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培训会!(十年大佬分享,不看后悔系列)

唧唧歪歪PM

共 346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0-28 08:21


话说,你们公司用的是哪种开发模式?瀑布式开发  or  敏捷式开发?


然后,作为产品经理,你真的了解当下主流的敏捷开发模式么?还是只听过其概念?


近期有幸参加了一场敏捷开发的培训会,是由一位十年以上产品大佬分享的,真的是让我受益良多,获益匪浅。


在这里做一次总结,一方面,是为了吸收消化一下这次培训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当然是分享给大家啦,谁让你们一直陪伴着我呢,有好东西当然是想着大家啦!




01
前言



首先说个前提,PPT这玩意从大的方面划分,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用来讲的;另外一种是用来看的。


我之前分享的自己写的各种述职报告,就属于用来讲的那种,也就是没有我的现场讲解,大家是不大容易看明白的,或者是说不大能够get到我想表达的全部信息的;


而今天分享的这次敏捷培训的PPT,基本上属于用来看的这种,也就是大家自己看PPT本身,没有人讲的话,也大致能够明白想传递的信息精髓所在。


来,废话少说,让我们开始这次培训,Lets go!



02
瀑布式开发



(1)流程


相信很多同学都熟悉瀑布式开发,尤其是B端项目制的同学,应该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这种开发模式。


瀑布模型分为七个步骤,这个也应该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1. 可行性分析;2. 需求分析;3. 概要设计;4. 详细设计;5. 编码开发;6. 测试(单元、集成、验收);7. 部署上线。


每个阶段的产出物,相信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例如《可行性分析报告》啊、《需求分析文档》啊、原型图、测试用例啊等等,这里就不详细列举了。


这就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瀑布式开发模式。


(2)问题


不过这种模式,也是存在诸多弊端的,不然敏捷开发也不可能上位,哈哈哈。


归纳起来,瀑布式开发模式,有四宗罪:


1. 需求变更


产品经理和开发干架,大多时候都是因为需求变更。


就像互联网经常调侃的那个段子,产品经理对开发说:“砍我可以,不能砍需求!”


而且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在总结需求变更文章时的一个重要观点么:


需求变更是必然的、可控的、有益的!


(该观点出自文章《五个要点,助你应对需求变更!》)


对于瀑布式开发模式来说,由于业务需求的多变性,导致很难有稳定的需求边界,需求变更就更加难以避免了。


而且经常性的需求变更,给整个团队带来的损失是极大的,不仅仅是劳动时间的白白浪费,更重要的是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会让大家认为,有些事情做了,也会没什么结果,没什么意义。


这也是瀑布式开发,最显著的缺点。


2. 进度延迟


面对一个小的功能,我们能够准确地预估出来,需要花费多少工时。


但如果开发团队面对是一个200多页的方案或者PRD文档,这个时候的工时应该怎样预估,或者说应该怎样才能准确预估,恐怕没人知道。。。


再加上上面所说的必然的需求变更,所以进度延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一个不可控的过程,往往会造成一个不可控的结果,在瀑布式开发的模式当中,项目失控并不罕见,我就经历过。。。


3. 业务误解


瀑布式开发的模式当中,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往往是割裂的,二者只是通过交付物进行信息传递。


人与人之间,通过不断反复地语言沟通,还避免不了信息差的情况呢,更何况仅仅是通过冰冷的文字。


于是乎,开发对于业务的误解,那也是在所难免的了,功能开发出来以后,不是我们原本设计的,或者是使用人员想要的。


到时候就又该扯皮了,到底是谁的锅呢?


4. 项目取消


这种项目取消就属于重大事故了。。。


在团队的分工当中,开发团队是负责实现的,产品团队是负责设计的,管理团队是负责决策的。


谁也不能够保证,每一项决策都是正确的,所以项目取消,有时候也见怪不怪吧。但这个时候,就会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


这也是MVP产品模式,在这些年逐渐兴起的原因吧。



03
敏捷式开发



(3)敏捷宣言


上面我们了解了瀑布式开发的流程以及问题,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敏捷式开发!


想要了解敏捷式开发,就需要先知道这四句敏捷宣言:


1. 个体和交互 胜于 流程和工具!


2. 可工作的软件 胜于 求全责备的文档!


