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用全面能力迎接数字化未来

互联网行业观察

共 4114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1-04-14 22:53


英特尔这个名字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智能密不可分。


作为英文单词“智能”Intelligence的头部,Intel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们或许没想到,如今当智能已经无处不在的时候,英特尔的确仍在统领这个世界,并且将智能化的种子撒向千行百业。



正如现任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在上周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发布会上所说的:“对全人类而言,技术的重要性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凸显。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基础架构的快速云化来支持数百万的远程工作者,还需要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数字优先的客户体验,让大家在虚拟世界中也能够获得良好体验”。

 

也正因为如此,英特尔推出了代号为“Ice Lake”的基于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及一系列产品组合的可扩展平台。之所以称之为“平台”,就代表了英特尔不仅提供处理器,更提供数据中心应用的全套解决方案。

 

 

与以往的发布会不同,这次英特尔选择的场地在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园,这里曾是首钢的老厂区。当曾经的钢铁洪流逐渐褪去,屹立在这里的建筑却依然给人以坚毅的印象。或许正因为如此,英特尔选择这里作为自己年度重磅产品的发布场地,也是希望能够在市场中以“硬汉”的形象出现。而它所依仗的,就是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和广泛的生态伙伴,如果聚焦在产品层面则包括了处理器、存储、网络、硬件集成与加速等技术产品。

 

这并非是英特尔第一次发布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的产品。早在去年,英特尔就宣布了面向四路及四路以上级的、代号为“Cooper Lake”的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当然受限于工艺,该处理器还仅限于14nm,而且由于多路产品面向高端市场,受众范围较小,因此这次官方将全新一代的产品同样归于“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序列,这样一方面丰富了产品线、扩大的客户选择,另一方面也为单路-双路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至此,英特尔也实现了在企业级的主流市场的10nm布局,性能较之前也有了大幅的提升。

 

 

英特尔官方对于这款产品也是寄予厚望——按照公开的数据显示,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对比上一代产品最高性能提升达到了46%(几何平均值代际对比)。新品至强®处理器的最大核心数量提升到40个,同时还能够支持8通道DDR4/3200 (2 DPC),64条 PCI EXPRESS4.0通道(每路),全面增强I/O吞吐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也是英特尔第一次支持PCI EXPRESS 4.0标准,如此在数据传输上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新平台的每个处理器/插槽可以支持最高6TB内存以及AVX-512指令集,这也使它在高吞吐的数据库应用中表现更为抢眼。

 

说到应用,我们不能不关注人工智能。正如我们在文章开篇提到的,英特尔的名字与智能紧紧连接在一起,而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也是目前业内唯一内置人工智能加速的数据中心CPU。其实从上一代开始,英特尔就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广泛适用性,并在处理器内部对AI推理能力进行了优化。而在第三代平台中,这部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AI推理能力较之前提升了1.74倍,并可以支持端到端的数据科学工具和广泛的智能解决方案生态系统。

 

 

这在无形中也降低了客户的应用成本。一般说来,人工智能包括训练和推理两大应用,前者在于训练系统“认识某物”,而后者则更多强调智能化的应用。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利用异构平台进行训练工作,而且许多训练也卓有成效;但是在后端的推理环节并没有特别成熟的解决方案。而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所提供的恰恰是这方面的能力,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可以在训练之后直接使用英特尔平台进行推理,而无需购买第三方的解决方案,这样不管是在业务的连续性、数据的安全性还是业务实现效率上都可以达到优化。


除了满足对AI应用负载的超强算力支撑,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还在大数据分析、高性能运算、云、虚拟化、5G、云边协同等全应用场景中实现性能、灵活性、安全性的有力保障。


说到安全性,这次发布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还采用了软件防护扩展(英特尔®SGX)功能,能够实时保护从边缘到数据中心、以及多租户公有云的数据和软件代码,支持数据共享、加强协作,同时不破坏隐私。不仅如此,英特尔特有的密码操作硬件加速也提高了加密密集型工作负载的性能,覆盖了包括SSL web服务、5G基础设施和VPN/防火墙等多种应用,并降低了普遍加密对性能的影响。

 

 

应该说,这一代的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不仅仅提升了性能,更多的是在AI推理能力和安全性方面的强化,这也更适合当下数字化的发展需求。而除了处理器之外,本次更新的英特尔存储系列产品也颇具看点,该系列包括了傲腾™持久内存200、傲腾™固态盘P5800X和固态盘D5-P5316。其中,傲腾™持久内存200在之前多路产品发布的时候也已经亮过相,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同样成为本场的明星之一。

