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卷土重来!电商平台全面下架这两款宝宝霜!

共 333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1-15 18:26

Python实战社群

Java实战社群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按需求添加

扫码关注添加客服

进Python社群▲

扫码关注添加客服

进Java社群


作者丨电商君

来源丨电商报(ID:kandianshang)中国电商影响力媒体


“大头娃娃”卷土重来!毒产品惹的祸?

很难想象,你每天尽心尽力的给孩子涂抹宝宝霜,可能是在给孩子喂“毒药”!

左边这个,是5个月大的漂亮女宝宝;右边这个,还是这个宝宝,不过只用了两个月,她就变成了这样的“大头娃娃”!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测评”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目前这期视频的播放量已超过170万:最近,有家长发现女儿发育迟缓,两个月没有长身高,但是每个月都在胖,一个月大概要胖三斤,更可怕的是,孩子的额头开始长出浓密的汗毛,脸变得异常肿大。

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变成“大头娃娃”?孩子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

一开始,他们想到这可能是妈妈的问题,因为孩子只喝妈妈的奶水,有可能是妈妈的奶水不合格导致了孩子发育异常。于是妈妈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医生只能建议他们:减少喂奶量,节食减肥。

可是一个月之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了:孩子的发育越来越迟缓,严重到连翻身都不会;更让人揪心的是,孩子的脸摸上去硬硬的,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戳不动!

于是,他们带着孩子到更权威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刚一进门,护士就问他们:你们有没有给宝宝涂什么东西?

原来,这家医院已经接收了4个出现这种症状的宝宝,都是因为涂抹了激素药膏。

按照医生的建议,他们让宝宝住院一周,让她做一个全套检查。

但是,做全套检查对于这样的宝宝是一种非常残忍的事:因为宝宝的皮肤太硬,针头都扎不进去,护士只能按着她的头皮给她往上捋,把她的血往外捋出来。

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在她的脖子上抽血。每一针扎下去,都是扎在父母的心上!


最后,孩子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正常,这反而间接证实了医生的猜测。

在了解孩子从两个月前就开始使用一款法国欧艾婴童健康用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后,医生建议赶快停止使用这款产品。

医生说,现在孩子的头太大,脖子太细,孩子随时都有可能一口气顺不上就死掉了,所以,孩子的家人必须24小时不间断的守着她。

而且,因为激素很难排出来,孩子可能会性早熟,可能小学二年级就会提前来例假,脸上的毛可能要好几年才会褪掉。

一个女孩子,这么大的头不说,还要顶着一脸毛去上幼儿园,这对孩子的身心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孩子的外婆说,那天晚上停用了婴儿霜后,孩子晚上睡得特别香。

那么,这瓶小小的宝宝霜里到底藏着什么呢?随后,“老爸测评”从电商平台和孩子爸爸手中分别将这款“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及厂家的另一个“开心森林”品牌的欧艾牌抑菌霜送到专业机构检测,检测结果让“老爸测评”非常愤怒:他做这个行业这么多年,宝宝霜中检测出零点几克的激素已是非常罕见,而这两款产品竟然都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据了解,以上两类产品都取得“(闽)卫消证字”许可证号,其使用说明书上写着:适用于皮肤表面抑菌及日常护理。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父母将孩子的不幸遭遇放到社交平台后,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商家的恐吓,说商家早就收到了权威检测部门做出的该产品0激素的检测报告,要他们不要乱说话!

随后,“老爸测评”暗访了三家母婴店,发现“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不仅是店里的明星产品,还摆在店里明显的位置,是店员向顾客排他性推荐的垄断性产品!

“老爸测评”在视频的最后呼吁大家:如果是“消”字号面霜,那很可能和这次的问题婴儿霜一样,大家要谨慎使用。

电商全面下架这两款宝宝霜!

据了解,“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等产品的生产商家“法国欧艾”为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地在福建漳州。

在2019年5月,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公司曾在其官方微信号上公布一份“权威检测报告”:根据2019年3月6日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的多份委托检查报告,“欧艾牌抑菌霜”、“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等产品的检测结果正常,该公司称:嗳婴树产品不含激素、抗生素。

那么,电商渠道还有欧艾牌抑菌霜”和“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在出售吗?

