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weekly:一文看懂卫星互联网产业;​新“太空三人组”将“出差”6个月,网友@春晚……星际旅行时代,我们怎么办?

卫星与网络

共 11210字,需浏览 23分钟

 ·

2021-10-10 21:59



01
一文看懂卫星互联网产业



01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政策红利不断加码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的指导意见》,首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卫星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自此,航天商业的政策大门向民营企业开放。


随后,我国对商业航天的政策支持更为明确,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例如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作出更全面细致的战略部署,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链。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指出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其中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范畴。作为“新基建”的建设内容之一,2020年卫星互联网迎来了市场“破茧”和产业链“成蝶”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自身优势与政策红利将汇聚成驱动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认为,2020年是中国的天基互联网元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正在迎来发展蓝海。



02
国内加快部署星座计划,重点卫星计划已具雏形


“十三五”期间,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为首的央企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并发射了试验星。从目前国内已发布的卫星星座项目来看,卫星发射将集中在2022-2025年;从建设进展来看,目前已发射的多为试验星,并未实现星座组网,典型代表有“鸿雁”星座、“虹云”工程、“行云”工程等项目。



03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梳理,全球卫星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根据上下游关系,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四个环节。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电器元件及材料、燃料厂商,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企业、政府、高校、个人等终端用户。产业链的中游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四个环节。其中,卫星制造主要包括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个部分;卫星发射主要包括运载火箭研制、发射服务提供和卫星在轨交付;地面设备制造主要包括网络设备和大众消费设备;卫星运营则主要由地面运营商、卫星通信运营商、北斗导航运营商和遥感数据运营商组成。


从收入结构来看,卫星互联网产业增速正处在稳步增长阶段。根据SIA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卫星产业收入为2710亿美元,占航天产业总收入的74%。2012-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2774亿美元,同比上升3.28%;2019年,受到卫星制造和卫星制造收入的影响,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2710亿美元。从细分行业来看,卫星运营及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收入占比较高,2019年两者合计占整体卫星收入比例的93,而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仅分别占到整体卫星产业收入的5%、2%。


我国处于卫星互联网发展初期,产业链结构逐渐完善。在我国产业链发展初期,处于卫星制造与卫星发射行业的公司将优先释放业绩;在中国卫星互联网体系逐渐建设完善之后,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行业潜力巨大,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且这两个领域未来的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根据SIA预测,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将在2021年开始迅速发展,到2023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可超过60亿美元规模;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领域预计在2023年开始迎来高速增长,到2030年合计可达到693亿美元规模。



04
卫星制造有望受益于未来低轨通信卫星增量需求


卫星制造环节主要包括卫星平台、卫星载荷。卫星平台包含结构系统、供电系统、推进系统、遥感测控系统、姿轨控制系统、热控系统以及数据管理系统等;卫星载荷环节包括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析图以及其它金属/非金属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等。卫星互联网发展初期,主要集中在空间段及地面段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空间段卫星制造的一些细分领域的技术、生产工艺、格局等方面会率先受益,充分享受基建红利。


根据SIA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卫星制造收入1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5%;2019年全球卫星制造收入125亿美元,同比下降35.86%。我们认为,卫星制造收入的下滑只是暂时的,2020年开始卫星星座部署开启加速键,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建设的提速,低成本小卫星将会爆发大量的需求,卫星制造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卫星制造市场技术壁垒突出,中美差距仍较明显。根据目前已公开的星座计划,到2025年前我国将发射约3100颗商业卫星,仅占Starlink计划卫星数目的7.38%;目前我国单颗卫星制造成本为429万美元,而Starlink单颗卫星的制造成本仅为50万美元,我国卫星制造成本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卫星发射:有望继续随发射需求市场的不断增加而快速增长


卫星发射环节主要包括火箭制造以及发射服务。其中火箭制造包括推进系统、箭体制造、遥测系统、发动机制造、制导和控制系统、安全自毁系统和其他组件七个部分,发射服务包括火箭控制系统、逃逸系统、发射及遥测系统和发射场建设四个部分。


