,补全了比亚迪在汽车产业链上缺失的部分,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研发,并在2003年推出了多款新能源电动车。
自从涉足造车以来,比亚迪一直坚持全产业链布局。
纵向来看,比亚迪一直深度整合和补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仅拥有保证自研资产的内供产业链,更是引入了外部供应商。
比如引入提供OBC(车载充电器)、扁线、扬声器、空气悬挂、热管理、变速箱油泵、铝压铸件、HUD等汽车零部件方面的供应商;比如提供负极材料、导电剂、铁锂正极、铝塑膜、隔膜等上游材料的供应商。
横向来看,比亚迪产业链不仅满足于比亚迪车型的三电系统、热管理、电子电器、底盘系统等部分关键部件的自研自产实现内供,比如比亚迪的5家弗迪系公司,便是加速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外供布局的开始。
在新能源汽车的红利面前,很少企业和资本有耐心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许多新能源车企都是“组装车”,包括新能源汽车第二梯队的不少企业。
当供应商因突发原因电机停产或者涨价,造车新势力们只能说产能不足或者跟着涨价,只能落得被动挨打的局面。
而比亚迪是紧跟市场机遇和深耕技术两手抓,但却默默布局十多年,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研发,这是新兴车企不具备的优势,也是比亚迪在汽车寒冬中销量“一骑绝尘”的底气。
鉴于比亚迪近年来的表现,许多媒体为比亚迪戴上了“民族品牌”、“国货之光”的桂冠。但树大招风,比亚迪的负面动态稍有动向,便会引发媒体热议。
近日,比亚迪车的质量问题颇受媒体关注。比亚迪今年新推出的海洋系列“海豚”车型,空调出风口吹出“不明白色颗粒”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对于此事件,比亚迪已经第一时间做出了解释,并在浙江消保委的引导下,与消费者进行和协商给出了解决方案。
此次事件可看出两个信息。
一是比亚迪品控需要加强,虽然“白色粉末”对人体无危害,但就 10月份比亚迪海豚销量为2.5万辆来看,后续的处理成本也不低,如果能够做好品控,从源头解决此问题,可为其节省许多成本;
二是媒体舆论动向,作为媒体不能因成绩好便说“民族之光”,一有问题便说“店大欺客”,应当客观正确的反映问题,引导企业和用户一同协商解决问题,而非炒起舆论,要知道在2015年,媒体是这样评价比亚迪的,称其未来没有来。
相较于“白色粉末”的车型质量问题,投诉核心在于“不能及时交车”的问题上,随着比亚迪越来越多的产业基地投产使用,产能逐渐释放,未来将逐步缓解此类问题。
但比亚迪仍然需要关注“白色粉末”类似的质量问题,或许是一个插曲,也许是一个问题的表象,但无论如何,比亚迪需要在加速建立“帝国”的同时, 爱惜自己的羽毛,做到产量与质量并抓,让媒体无法唱衰比亚迪的新能源帝国。
从长期来看,质量和产量是长期共存的问题,当前比亚迪确实有国货之光的潜质,但国货之光路,仍需要它低头赶路,诚恳的对待消费者如同它深耕产业链时那版般用心。
总的来说,比亚迪的成功,是一次长期主义的胜利,也只有持有长期主义的企业才能穿越寒冬,迎来春天。
比亚迪的成功为许多企业上了一场生动的课,月销10万+是它应得的奖励。
在新能源汽车红利面前,许多企业都选择了快速上马新能源项目,很难静下心来沉淀,当政策红利过后,死去的新能源车企一批接着一批,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这是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是良性发展的开始,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曾购买倒闭企业车辆的消费者。
行业良性发展不能是以伤害消费者为代价,相信在比亚迪这类强劲的新能源车企带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会少许多乌云,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双碳绿色发展下的“实惠”,只有消费者真心愿意为企业产品买单,那么企业寒冬便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