事实上,视频发布后的当晚,很多网友在第一时间就向仍在出售欧艾牌抑菌霜”和“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产品的有关电商平台的客服反映了相关情况,还有的用户质问:为什么相关产品卖的那么好,好评率和复购率还那么高?

因为以下只是参考网友的说法,真实情况如何未经核实,小编在选取下面的留言时隐去了平台名称:

下面是小编今天亲自验证的结果。

今天早上,小编到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时,视频中反映有问题的两款产品已经全部下架了。其中,京东上没有任何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出售,其他平台上还有品牌的其他产品出售。

到了中午,这两个品牌的其他产品已在各大电商平台下架。

看来,经过一晚上的舆论发酵,这件事的影响力也逐渐开始扩散,各方也开始重估这件事带来的后果。

我们该如何应对?

其实,这已经是三鹿奶粉后,出现的又一起“大头娃娃”案例了,但这绝对不是第一起!

今年5月,湖南郴州,一些家长反映,孩子们在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奶粉”后身体出现异常:咳嗽,头颅突出,全身湿疹,甚至部分身体机能停止发育,最后变成了大头娃娃。

这件事的荒谬之处在于:家长在母婴店购买该产品时,因为导购们要“靠销量吃饭”,在有人进店里后他们都一口同声的推荐这款“高蛋白质的产品”,并且一口咬定这个东西就是奶粉——但实际上这款产品就是一种没有营养价值的饮料,正在发育阶段的孩子喝了后因为吸收不了营养,造成发育迟缓,变成“大头娃娃”。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种欺世盗名的固体饮料,有些孩子已经当奶粉喝了几年,由此产生的伤害可能已经无法挽回!

通过这两件事,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理应获得一些教训和认知。

首先,不要尽信推销,学会拒绝推销是每个父母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如今在每年的重大营销节点,线下线上都会发动一波接一波的推销活动,有些活动的核心就是通过你自己都弄不清的“营养学术语”,什么U2分子、RPD等为卖点,向你推荐高利润的产品,以获得最高的提成。在一种程度上,有些推销掩盖了商品的本来价值甚至是危害,让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变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其次,涉及到婴幼儿产品,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购买前一定要多看,多对比,否则,没有对比就会产生伤害!

如果婴幼儿产品的成分中出现了香精、乙醇、防腐剂,你可能会果断中止购买;但说到地塞米松醋酸酯、地塞米松、莫米他松糠酸酯、倍他米松醋酸酯……估计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在互联网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要知道这一点并不是难事:那些有心的家长在购买婴幼儿产品前,一定会先看产品的成分,然后将塞米松醋酸酯、地塞米松、莫米他松糠酸酯、倍他米松醋酸酯……这些不认识的词语统统百度一遍,发现他们是激素后果断不买!所以,在购买婴幼儿产品前,一定看品牌和电商平台的口碑,货比三家后再下手不迟!

还有,要懂得看产品批号。

不管是线下母婴店还是电商平台,国家对面霜批次的审核都是有规定的,目前消字号批次里面所含激素超标,有些产品是不适合孩子使用的,不建议大家购买;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激素都不能用,而是要在医生建议下合理使用。比如说,带“国药准字号”的“激素”类软膏是安全有效的,也不会给宝宝带来不良反应,就可以放心的使用。

最后,还是希望监管更严一些,特别是对那些胆敢在太阳底下公然干着摧毁孩子身心健康的无良商家,一定要痛下重典,最好让他们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不要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否则,“大头娃娃”的悲剧还会卷土重来!


程序员专栏
 扫码关注填加客服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

近期精彩内容推荐:  

 朋友入职中软一个月(外包华为)就离职了!

 再见,胡阿姨!再见,共享单车!

 一代经典销声匿迹:WinXP彻底再见了!

 2021年1月编程语言排行榜





在看点这里好文分享给更多人↓↓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