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悬疑感和黑色幽默,《扫黑风暴》如何叫好又叫座?

互联网分析沙龙

共 3687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9-05 07:32

作者 / 王半仙

来源 / 娱乐资本论


红色帷帐里,麦佳蒙着眼睛躺在床上,这个被高明远一手培养的年轻女孩,要在今晚被当作“礼物”送出去。

《扫黑风暴》最新的剧情中,随着高明远的动作,绿藤市黑恶势力背后最大的保护伞终于要浮出水面,然而剧情在此处戛然而止,进入麦佳房间的一个背影为观众留下了最大的悬念。

在等更新的时间段里,观众关于保护伞的猜测以及对剧情的分析,成为讨论声音里的主流:谁是大boss?孙兴能不能伏法?李成阳会不会回警队?

从社交平台的讨论量来看,毫无疑问《扫黑风暴》已经成为了暑期档末尾的头部热剧,在一大批剧集密集上线期成功突围,凭借复杂剧情、精妙的视听语言,以及对扫黑除恶行动的有力呈现获得全年龄全性别用户的喜爱。

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剧集在腾讯视频上线之后,仅6小时播放量即破亿,目前总播放量已经超过26亿。电视端收视也同样可观,《扫黑风暴》在中央八套开播时收视率即破1,并且在北京、东方卫视双台破2。


从题材创新来说,作为一部市场中较为稀缺的扫黑题材电视剧,《扫黑风暴》实际上为此类型剧集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可参考样本,以偏悬疑的剧集风格呈现了扫黑题材的多种讲述方式。

与此同时,《扫黑风暴》的成功也证明了腾讯视频的制作能力,过去多年积累的制作、管理能力成为平台探索创新领域的基石,也成为帮助影视行业突破固有创作思路不断向前的重要力量。

真实案件的震撼

“全国扫黑看中江,中江扫黑看绿藤。”

这样一句话在开篇就提纲挈领的描述出了《扫黑风暴》的故事核心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意义。那么对剧集来说,在创作的初始如何把握住创作原则,是摆在主创团队面前的第一道功课。

“《扫黑风暴》这部剧的创作历程是由中央政法委全程参与的,”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高级总监、《扫黑风暴》总制片人李尔云说道:“其实在一开始筹备项目的时候,中央政法委就很明确这部剧要做的是还原真实扫黑过程中的艰难,而不是中央督导组一来,就马上解决了地方的问题。”

在今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上,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共有754名政法干警在专项斗争中负伤牺牲。可以说《扫黑风暴》确立的创作原则,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情况,体现扫黑胜利来之不易,对社会起到教育与警示意义。

于是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与中央督导组所周旋的黑恶势力的嚣张和可怕。在剧情进行的过程中,中央督导组几次面临线索中断的情况,身为14年前“麦自立案”关键人物的马帅,甚至在九一五专案组组长何勇提审之时身亡。


不过剧集创作毕竟不是纪录片,在改编的过程中,考虑到故事呈现,《扫黑风暴》做了一些艺术化的处理,将真实案件的细节进行了打碎和拆分,融合进了不同的人物和案件之中。

“全体主创团队的出发点其实是一致的,就是要做一部既能够承载向扫黑英雄致敬使命的剧集,又要兼顾它作为影视剧的逻辑,考虑商业性和市场性。”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天璇工作室负责人、《扫黑风暴》另一总制片人黄星说道。

一致的目标让《扫黑风暴》有了更宽松的创作空间,产生了区别于其他相似剧集的另一特点,即人物塑造上的立体和鲜明。

剧中主角李成阳虽然不是常见的典型人物形象,但是始终有自己的正义和坚持。在中央督导组侦查黑恶势力的同时,以自己的力量探寻真相,并在中后期成为中央督导组的助力。

李成阳之外,其他角色也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比如大江一脸刀疤却拿着一个粉色保温杯,夹缝生存的胡笑伟没事就量自己的血压。通过这一个个细节,观众才能够对角色产生强记忆度。


在核心创作原则的指导下,《扫黑风暴》通过一例例真实改编的案件,一个个鲜明立体的角色将观众卷入绿藤市的“扫黑风暴”之中,共同期待正义的到来。

悬疑感也能兼容黑色幽默

“孙兴的爹究竟是谁?”

在观剧过程中,“猜爹101”成为用户最爱讨论的话题,剧中的适龄中年男都被观众一一剖析,希望找到“爹”的真相。

用户的讨论热情来自于《扫黑风暴》独树一帜的悬疑感。不同于过往类似剧集将角色立场直接呈现的表现手法,本剧的导演五百在创作过程中,将“谜团”贯穿剧情始终,牵引着观众不断在故事进展中发现真相。

比如在“李成阳是不是好人?”这个问题上,剧集一开始将他放置在监狱,和马帅这个犯罪嫌疑人是好兄弟,使得观众产生怀疑。而伴随着剧情的推进,李成阳过往经历被揭开,他对于正义的坚守反转了原先一身黑衣“不好惹”的外部形象。


