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端软件:开发转产品经理可能遇到的坑
有一类产品经理是由开发工程师转岗而来。就拿我来说,自从管理产品团队后,经常会和团队的产品经理进行新功能的讨论、会考虑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慢慢的我的工作重心也更多的偏向产品设计。
本文就聊聊从开发工程师转变为产品经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思维转变
开发工程师大多是工程思维。
产品经理需要的是产品思维。
前些天,在团队内部的一个需求讨论会上,产品经理和开发工程师都有参与,我提出一个需求的 UI 交互思路,开发工程师马上指出:“如果这样做的话,实现上某某地方会调整比较大;某某地方新增的部分实现比较复杂。”
这就是典型的思考方式没有在一个维度上,从产品的角度,需要考虑的是功能交互的合理性、怎样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在这个前提之下,再考虑应该怎么实现,该怎样去做取舍。
工程思维更关注效率、如何实现,也就是「How」;而产品思维更关注场景、用户的真实需求,也就是「Why」。在具体的产品开发中,产品思维和工程思维都很重要,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产品思维需要工程的配合与支撑,但如果只有工程思维,最后可能会做出一堆无用的功能。
保持空杯心态
不要以为自己的开发经验就是优势,而忽视了产品经理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应该将你具备的开发技能变成加分项,而不要变成束缚。
除了我们熟悉的开发技能,还需要补齐产品经理的基础知识,如市场分析、需求分析、用户研究、产品设计、项目管理等,并且不断学习和实践。
沟通
对开发工程师来说,沟通能力也很重要,只不过平时的工作只需要按照要求高质量编写代码就行,不会刻意在这个方面去做提升。
产品经理就不一样,对内要和开发团队进行沟通,对外要和需求方进行沟通,沟通能力是一个必备技能。
在公司中,不同职位与不同资历的人,彼此的认知都不同,作为产品经理,需要团结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让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产品经理需要跟所有人解释,某件事的重要性,某个功能为什么存在,某件事为什么要那么做等等。而且,因为认知的差别,你与每个人的沟通方式也要有差别,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才能获得对方支持。
挖掘真实需求
客户往往在提需求的时候还会赠送一个解决方案,会告诉你怎么做,而没有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开发工程师擅长的就是按照一个实现方案将功能实现。
当转为产品经理后,就不能被客户牵着鼻子走,需要去挖掘客户背后的真实需求,之前看《有效需求分析》时有个例子现在还记忆深刻:
晚上小孩吵着说要吃饼干,最后给了点面包,小孩吃完就乖乖睡着了,在这里吃饼干是方案,需求是小孩的肚子饿了,当没有饼干时,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案,给他吃面包也可以解决这个需求问题。
搞懂了小孩的真实需求是肚子饿,而不是吃饼干或面包,事情就好办多。所以,只有了解了真实背景,挖掘了客户背后的诉求,才能设计出能够解决客户痛点的产品功能。
持续学习
程序员就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职业,不过当工作需要的技能非常熟练后,往往就疏于学习了。当转产品经理后更是需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如果做的是平台型产品,功能不断迭代,需要将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收集、分析、转化为平台功能,客户的类型在变化、客户的使用习惯也可能变化,不学习难以应对这种变化。
如果做的是业务型产品,你需要快速熟悉和了解一个行业,才能和客户、业务专家平等对话,在《麦肯锡方法》中介绍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可以按下面三个步骤:
1、总结行业的 100 个关键词;
2、找三五个专家访谈,了解各种行业问题;
3、找三五本行业专业书籍,仔细阅读并找出共性。
上面的三个步骤就是学习的过程。
注重业务场景
很多时候,开发工程师把一个功能的代码写完,提交测试了,可能还不清楚这个功能具体是做什么用的。这是因为看到的是点而不是面。
当转为产品经理后,就需要有全局的思维,从宏观上来思考问题,以满足实际业务场景为目的,然后再逐步分解到具体的功能点。如果还是像做开发时那样,产品会变成一堆零碎功能的堆砌,看似很强大,实则是四不像。
最后
从开发工程师到产品经理,是一个比较大的跨越,首先需要提高认知维度,知道产品经理和开发工程师的不同,然后再转变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变了,最终做事的方式方法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