根据SIA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卫星发射收入62亿美元,同比增长34.63%;2019年全球卫星发射收入49亿美元,同比下降20.74%。全球通信卫星发射数量从2017年开始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考虑未来几年多家公司将继续发射数量众多的低轨卫星,我们预计发射服务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行业成长性高度确定。


我国卫星发射数量与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19年中国卫星发射数量占全球卫星发射数量的18.40%,同比下降11.87pct,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卫星从研制到发射存在几年的延迟,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卫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其应用价值的不断提高,未来卫星发射数量将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对比猎鹰9号,我国发射成本、火箭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能力仍有待提高。我国火箭发射成本已处于世界低位,但单公斤价格仍在1万美元左右,而运载“星链”的猎鹰9号单公斤价格仅需0.27万美元;在火箭回收方面,“星链”的火箭回收技术已经成熟,最新一次发射任务采用的是七手火箭,而中国的火箭回收技术仍在研制当中;在发射能力方面,猎鹰9号能够实现一箭60星,而我国目前最好的记录为一箭20星,未来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地面设备制造:面临新增设备和升级换代的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


地面设备主要包括固定地面站、移动式地面站(静中通、动中通等)以及用户终端。固定地面站包括天线系统、发射系统、接受系统、信道终端系统、控制分系统、电源系统以及卫星测控站和卫星运控中心等;移动站主要由集成式天线、调制解调器和其它设备构成;用户终端包含设备上游关键零部件及下游终端设备。


我国地面设备制造企业众多,已经形成完善的地面段设备产业群。随着低轨卫星系统大规模部署,更密集、小型化的地面站建设迫在眉睫,存量的升级更替以及新增需求将会促进地面段设备市场进一步保持行业高景气度。


根据SIA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地面设备制造市场规模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4.07%。全球卫星地面设备制造市场规模增长快速,从2013年的912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3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3%。但地面设备制造因使用需求量大、生产难度及资金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各国相关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保证自身产品竞争力,从而在星座组网的中后期以及后续的运营期间持续受益。


卫星运营及服务:应用场景丰富,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卫星运营及服务主要包含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大众消费服务、卫星固定服务以及遥感服务构成。其中卫星移动通信服务主要包括移动数据、移动语音;大众消费服务主要包括卫星电视服务、卫星广播服务和卫星宽带服务;卫星固定服务主要包括转发器租赁和管理网络服务。


根据SIA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卫星运营及服务收入1230亿美元,同比下降2.69%。卫星运营及服务环节是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相对较高的领域,从卫星运营及服务市场的拆分来看,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占卫星运营及服务的市场规模比例有所下降,但始终是全球卫星运营及服务市场的主要构成,其次是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和遥感服务的占比相对较小。我们认为未来低轨卫星通信领域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辣评:

这是一份把现有资料和观点都集中到一起的阐述,其实也反映了整个卫星互联网界的进展与困惑,上游中游和下游似乎都准备好了,唯独缺少最后1公里该怎么办的答案。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怎么才能让消费者买单呢?业界自己似乎还没有想清楚。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vjsZCLcYoG-8UVfOH8dXg


02

国外大神拆解iPhone13,

没有一项核心芯片来自国内供应链

要深思



近期,国外有人拆解了最近大热的iPhone13,分析了一下苹果的零器件组成问题,其核心部分很让人深思。


根据网上爆出的消息,苹果总共有200多家供应商,其中国产厂家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去年达到114家,算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但请别急着高兴,这个数据背后有一个客观的事实我们需要承认。


虽然供应配件的厂商比较多,但是我们大多提供的都是一些并不算核心的部分,而且技术产量也并不是很高。而iPhone13真正的核心部件,那些价格昂贵高精尖的元件差不多全是美国生产的,亦或者是日本、韩国。由此可见,我们并不能因为数量多而沾沾自喜,反而需要更加重视起来。


最近有国外的一些科技大咖就对iPhone 13进行了拆解,而且是权威专业的逆向分析机构techinsights,该拆解对每一个部件进行了分析,展现了iPhone 13真正的内核组成。