逐渐揭开谜团的过程,也是观众沉浸入剧情欲罢不能的过程。

对导演五百而言,“悬疑感”既是他过往的创作习惯,也是他在采风过程中的实际体验。

“以前的剧可能形式感特别强,节奏推进很快,但这部剧里我给了非常多的留白,因为实际生活里可能没人会把话直接说明白,大家都是点到为止,这种空白观众是可以自己想象的到的。”

于是在剧中,观众可以更多地感受视听语言所隐含的含义,而不是台词上长篇累牍的输出。

比如孙兴和贺芸相认的一场戏充满了张力,主要角色的台词却只有孙兴张口喊的一句“妈”。但这一个字,观众在发现真相的刺激感中,理解了孙兴为什么能够在绿藤横行多年,理解了贺芸为什么在此前有如此多的的反常举动。


而在拍摄上,为了让观众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五百用得最多的是大特写。“马帅之死的镜头我拍的和以前电视剧运镜都不一样,完全站在李成阳视角上拍摄,用了非常多的主观镜头,中间实外焦虚,让观众体会他的心理。”


因为题材原因,《扫黑风暴》的大部分剧情都十分沉重,但观众看起来却并没有那么压抑,这是因为创作团队在其中夹杂着许多幽默的剧情,使得观剧过程张弛有度,节奏感强。

在马帅死后的剧情推进中,李成阳被马帅的旧友同时也是新帅集团股东海哥绑架,要求他转让手中的股份,并压断了别人的一条腿进行威胁。当李成阳签字转让合同之后,一转头却发现刚才被压断腿的男人实际上用得是假肢。

这些幽默元素不仅是主创团队的创作,“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执法人员,说话也是很风趣幽默的,”黄星解释道,“而且我们也希望这样一个正向、沉重的题材,能够给观众一些意想不到的趣味,剧里幽默的浓度是恰到好处的。”

从当下的结果倒推,《扫黑风暴》真正做到了用全方位优质的内容来打动观众,尊重观众的视觉审美要求、尊重观众对于元素融合的接受度、尊重观众的剧情欣赏水平,如此才同时获得了口碑和市场热度。

那么回到《扫黑风暴》项目初期探寻,是什么让剧集始终走在正确的创作道路上呢?

创新来自经验积累和多方协力

《扫黑风暴》的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采访的过程中,黄星提起创作历程有些感慨:“并不是所有观众喜欢的点都是我们早就预料好的,中间其实有非常多艰难的地方。”在这其中腾讯视频作为项目组盘者,始终在找最合适的人来做最专业的事情。

在项目初开始筹备阶段,腾讯视频获得了中央政法委的指导,“当时是2019年底,中央政法委授权我们查看相关案件文档,并且能够下到地方检察院采风。”实地接触案件和相关人员给了李尔云创作此类题材的信心。

而在主创团队邀约上,五百导演是作为市场中以涉案类型片见长的导演,在2020年3月加入剧组之后,给了《扫黑风暴》非常多的改编意见和拍摄创意,并且协同编剧团队将剧本进行了推翻重写,重新确立了故事主线和人物。


剧中表现突出的演员阵容,采用了和过往不同的选角手段。“我在拿到扫黑题材的时候,就想着要让孙红雷来演,他无论是演技还是以前的荧屏形象,都是最合适的”。而在此时,剧本故事的创作甚至还未完成。

“我们的选角其实是以演技为核心,比如选马帅的时候,就希望在气场搭配上既不输红雷哥,又能够有新鲜感。”黄星分享道:“这样一个主要角色阵容搭建起来后,再随着演员进行二次创作。”

选角和剧集创作同时进行的做法,实际上对于制片团队提出了高要求,因为要处理多线并线的事务,并且要考虑到各条线之间的配合。这也是《扫黑风暴》创作过程中的另一重难处:时间紧、任务重。

大方向上,腾讯视频和所有团队的共同目标都是好内容,在此基础上,平台给了创造团队最大的宽容和信任,毕竟“和最后的结果相比,中间为了打磨剧情所耽误的一天两天也不算什么,”黄星解释道:“并且五百导演也很有经验,会进行时间上的平衡。”


在《扫黑风暴》的创作历程中,各方的协力合作是完成作品的重要因素。其中中央政法委与创作团队保持了密切的配合,提供了包括案件在内的全方面支持。而创作团队以内容质量为先,兼顾市场性和使命感,创造出优质的故事。平台以组盘者的身份发挥协调和管理能力。

对扫黑题材电视剧来说,《扫黑风暴》的出现不只是填补了当下的市场空白,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此类剧集在过往的风格之外,还有悬疑、黑色幽默等新风格的可能,这无疑为创作者打开了新的大门,未来在此类剧集上,或许会有一大批创新剧集出现,满足社会、市场和观众的需求。

《扫黑风暴》的成功证明了腾讯视频在主流叙事题材上的创作能力,未来平台还将总结经验,继续尝试更多类型创新,为更广泛圈层的用户带来优质的内容作品。

浏览 1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