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聘平台,有多少留学生想去养猪?
这都2021了,内卷,还是一个高频不下的词汇。
除了内娱不争气,各行各业都在卷,金融、互联网等以多金见长的行业中,更是荣获卷王的桂冠。
如今内卷越来越严重,内销转出口,就连出国都没有用。今年卷得最严重的,就是远在国外的留学党。
一些招聘平台的数据显示,平台上招人的数据翻了一倍,只有中国还有这么多老板在招人。
于是这些以前拼命想跻身硅谷华尔街的留学生们,都开始回国,在中国进行就业。
这么说吧,间隔年就是源自英国的gap year。
著名社会学家窃格拉瓦曾说过:“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以前不少留学生就是为了逃避就业选择了间隔年,就像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了考研,尽量拖延步入社会后的生活。
如今也有不少职场卷人把间隔年当做给自己人生喘口气借口。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卷不过气的人开始讨论“间隔年”的话题,一个问题出现了——没钱,你还间啥间?
于是,网上那些关于间隔年热火朝天的讨论,更像是一场辩论大赛。
“不要只想着打工赚钱,要学会追逐诗和远方。”
想当年核桃刚毕业,也曾被这些豪言壮志所触动,直到打了几年工才发现:原来说这话的人钱包都鼓鼓囊囊。
有钱人的间隔年,才可以被叫做寻觅人生的光亮;
(小丑竟是我自己~)
毕竟,内卷的主要起因之一不也是没钱嘛?
于是,比起带着阳光沙滩、游艇冲浪影子的舶来品gap year,换一份足够续命且能带来新鲜体验的工作,或许才是符合我们国情的中式间隔年。
大家可以去一些招聘网上去看看,看看那些留学生都想干什么,不是茶艺师就是咖啡师更有人想去做调酒师,还有的想去做网红,电商直播,一不小心就从社会卧底变成了社畜小弟。
QS排名不进前200,都不好意思出来搞间隔年。
疫情时间也是失业离职的好日子,许多人也因此离开自己的岗位,拿着最后的年终奖另谋出路。
一时间“养猪种地”等一系列词汇霸占整个朋友圈。
但这疫情也将结束了,那些曾经搞新媒体的,也换了一家公司继续当新媒体人,那些做销售的,也只能跳槽到当时对手的公司。更是有不少人,还是在老窝里干着自己的老本行。
不光社畜,很多应届生也是一样,结果没啥变化,往往是叫得最欢越没啥行动。
究竟有多少人动过回家养猪的主意。为了不陷入口嗨的窠臼,核桃也专门去看了养猪教学。
然而,看罢之后,才发现自己可能真的不是这块料。
“种猪、生猪、二元猪、三元猪、料肉比、瘦肉率、PSY、MSY”一大批专业名词扑面而来,好家伙,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记得小时候我爸还经常跟我说“小时不读书,长大去养猪”简直就是放屁。
而且母猪并不是天生就高产,比母猪产后护理更重要的,是“母猪不发情咋办”、“母猪没奶针灸哪”以及“怎么给母猪人工授精”等大问题,好嘛,这猪还真是啰嗦呀。
现在核桃满脑子就是拿着个大针筒一扎,猪拼命流血,四处乱窜的场景。
田园生活很美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的,
其实除了城乡两极跨越,核桃也幻想过不少在城市看似“无所事事”机械式干活,
又可以开心划水,准点下班,不用看老板的眼色做事了。
可惜核桃只有这个贼心,没有那个肥胆,更重要的是我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去照顾猪猪呢~
不过不少90后、00后在这方面确实很敢。
在豆瓣上有个被浏览过500多万次话题,“自己在什么奇怪的地方工作过?”,不少回答后面都藏着真正的“间隔年狠人”。
看了一个分享自己在屠宰场当过一个月的工人,专门给生产线上的猪头刮面毛。
除了要像刮胡子一样把猪头的毛刮掉以外,还得扒开眼皮刮掉它的眼睫毛。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跟工作时见到的幸福的猪相最相似都猪头。
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反正在老板的眼里我们都是臭打工的。但身为不止“社畜”一层身份的人,我们打工除了赚钱也是在体味生活。
比如程璐脱口秀中提到的那位笑果楼下熬秃了的保安,“保安摸着自己的秃头说,早知道去干程序员了。”
这确实是段子,不过创作总是来源于现实。
不仅国内的年轻人尝试在看起来奇奇怪怪的工作中寻找自己,海外留学生在就业方向上,也更听从自己的声音。
在对留学生找工作的统计中,显示有不少留学生开始积极在国内找工作,而且美丽的简历还总是投到五花八门的行业中去。
比如金融学硕士想当淘宝客服的:
其中一些公司就收到过来自UCSD研二在读留学生的简历,虽然招聘的岗位跟她的专业也没多大关系,但后续培养了不少兴趣:
图源:嘻嘻希
文青套餐
亚逼套餐
社会人套餐
我想,留学生也好,卷中人也罢,大家都能在找一份逃离传统热门行业的工作,不仅获得了压力缓解的间隙,而且也在传统既定的路线外体味到了以往绝对接触不到的人生体验。
当然,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游离于主流之外的叛逆,不过是一段中场休息。在找回自己以后依然得拍拍屁股,蹲回去适合的工位。
新奇的体验后,总会穿上一身帅气西装,再次打开招聘网站,认认真真写一份简历,认真浏览世界500强的职位简介,然后跟老板说,“可以跟您聊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