3. 与客户协作 胜于 合同的谈判!


4. 对变化的响应 胜于 遵循原计划!


这四句宣言,大家初步读起来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相信在敏捷开发的过程中当中,大家的体会会更加深刻!


(4)敏捷理念


了解了宣言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敏捷的理念。


这11条理念就不再一一赘述了,大家可以花一分钟时间自己看一下,体会一下是否跟自己之前的理念不一样,甚至是颠覆了自己的原有理念~


尤其是像“欢迎对需求提出变更”这一种~


(5)敏捷前提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团队都适合敏捷模式的,敏捷也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总结一下的话,有这四个方面:


1. 领导支持


这一点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如果领导层压根没有敏捷的概念或者意识,当你第一个核心功能的迭代版本出来以后,领导层通常会反馈“这是什么玩意”这种话。。。


这也很正常,因为通常第一个,甚至前几个迭代版本,东西还少,又没有用户体验,关键长得也不好看。。。


2. 教练保障


如果一个团队在之前没有经历过敏捷模式,那一个敏捷教练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就刚才所说的一个理念,敏捷是欢迎对需求提出变更的,那产品跟开发还不得天天干架啊。。。


那敏捷教练是干嘛的呢?简单介绍一下的话,大致分为这几个方面吧:


  • 技术教练(CI/CD,OO,微服务,Cloud 等)

  • 团队教练(团队流程,团队建设,团队回顾等)

  • 组织教练(组织级变革)

  • 管理教练(战略,人才等)


总之就是找个有经验的人带带大家,保障迭代能够顺利进行,防止大家天天干架。。。


3. 熟悉敏捷


敏捷开发模式当中的相关成员,一定是要熟悉敏捷的。


想要熟悉呢,无在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培训提升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进行理解并应用。


4. 人员调整


敏捷模式,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完整的工作组以及角色分工,那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稳定是一切持续的前提!


(6)敏捷框架


敏捷模式的框架可以说跟我们瀑布模式的框架没什么两样。


只不是敏捷模式,是一种持续循环的模式,每次迭代任务大概只有2-4周,对于产品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如果非要说一些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每日立会或许是一个~


(7)敏捷角色


我们再来看一下敏捷模式中的六种角色~


1.导演:保护团队不受外界干扰是团队的领导和推进者,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确保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理解敏捷和尊重敏捷的理念;


2.演员:交付产品并对其质量负责,对所有提出产品请求的人一起工作,创建功能设计,测试并交付产品;


3.老板:为团队搭建良好的环境,以确保团队能够出色工作;


4.制片人:为团队提出产品需求的人,会与组织签订合同以开发产品;


5.编剧:从业务角度驱动项目,传播产品的明确意愿,对投资回报负责;


6.观众:根据自己的业务知识定义产品,并告知团队自己的期望,提出请求。


(8)敏捷产出物


整个敏捷开发模式,关键的产出物,有这么四种:


1. 剧本:一个列表,涵盖了词汇,故事,需求和功能等等,团队要在将来交付这些条目;


2. 场景:团队希望到Sprint结束前开发出来的Product Backlog条目排序列表;


3. 情节:Sprint结束时,Scrum团队要交付有可能发布的产品增量;


4. 实际拍摄:一个任务列表,开发团队使用它来可视化团队活动。



04
瀑布思维 vs 敏捷思维



(9)思维方式


最后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瀑布思维与敏捷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


这一个大家就自行阅读吧,总之呢,大家行为方式改变的前提,一定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敏捷开发的模式,有诸多的优点,可以说是现在主流的模式,但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


关于模式的选择,就像寻找人生另一半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05
结语



实际的培训过程,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其间举了很多我们工作过程中的实际事例,这个我不好体现在我们的公众号当中。


但我已经把培训时所讲的,敏捷开发的精华内容,全部奉献给了大家,反正我当时听的是挺有感觉的,让我对于敏捷开发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也希望能够对于大家有所帮助吧。


最后呢,大家如果需要这个PPT资料的,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资料分享”四个字,就可以查看获取方法啦。可以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南,也可以当个培训资料,去教育教育小弟小妹们,赚取一下他们崇拜的眼神,哈哈哈~



END



原载作者公众号:

浏览 8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