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oogle Scholar看各大科技公司的科研水平

视学算法

共 3128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0-25 13:10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作者 | Flood Sung@知乎(已授权)
来源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1951675 
编辑 | 极市平台

导读

 

本文从Google Scholar中统计citation >= 2000的人数,来衡量公司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并从国内国外情况、和市值的关系等,分析科研对公司的重要性,国内外重视程度不同的原因展开讨论。

1 标准

在Google Scholar中输入公司关键词,然后统计citation >= 2000的人数。这个方法类似于看个人的学术水平用h-index,这里面因为一些人已经换公司但没有改掉,或者一些人没有注明公司,统计存在一定误差,但基本能反映公司对科研的重视程度。

citation>= 2000 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在国内都具备当高校教授的要求,如果是phd刚毕业就达到2000,那基本属于业界顶牛了。

比如Google:

2 结果

2.1 国内

  1. ByteDance: 22
  2. Tencent:43
  3. Alibaba:69
  4. Huawei:95
  5. Baidu:37
  6. Meituan:6
  7. JingDong: 13
  8. Netease:1
  9. Xiaomi:5
  10. Kuaishou:3
  11. Pinduoduo:0
  12. Didi:4
  13. 360:1
  14. byd:0
  15. 旷视:5
  16. 商汤:24

从国内的排名看,huawei排名最高,对科研最重视,这个从任正非的访谈中都可以看出来,并且从Google Scholar中可以看到huawei的科学家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很多老外,而tencent,alibaba还有bytedance基本都是华人。

2.2 国外

  1. Google: 1514
  2. Microsoft: 586
  3. Apple: 229
  4. Nvidia: 142
  5. AMD:30
  6. Intel:344
  7. Amazon: 324
  8. Facebook: 411
  9. Tesla: 10
  10. IBM:762
  11. Adobe:67
  12. Cisco:49
  13. OpenAI:41
  14. EA:1
  15. Ubisoft:1
  16. Samsung:275
  17. Oracle:32
  18. Epic Games: 3
  19. Disney:8
  20. Paypal:0
  21. Netflix:23
  22. Salesforce:21
  23. TSMC:17
  24. Sony:30
  25. Visa:15
  26. ASML:22
  27. Oracle:32
  28. Sea:3
  29. Snap:12
  30. Uber:20
  31. AutoDesk:4
  32. Twitter:12
  33. Xilinx:8
  34. Qualcomm:103

很明显国外的很多巨头的科研实力特别强,对比一下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差的实在有点多。这也导致了最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都来自国外,Tencent,Alibaba等对科研的投入还远远不具备和Apple,Microsoft,Alphabet,Amazon,Facebook抗衡的水平。

3 和市值的关系

我们参考https://companiesmarketcap.com/tech/largest-tech-companies-by-market-cap/ 列一下前20科技公司的市值(市值>2000亿美金)与citation>=2000的人数关系

总的来说,市值与科研不完全相关,但Top 5的公司对科研都非常重视。Tesla看起来人数很少,但这和他们小而精的团队有关,同时他们研发AI几乎不发paper,所以虽然研发实力很强,但从Scholar上没有体现。

4 科研对于公司来说到底重不重要?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观察出一下几个特点:

1.科研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

头部的巨头他们没有其他公司可以追随,所以他们只有做原创性创新,才有可能去开发全新的产品保持长期处于不败之地。但我们也发现这样的情况:比如IBM,科研人员很多,但是对于移动互联网,同样抓不住,还有商汤这样的独角兽,科研人员相对于其体量很多,但却很难做出好的产品。这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

2.科技趋势和科研方向不完全匹配影响公司发展。

我们说的科研方向往往是一些比较硬核的学术研究,那么这些研究有的距离落地很远,甚至和当前的科技发展趋势不匹配。比如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发app并不需要掌握很牛的科研技术,开发能力,工程能力是关键,这使得像IBM,Intel等老牌巨头的科研几乎排不上用场,自然被超越了。而只有AI特别是计算机视觉研究能力的商汤也不具备很强的app开发能力,它的产品依赖于AI,因此面临着产品困境。但是还有很多未来潜在的产品,是非常需要科研的。比如说家用机器人,VR/AR 元宇宙,6G通讯等等,这些方向需要很多硬核的技术,并且这些技术还有很多未被攻克,因此就需要大量的科研。这一点华为就做的比较好,它要发展通讯技术,比如5G,那么就需要科学家的长期攻关。所以,公司的科研方向一定要能匹配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而公司的发展战略也一定要符合科技发展趋势。

3. 没有强的科研能力的公司一定不会是最top的公司

这我们从top5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了。

比如比亚迪和Tesla在自动驾驶上的科研也无法相提并论,Tesla有最顶级的科学家在研究,但是比亚迪几乎就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这会导致比亚迪在自动驾驶上远远落后于Tesla,只能在电动车,新能源这个领域和tesla抗衡。

4. 没有产品只有科研是不行的

国内AI4小龙就面临这样的困境,科研很强,却无法有好的产品,无法盈利,这也会很困难。而巨头特别是Google,科研靠它的产品带来的巨大现金流来养Google Brain和DeepMind,则非常健康。

5 为什么国内互联网公司对科研不够重视?

有两方面的原因:

  1. 国内互联网公司都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如上节第二点提到的,基本不需要科研就能做,靠的是工程开发。
  2. 国内的顶尖科研人才相比美国少太多,本身就很难有国际顶尖的科研人才加入,这导致了很难产出有影响力的工作,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做开发好赚钱,做研究又做不起来。

所以,因为上面两点,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科研实力和美国IT巨头差距很大。

6 是不是该重视科研实力了?

当然,因为移动互联网已经到后半场了,现在我们看到几家互联网巨头就是在内卷。比如陶特和拼多多,不是技术水平的比拼,而是产品策略,营销的比拼。

这种内卷将无法拿到通往下一波科技浪潮的入场券。

机器人,元宇宙以及AI带来的领域革命,这些都非常硬核,没有科研能力只是follow几乎不可能占得先机做出顶级的下一代产品。

鉴于有些评论认为公司里不需要research,这里再用VR举个例子。

VR涉及到软硬件。硬件上主要是芯片,显示屏,定位等等,软件则涉及到图形渲染,Slam,AI。比如AI,需要研究NLP,渲染,角色动画,GPU加速等等。以上这些很多都是处于需要研发攻关的阶段。比如NLP,我们想要在VR系统中构建一个虚拟人,能自己说话,就需要NLP,怎么让虚拟人说的话和真人一样。再比如渲染,我们想要虚拟人足够真实,就需要研究虚拟人的毛发,皮肤,表情等等如何渲染得更快更真实。这些研究课题和落地直接相关,研究的水平决定了产品的效果。

Facebook就有一个顶级的Reality lab来做VR相关的研究,每年发很多篇的siggraph,这些研究最终都有可能应用到产品中,而不仅仅发了paper就完事了。

所以,总之,希望国内科技公司能够更重视科研,做出有影响力的成果,并最终在下一波科技浪潮中取得领先。

如果觉得有用,就请分享到朋友圈吧!


点个在看 paper不断!

浏览 3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