在iPhone 13当中,最核心的SoC依旧是采用苹果公司自主设计的A15处理器,使用的是台积电最新的N5P工艺。iPhone 13的运行内存则是使用的韩国SK海力士提供的LPDDR4X的6GB运存,存储内存则是使用的来自韩国三星、美国美光、日本恺侠提供的。iPhone 135G信号基带、射频芯片、包络跟踪器IC等通信芯片则是由美国高通提供的。除此之外,iPhone 13的无线充电模块由美国博通提供、屏幕由韩国三星提供、摄像头由索尼提供。


再来看看WIFI6模组,它的核心SOC依然是美国高通供货的BCM4387,电源芯片则是苹果自身供应的,我们国内的环旭电子完成模组USI 339S00761的供应。


或许看起来没几个部件,但是它们的成本基本占了BOM成本的70%,而我们供应的电池、外壳、镜头、线材、天线、PCB板等等,加起来才只有成本的30%。从数据就能看出,现如今苹果的绝对核心原件依然是外国芯片,没有一项核心技术来自于国内的供应商,也就意味着我们还没有接触到苹果的命脉所在。也就是说,我们负责的这些零器件,并非独一无二无法代替。


此外,iPhone13系列的改变在于信号接收要比12系列更强,搭配的高通x60基带,就是为了增强信号。不过好消息是,虽然信号问题得到改善,但是和我们的华为“集尘”相比还是弱上不少,而这也是苹果的硬伤,为此他们一直积极寻求改变,所以一直想自研5G基带。


除了挂靠高通的基带外,苹果还有一块毫米波组件依然是高通主导的,而且因为高通技术的独一性,使得其极为强势,即便是苹果也只能妥协。之前库克也因为这些东西的价格问题公开向高通吐槽,但奈何自己没实力也只能是诉诉苦。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凸显了华为自研的重要性。


反观我们国内的厂商,其实很多都只是提供代工产品,而这些产品自身的技术并不具有多少科技含量。没有绝对核心技术的厂商对于苹果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心情好时就分给你做,心情不好时随时可以直接踢你出局。


此前的欧菲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被苹果无情踢出供应链,导致股价暴跌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再看高通,虽然苹果对它百般不满意,但最后还是要花巨资跟它求和示弱,就是因为它的基带是苹果不可或缺且无可取代的。


而我们国内的很多供应商之所以能够胜出,大多都是因为性价比高,以及基于国内制造业体系的完善,苹果觉得方便才选择的,而并非因为产品不可取代。当然,很多国内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积极地“去苹果化”,而这也是我们其他厂商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技术的无可替代,才能牢牢占据主动位置,否则即便是进入了供应链也有随时被踢出局的可能。


希望国内厂商都能重视,早早为之布局!


辣评:

这种事情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惊奇,在高端芯片这种话题当中,中国制造依然是一个很弱小的存在。眼下能够把国产消费电子型号所需要的芯片都支撑起来就已经是奇迹了。想要把我们的芯片打入其他国家的前沿电子消费产品当中,路还很长。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急躁情绪要不得。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Am1IdRs5ZWW-bOvmfb_QA


03
星际旅行时代,我们怎么办?


如今的大航天时代,如果有星际旅行的机会,你做好准备了么?



01
星际旅行:航天时代的奢侈未来


任何技术路径都有它固有的发展历程,受限于基础知识、工程能力、资源投入和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航天技术的提升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从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以来,能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不过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而已。


星际旅行,意味着地月系统、乃至整个太阳系的开发已经到了一定高度,载人航天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型的星际旅行航天器变得稳定、高效且廉价,能允许怀有梦想的普通人也能参与。对于目前这个航天时代而言,它依然是极度奢侈的事情。


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航天技术的发展有了一定转机,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曙光。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日趋成熟,一批崭新的商业载人航天势力开始逐渐崛起。从最多的消费者手中赚到最多的钱。商业化的目的简单直接,却能推动整个人类航天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02
旅行不易:复杂的引力环境和探测窗口