 

许多人可能对傲腾™持久内存200的“前任”有印象,是的,就是那款曾被互联网大厂们广泛应用的产品。得益于持久内存的特性,傲腾™持久内存200同时具备了内存和存储(App Direct模式)的特点——它可以在系统DRAM内存之外灵活地增加内存容量,并可以用作能够提供高性能和低时延的全新持久内存层,从而加速数据处理。相对于后者,前者的应用更为方便,而相对于超大容量内存的高昂价格来说,傲腾™持久内存也提供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而在升级到200系列之后,这一代的产品将每插槽容量提升到了6TB、带宽比前一代高32%,同时内置的eADR特性(增强型异步DRAM刷新)也可以有效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

 

 

相对于傲腾™持久内存200来说,傲腾™固态盘P5800X和固态盘D5-P5316的更新则属于“常规操作”,但是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更新的英特尔固态盘D5-P5316是业内第一款144层PCIe QLC NAND固态盘。相对于传统的HDD硬盘来说,D5-P5316柜台盘的性能提升了最高25倍,而即便是与自家的上一代QLC硬盘对比,它性能也可带来最多高2倍的顺序读取性能,高38%的随机读取性能,最多低48%的时延和最多高5倍的耐久性。由此看来,在热存储领域,英特尔也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计算、存储,这可能是大家对于英特尔最熟悉的2条产品线,但事实上英特尔的网络产品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尤其是在服务器市场,许多服务器的板载网卡都采用的是英特尔芯片,而在这次发布会上,英特尔也推出了新一代以太网适配器E810-2CQDA2。这款产品属于英特尔最新的800系列,提供了100Gbps的端口速度,相对于上一代来说用于虚拟化和容器化网络的资源也提升了一倍。

 

 

如此一来,每个英特尔®以太网适配器E810-2CQDA2的网络数据吞吐量就能够达到200 Gbps,这已经是目前业内的领先水平,尤其是对于高性能计算等数据密集型传输或者vRAN、NFV转发面、云等带宽密集型工作负载来说,它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同时得益于PCIe 4.0的支持,它的内部传输效率相比上一代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或许在不久的未来,用户采购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都会标配这款产品,那也同样可以节省大笔投资。

 

最后我们介绍的是异构计算平台——英特尔®Agilex™FPGA。其实说到FPGA市场,英特尔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在业内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这一次,得益于异构 3D 系统级封装 (SiP) 技术和 10 nm工艺,Agilex™FPGA的传输速度达到了业界领先的116Gbps,支持400Gbps以太网以及第四代和第五代PCIe技术, 适用于5G、网络、云和边缘应用等多样化工作负载,可将数据中心、网络和边缘计算应用的功耗降低多达 40%。

 

从计算到存储,从网络到加速器,虽然这次名义上还是“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发布,但实际上这个平台已经包括了众多的产品,甚至英特尔一直强调的“六大支柱”在其中均有体现。这也说明,经过最近几年的转型,英特尔已经不仅仅将CPU作为依赖,而是将业务能力更多的触及到数据中心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全方位、全场景的覆盖。

 

 

源于性能却又不止于性能,这恐怕是对当下英特尔业务能力的最好描述。在某些人看来,英特尔最近几年制程工艺一直在14nm徘徊,包括至强®系列产品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但同样我们也看到,最近几年的英特尔正在积极布局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存储、异构计算方面大力布局,这样在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的层面其实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正是多年来在解决方案层面的不断深耕,英特尔如今已经获取了超过500个可立即投入部署的英特尔市场就绪解决方案和精选解决方案的支持,更已经拥有超过500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的解决方案,支持从边缘到云的广泛工作负载。

 

如今我们常说一个概念——“端-边-云-网-智”,这代表了不同角度的5个应用场景,也是未来数字时代的必经之路。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无论在哪个层面哪个应用场景中,英特尔都实现了布局,也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在可预见的未来,英特尔依然是整个市场的领军者,面对数字化、智能化的挑战,英特尔也会像它的名字一样成为智能的化身,也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智能化的道路。正如这次发布会的名字那样——应万变,塑非凡。

 

我想这就是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毕竟它已经拥有了“整个森林”,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发布会全程视频


浏览 2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