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乱的一些想法记录
iamsujie共
180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2-06 17:43
一晃2021年的1月都过完了,记录一下近期的想法碎片 & 读书散记。一个生态系统,是否有大概率的发展规律?从全人类的尺度看,农业革命极大的提升了人类个体的数量,工业革命极大的提升了人类个体的寿命,信息革命极大的提升了人类个体彼此之间的链接。而产品的发展和这个过程也有点像,先做大用户数(狭义增长),然后做单用户价值(LTV,做长生命周期),进而发展多种用户彼此之间的关系(平台化、生态化)。纯线上的生意,因为没有了地域区隔,更像海战,容易一家独大,下线(LBS)的业务,更像陆战,可以守住一亩三分地,分治天下。当然,任何陆战背后,也有可以“全国/全球一盘棋”的东西,比如各种支撑系统,只是比例不同。做企业,就像打游戏通关,把一个一个越来越大的竞争对手干掉,直到你发现对面已经没有了竞争对手,这时,对面站着的就是政府。我对“既要、又要、还要”的说法一直有些想法,作为做事的态度,无可厚非,但做事本身,各种目标总得有个优先级,而各种目标都追求到极致,大概率会出现冲突,必须有优先级才能落地执行。比如,公司目标与用户目标的冲突,实操的时候,可以考虑交替满足,定期轮动。再如,效率与公平的冲突,社会治理者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办法分而治之,即,一次分配主打效率(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二次分配主打公平(税收,其实就是“劫富济贫”)。徒步戈壁是精英们的广场舞,健身房里凹造型是少妇们的广场舞,B站里的弹幕是年轻人的广场舞,每个人都需要广场舞。看《零售的哲学》,我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意识到了便利店和小超市的差别。仅从名字看,前者就比后者更加“用户视角”,便利店卖的是服务,是解决方案,而小超市买的是商品。简单的说,就是你买了杯泡面,能不能在店里有个座,泡好吃完的差别。二级市场里凭运气赚来的钱,最后都会在一级市场里凭实力亏掉……所以,作为天使投资,下手前要有这个觉悟——就算钱都亏了,交个朋友也行。感受和情绪,从本体的角度看,前者说的输入,后者说的输出,先感受到了A,再产生B情绪。牛逼的人可以随时关掉手机……因为他可以让别人等???很多人追求的无非也就是“可以不秒回微信的自由”,“可以关机过一天周末的自由”,“可以偶尔无理由请半天假的自由”。把做企业比作“打仗/战争”的,和“旅行/修行”的,显然不同……《重来3》再感受。内容生产力提升,供需关系改变,供不应求时,需求方需要作出更多努力完成供需链接。于是,早期信息不够多时,需求方主动寻找内容,搜索引擎应运而生,后期信息供过于求时,供给方需要更努力把合适的内容推给用户,成就了推荐引擎。而且,供给方还要努力把信息做得更利于需求方接受,从文字到图文到视频。品牌调性,是在帮用户表达,帮用户说出想说说不出的,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我的所有产品创新方法论的前提都是自由市场经济,附加条件是需求多变,有反馈闭环。计划机制稍重过程管控,市场机制偏重结果管控,所以,真产品经理一定要对结果负责,过于看重过程,那还是传统的项目经理,甚至是监工。先看图,再看这一句:而且,你把客户最大的问题解决了,客户的第二大问题马上就变成了最大的问题。直接领导做不了教练,因为有一个悖论,他需要在完成工作和培养人才中间权衡,完成工作的压力会让他没有办法用教练技术,所以需要外部教练。另一方面,大老板更注重长期利益,更重视人才培养,所以由他们推动外部教练加入的可能性更大。对知识的诚实包含四个方面:清楚你知道什么,清楚你不知道什么,清楚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意识到总有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况。把文字变成视觉引导图,是把信息从一维升级到二维,于是,表达起来就有了更多的腾挪空间。再说简单点,就是你画脑图,可以把两个节点连个线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纯文字写一大段,就很难,也很考验阅读者的想象力。当面交流适合发散探索,在线沟通匹配收敛执行。疫情已成常态,以后这么试试?
苏杰(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共4本书,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也是产品创新独立顾问。
浏览
21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