离开地球引力的束缚后,星际旅行并非一个自由的世界。太阳系中的恒星和行星引力摄动环境,会轻易让你意识到人类能力的渺小。


地球很大,它用强大的万有引力统治了从地表到150万千米外的日地引力平衡拉格朗日点(引力的理论影响范围是无限远),人类最辉煌的时刻也仅是踏上38万千米外的月球。而逃离地月系统后,就将是更加复杂的引力世界,既有是地球质量30多万倍的太阳引力,也有木星、土星等巨行星带来的引力摄动,甚至连太阳光照射到飞船上造成的光压,都需要详细考虑了,这会对星际旅行飞船的轨道产生很大影响。


星际旅行也无法实现科幻电影中的发动机启动后便“直来直去”,真实的旅行必须依赖探测窗口期,这主要是太阳系内天体的相对位置导致的。


从地球的视角来看,每隔大约780天(约26个月)就会和火星最接近一次,叫做会合周期。如果利用这个窗口期,在二者会合发生前数月提前发射火星探测器,就会最大程度降低对运载火箭的能力要求,提高任务成功率。目前人类的火星探测基本都遵循这个原则选择发射机会。对于更远的旅程,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对于太阳系内更外围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等,那里的太阳能已经微弱到无法用来给探测器供能,导致探测和旅行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人类甚至尚没有足够能力发射能够环绕它们的探测器,而仅能从远处飞掠。即便如此,这些“惊鸿一瞥”的任务已经造价不菲。例如,人类唯一飞掠冥王星的新视野号探测器花费就超过了8亿美元,但它只探测了冥王星和一颗太阳系边缘的小天体“天涯海角”,真正有效的观测时间仅数天。


因而,尽管地球与这些外围天体的会合周期极短(略多于1年),但距离和难度成为人类现今运载火箭技术难以跨越的天堑,对它们的探测极度低频。必须找到这些遥远天体的最佳几何关系,完成每一步精准借力。而这种完美的几何关系,仅约165年才发生一次,成为很多人一生都无法等到的时机。


去太阳系外围行星甚至太阳系边界完成一次旅行的代价更是可想而知。人类面对强大的太阳引力桎梏,依然显得渺小脆弱。



03
星际旅客:你真的做好准备了么?


人类这种动物,从“设计之初”就是为适应地球上1G重力、1倍大气压、适宜的温度、充分的水、生物能量来源等条件而生的。然而,进入空无一物的太空之后,这所有的条件都消失了,人类需要解决每一个新出现的问题。随着人类载人航天器技术的快速进步,满足人类短期使用的水、空气、温度、食物环境已经可以实现,在通过频繁补给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长达20年的国际空间站级别生命维持系统。然而,失重环境依然难以克服,所谓科幻电影里的通过旋转或机械摆臂等方式人造重力依然是遥不可及的工程高度。失重,依然是未来星际旅行中的一大挑战。


进入太空后,首先的挑战就是空间适应综合症。由于没有重力所有东西都会漂浮,人类也不例外,这导致人类无法区分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前庭系统和脑部相关神经就会出现紊乱,一个表现就是无法抑制的晕车晕船般恶心感。即便能够克服这些生理反应,但大脑却会持续认为自己处于完全失控的失重状态,需要很长时间适应。


经过长期待在太空后,由于缺乏重力的影响,身体的负重大幅降低,人类身体会本能认为消耗大量能量的肌肉用处不大,进而肌肉缓慢萎缩。此外,骨骼里的重要组成物质也会不断流失。不仅如此,曾经有宇航员采访时透露进入太空后脚部会大量脱皮。没有重力和走路压迫,角质和硬质皮肤掉落并不奇怪。在地球表面时,体液在重力作用下会更多集中下身体下部,但到了太空一切都不一样,这些体液更倾向于均匀分布在全身,这种体液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也会较大。尤其是对心脑血管,脑颅内的压力会增加很多。眼球的压力也会增大,视力会受到影响,味觉和嗅觉系统也会受到很大干扰。体液循环和血液循环都需要身体长期调整才能适应这个变化。


目前的载人航天任务普遍是半年为最长周期,应对这些身体挑战的方式是尽可能在太空中利用辅助器械多多运动,让身体不至于变化太快。但尽管如此,宇航员从太空返回时依然显得犹如“玻璃人”一样,骨骼脆弱、肌肉无力、循环系统需要重新适应地球环境,因此必须要被工作人员像“八抬大轿”一样抬出来。现有的航天记录是苏联宇航员Valeri Polyakov曾在一次任务中在太空待了438天,这个挑战可想而知。


载人飞船是个与地球完全不同的环境:狭小的生活空间,不可避免的噪声和振动,常年不变的“天气”,不断单调重复的每天生活,失重状态会对人的内分泌有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对于长期参与星际旅行的人类心理,也是巨大的挑战。人类,或许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问题。这既包括个人的烦躁、孤独与抑郁,也包括人类的基本需求无法满足(比如美食美酒、家庭人伦)带来的失落感。在这种情况下,比起星际旅程带来的快乐,或许旅客们更需要对抗潜在的心理问题。


在未来的长期星际旅行中,时间周期可能远远长于地球上一次载人航天之旅。例如一次火星之旅就需要耗时约三年时间,且一旦出发就没有了“回头路”,更不可能中途放弃返程,而必须按照引力和探测窗口的束缚走完全程。期间面对的诸多挑战,都需要逐个克服。可以说,为实现这个目的,人类目前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未来的星际旅行时代,几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但是仍需要我们进行大量努力解决一系列问题。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辣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星际旅行时代还没有到来,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和回答这样的问题。不过从思考这个问题来说,中国的学界和产业界与国外相比,落后的程度还是相当大的。没有长远的梦想可能就会缺乏现实的方向,中国人在星际旅行时代的角色应该是什么,这种问题似乎应该尽快有一个答案了。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iuPa0AnpwkNaaG97qJvXA


04

新“太空三人组”将

“出差”6个月,网友@春晚……



近期,三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展开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消息一出,话题冲上热搜!


新”太空出差三人组“将在太空停留6个月的消息引发不少网友关注,不少人算了一下,岂不是要在太空过年?



即便是在太空,年味可一点都不能少:



辣评:

这不仅仅是一个过节的问题,太空里时间基准都和地球上有极大的不同。今天在地球上的各种节日,绝大多数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季节变化而确定下来的,中国和外国都是如此。如果有一天我们把人送到了月球上,火星上进行长期居住,那么有关的季节变化就会和地球上完全不同,到那时候我们该怎么过节呢?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Q6Q6t1iQjL-NoBtCX2xfA


05

联盟号送俄导演和女演员上天,

抢拍首部太空电影



俄罗斯联盟2-1a型运载火箭10月5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MS19载人飞船。与以往不同的是,船上除担任飞船指令长的专业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之外,与他同行的是38岁的电影导演克利姆·希彭科和36岁的女演员尤利娅·别列希尔德。与什卡普列罗夫将在站上长时间值守不同,希彭科和别列希尔德将在站上短住12天,为名为《挑战》的一部影片拍摄一些镜头。那部影片由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俄航)同俄《第一频道》电视台和黄黑白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两人随后将会同另一位俄宇航员奥列格·诺维斯基一起乘坐更早时对接到站上的联盟MS18飞船返航。


俄航想借这次任务赶在好莱坞之前率先实现在轨道上拍电影。这项任务是在好莱坞推出与明星演员汤姆·克鲁斯有关的一个类似项目4个月后于去年9月对外宣布的。有报道说,克鲁斯和导演道格·里曼也要前往国际空间站,以拍摄他们自己的一部电影。两人显然将乘坐太空探索公司的“载人龙”飞船,尽管发射时间尚未宣布。


影片《挑战》的大致情节是一位俄宇航员在太空行走过程中心脏骤停,而尽管他活了下来,但需要做手术才能确保其可乘坐联盟号飞船返回地球。无奈之下,名叫珍娅的一名心外科女医生被派往空间站,以实施那台手术,而她此行的准备时间只有几周。希彭科此前在向相关部门申请经费时曾解释说,他打算在12天的驻留期间在站上拍摄35~40分钟的镜头,届时他将身兼数职,包括导演、摄像师和化妆师。什卡普列罗夫以及诺维茨基和杜布罗夫也将会出现在影片中。


该片在俄科学界引发了一些争议。很多观察家辩称,该片占用了本该用于空间探测和其它科研活动的宝贵资源。在他们看来,该项目的经费安排似乎不够透明。


《星际迷航》演员夏特纳

将乘“新谢泼德”上天



蓝色起源公司10月4日证实,以在《星际迷航》初代科幻影视作品中饰演柯克船长而闻名的演员威廉·夏特纳将参加“新谢泼德”亚轨道飞行器的下次飞行。蓝源主管任务和飞行操作的副总裁奥德丽·鲍尔斯也将会参加定于10月12日在该公司西得克萨斯1号发射场进行的那次飞行。


蓝源此前已宣布,行星公司(Planet)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博舒伊赞和生命科学公司深思信息服务(MedidataSolutions)联合创始人兼达索系统公司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副主席格伦·德弗里斯将参加那次飞行。飞行将历时约10分钟,会飞到略高于100公里的高度。


夏特纳出演过众多影视作品,最近还发了一张专辑,但最让他出名的还是在1966~1969年的《星际迷航》初代系列剧中饰演星际飞船USS企业号的船长。从1979年到1994年,他还在7部影片中再度出演了这一角色。他说:“我听说太空现在已有很长时间了。我要利用这一机会来亲眼看看它。这太奇妙了”。


蓝源并未披露其是否就本次飞行向夏特纳收费。以90岁的高龄,夏特纳将成为上天年龄最长的人,打破82岁的沃利·芬克在“新谢泼德”上次飞行时刚创下的纪录。芬克那次飞行是由蓝源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免费提供的。


鲍尔斯2013年开始在蓝源工作,眼下主管“新谢泼德”的所有飞行操作、飞行器维护和配套基础设施。她既是一位工程师,也是一名律师,此前曾在NASA担任过国际空间站飞行控制员,并当过蓝源的副总法律顾问。她还是行业团体商业航天飞行联合会的理事长。


鲍尔斯说,“我为能继续书写蓝源的载人航天飞行史感到激动”;“作为具有20多年航空航天从业经历的一位工程师和律师,我对我们的‘新谢泼德’团队和我们所研制的飞行器很有信心”。她是在蓝源21名现任和前任雇员对“新谢泼德”的安全性以及蓝源总体上有毒的工作场所文化表达担忧后几天说这番话的。那些员工并未提及“新谢泼德”任何具体的安全性问题,但有人声称公司迄今没出问题纯属“幸运”。负责为“新谢泼德”飞行发放许可证的联邦航空局(FAA)已表示其正在对那些指控进行审查。


辣评:

在国外的航天活动中,非常重视发挥文艺界的作用。特别是星际迷航的剧组和NASA之间有非常良好的互动,至于俄罗斯演员和太空话题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在我们国家,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还是相当不足的,应该说文艺和航天的结合能够为前者提供源源不绝的热门创意,也能为后者迎来更加充分而且广泛的社会支持,是一件值得并且应该大力促进的事情。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kykphrK4TZFaOGq8vb6vw

https://mp.weixin.qq.com/s/ciMbiKk3kyNIqEICxtlTjA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企业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HISTORY
/
往期推荐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路径及推进 ——专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



高新民:推进工业互联网的难点及发展思路建议



数字孪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点



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陷阱——谁来主导发展的进程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吴淼、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a13810322995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呼风唤雨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呼风唤雨总部负责人:农燕

· 联盟负责人(惠新东桥分部):肖均
· 大会负责人:蔡凌希、周雷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语霏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